景观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及景观效益评价探讨

2020-06-23 03:28王晓琦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3期

王晓琦

摘 要 景观作为人类生活的物质载体与栖息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互联系而密不可分。基于此,从人的生理、心理、精神3个层面分析景观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并通过现代园林设计中已有的景观效益评价,总结景观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形成对景观相关影响的系统梳理。

关键词 景观影响;景观效益;园林规划設计

景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载体与栖息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互联系且密不可分。自然或城市景观以其生态、美学、休闲等多元功能对人类社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中人们的各种行为、各种思想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景观的影响。此外,景观因地域分布的差异,以各自特征作用在不同的种族、社会群体,形成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目前,不少研究开始关注景观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集中在生理、心理、精神3个层面。

1 景观的影响研究

史蒂芬·卡普兰和雷切尔·卡普兰提出的“注意力恢复理论”指出,接触绿色景观能使人们从精神疲劳中得到恢复,认为接触自然可强化人们的专注力。1991年,罗杰·乌尔里希提出了接触绿色景观可产生压力舒缓效应的理论,并指出人类数百万年的进化历程都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因而现代人接触景观可得到精神压力的舒缓。

此外,不少研究证明环境与人类行为相互关联,并从心里层面产生影响。根据卡普兰对环境偏爱的研究,环境中的新奇和意外性可以满足人们探索的好奇心,复杂性和神秘性则能诱发和维持探索的动机和兴趣。人们正是在这种探索行为交替发生的过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了解自然与自己,提高适应能力。

1.1 景观的生理影响

景观的生理影响具体体现在促进身体锻炼、舒缓精神压力和减轻精神疲劳3个方面。景观通过唤醒人的锻炼欲望,延长锻炼时间,可以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绿色景观能使锻炼者的锻炼时间更长,亦能更大程度提升认知能力。关于绿色景观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精神压力的舒缓可以体现在心率、皮肤收缩水平、皮质醇水平和血压等生理指标的降低上。在城市生活中,优美安全的自然环境可以帮助市民舒缓精神压力。此外,不少研究表明,在工作环境中通过坐憩或锻炼身体等方式来接触绿色景观,能够减少精神疲劳并恢复注意力[1]。

1.2 景观的心理影响

景观的心理影响是通过环境中的新奇、意外、复杂和神秘等特质,激发探索的好奇心,从而促进人们的自我认知。在我国古代环境中便可以找到人们对这些特征的喜爱。《桃花源记》的描述中,其探索过程和最终的意外发现令人回味无穷,正是桃花源记所描述环境的复杂性和神秘性的体现。在我国古代园林空间的营造中,园林中的峰回路转、曲径通幽,通过山体、水体、路径、绿化与建筑的绝妙组合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人们在行走体验的过程中充满新奇与意外感,从而达到游而不疲、处处惊喜的游览体验。

1.3 景观的精神影响

美国荒野、中国山水是两种典型的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景观类型,由于地域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景观特征,栖居于此的民族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民族精神与文化。

1.3.1 荒野与宗教寄托

荒野的精神影响始于人们对荒野的欣赏。在19世纪初的美国,便认为荒野可以抚慰人们的精神,拥有孤独、平静、壮美的特质。19世纪中叶之后,美国的文学作品中记录了大量在荒野中获得的感人体验。荒野以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美丽和雄壮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震撼,成为人们逃避城市回归心灵的精神源泉。另一方面,荒野景观具有深厚的宗教价值,成为宗教寄托的对象[2-3]。北美的民族将荒野地与神圣、宗教相联系,认为荒野地具有神圣感,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并引发人的深层次思考。

1.3.2 山水与文人精神

我国文人园林都是山水园林,苏州环秀山庄有问泉亭和一房山,拙政园有见山楼、小沧浪,耦园有山水间,沧浪亭有看山楼和面水轩。山水组合不只反映了大自然的风光美景,还代表着园林主人的品行、学问和思想[4]。山水对于文学艺术的影响,促成了山水文学、山水画的发展。山水风景、山水画、山水文学和山水园林共同形成“山水文化”,形成古代中国独特的意识形态背景。

另一方面,山水也是古代文人归隐之后的精神归宿。古代文人与仕途并不矛盾,文人在朝为官,失意之时往往浪迹山林犹如闲云野鹤,寄托自己宦海浮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的情愫。山水成为士人隐逸行为的最大载体,或隐于名山之中,或隐于城市园林。园林在发展中,逐渐代替自然山水,成为文人隐逸的主要载体。隐于山水之间,将精神寄托于此,而又进一步促进了文人园林的发展。

2 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实践是现代社会景观营造的具体实践载体,景观的诸多影响最终以客观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指标呈现。

2.1 社会效益

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社会游憩价值、文化保护、教育价值和提供食物4个方面。

从已建成的实例来看,在社会游憩价值方面,位于辽宁市的衍秀公园,86%的受访居民认为其改善了身体健康,并使娱乐活动的机会多样化[2]。文化保护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脉络的景观表达以及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对于葫芦岛市兴城海岸线的调研中,64名受访者中有95%认为该景观表达了中国传统的山水景观设计原则。教育价值主要表现为给周边使用者提供教育机会。位于密歇根州的威廉公园在2012年通过自然资源部的探索者项目,为超过1 641名游客提供教育机会。位于印第安纳州的波特滨河步行公园每年通过公园户外教育项目,为700名儿童提供教育机会。在提供食物方面,位于伊利诺斯州的萨拉社区花园,产生近3 500磅的粮食,估计价值为9 850美元[3]。

2.2 经济效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直接经济效益常被忽略,因此通过对多个案例的分析研究,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直接经济效益总结为提升产业价值、提升用地价值、提供产业服务和提供工作岗位4个方面。

对于产业价值的提升,主要是通过增加商业销售额、增加商业及办公入住率实现。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公园道,在周边新增加开发用地中,零售的入住率达到了95%,而办公室的入住率达到了100%。对于用地价值的提升,主要表现为房产价值的增长。位于纽约市的荷兰绿地,在2006—2013年,房产价值增长了37%。在提供产业服务方面,主要表现在公园可以提供商业服务、餐饮服务以及活动场地租赁服务。位于俄勒冈州的西蒙海伦公园占地仅0.2 hm2,却可以向周边的居民提供咖啡等商业服务。位于密歇根州的威廉公园,为11 000名附近工作的员工提供餐饮。位于俄勒冈州的西蒙海伦公园,在2010—2013年,从活动租赁中获得了14万美元的收入,年度总收入增长了91%。对于工作岗位的提供,主要表现为公园内部工作岗位提供以及支持小型企业两方面。西蒙海伦公园支持两名全职维修人员、一名活动协调员以及许多兼职的公园管理职位。位于芝加哥的玛丽巴特尔梅公园占地仅0.9 hm2,却为众多小型企业提供运营环境,包括健身课程、食品供应商和专业摄影师等[4]。

3 结语

人类的发展始终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无论是自然景观或是城市景观,都以其复合的功能价值使栖居于周边的人群受益无穷,并产生多层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景观的影响最终以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方式落实到确切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中。在园林实践中,重视对实践后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可以确切了解园林实践的价值,改善未来的园林设计工作,并加强人们对景观影响及效益的整体认知。

参考文献:

[1] 姜斌,张恬,威廉.C.苏利文.健康城市:论城市绿色景观对大众健康的影响机制及重要研究问题[J].景观设计学,2015(1):24-35.

[2] 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候文蕙,侯钧.荒野与美国思想[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3] 陈望衡,郝娉婷,齐君.荒野与园林——“生态园林主义”建构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6(10):50-53.

[4] 陈杭.从荣格心理学看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情结[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6.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