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探究

2020-06-23 03:28程玉勇刘俐利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居环境植物配置

程玉勇 刘俐利

摘 要 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论述了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介绍了植物配置整体规划的重点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了各种植物配置形式,旨在提升园林绿化设计水平,改善城市内部空间人居环境。

关键词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植物配置;人居环境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等多项生态功能,可以改善城市内部空间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同时,对于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1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1.1 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是园林绿化建设的根本性原则。园林绿化单位在选择绿化植物时,应优先考虑本土植物。本土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环境与自然环境,提高绿化植物成活率,使绿化植物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进而压缩植物配置成本,降低植物修整难度,保证生态效益最大化。

1.2 艺术性原则

园林绿化建设遵循艺术性原则,优化植物配置,能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景观环境,满足审美需求与生态需求。为此,园林绿化单位要从艺术性角度出发,利用植物的生长形态差异与色彩差异,打造多层次、美观的植物景观。

1.3 目的性原则

为居民提供舒适惬意的人居环境是园林绿化建设的主要目的。为此,园林绿化单位在配置绿化植物时,需充分考虑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在确保不同种类植物生长习性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对生态景观的基本要求。

2 制定绿化植物配置整体规划的重点内容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制定绿化植物配置的整体规划非常重要。例如商业区应当选择文化气息与浪漫气息浓厚的植物,保证植物生态特征与商业环境的协调性,同时还要为商业环境增添浪漫主义色彩。生活区应选择树冠大,遮阳作用显著的树木以及色彩绚烂的花卉,用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2.1 优选树种,优化搭配形式

2.1.1 合理选择树种

在园林綠化建设中,维持树种选择与植物配置的合理性至关重要。1)乔、灌、草的植物配置形式是较为常见的,既可以丰富植物品类,又可以保证空间绿化量。2)高大乔木的配置形式。园林绿化单位要严格控制乔木株距,以免植株生长互相干扰。

2.1.2 合理选择搭配形式

1)孤树。通常情况下,孤树多栽植在开阔空间地势较高的区域,突显主体景观特征与整体景观魅力。2)丛植。利用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形态形成远近高低的景观层次变化,且不同种类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形态与色彩也不同,能够填补季节观赏期空白。3)群植。采用纯种植物大规模种植与不同种类植物混合种植的方式,既可以形成雄伟壮观的植物景观,又可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2.2 保证植物色彩多样性与艺术性

季节更替,植物色调也会随之变化,不仅增强了园林景观的观赏性,也赋予了园林景观生命感。1)树皮色彩。人们的视线总是与高大乔灌木的主干保持齐平,当人们进入园林景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植物主干。为此,园林绿化单位要注重树皮的色彩装饰。2)叶片色彩。按照叶片色彩的变化特征可分为如下两类,即在整个生长周期内植物叶片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以及在落叶前或新叶生长前植物叶片呈现出不同的色彩。3)花卉色彩。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过程中,需注重花卉的花季、生长形态与色彩差异,保持花卉景观的多元化特征。

3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形式

以红旗公园园林绿化工程为例,该工程秉承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注重植物配置形态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性,根据植物的客观生长规律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进行植物配置,乔灌木植物、攀岩植物、水生植物、常绿植物与落木植物共存,突显出了植物群落的层次性和美观性。

3.1 优化空间布局,调整植物配置形式

结合自然环境特征,对树木采取孤植、群植、混植等种植方式。在停车场周围种植高大的乔灌木,可采取两种乔木列植的方式,避免乔木种类单一化。灌木配置在乔木旁边或下方,既可以在持续高温天气为汽车遮阳,降低车内温度,提高驾驶舒适度,又可以形成壮观的景观大道。同时,要注重停车场周边乔灌木的株距,且定期修剪低矮树干,以免遮挡行车视线[1]。

大门另一侧采取孤植乔木的方式。该乔木经过盆景装饰,呈现出了优美的生长形态,使整体入门景观别具一格。进入大门后,看到的是一处铺砖和花坛相结合的景致。该花坛使用低矮灌木丛作为配景,衬托主体景观树木的高大,突显出简约大方的特征,同时这也是现代文化与古典文化相互融合的典型代表。

后大门两侧采取列植孤体乔木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吸收道路灰尘与机动车尾气,降低噪音分贝,又可以起到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隔离的作用。后大门另一侧是灌木与花卉的组合景观,主要作用是衬托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白色雕塑。后大门入口与生态大道相连,为职工宿舍楼通往休闲娱乐区提供了良好的通道环境。生态大道两侧是混植林,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色彩多变,如黄杨、黄金叶、海桐、杜鹃及金叶女贞等。休闲娱乐区最别致的景观就是人工湖,湖边环绕着金丝垂柳和桃花,与诗句“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极其相似[2]。湖中漂浮着碧绿的睡莲,与白色的观赏桥相互呼应,宛如置身西湖美景,形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色。

3.2 保证植物形态与色彩搭配的协调性

植物配置的重点在于生长形态的搭配与色彩的搭配,如槟榔树冠大,叶片肥厚,但集中在植株上部,下部显得光秃,因此可以在其下部配置枝叶茂密的树种。在群植的树木群中,色彩是极其重要的视觉体验点,配置五彩缤纷的灌木,可以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体验需求。另外,根据工程内的地形地貌配置植物,可以使树木配置在视觉感官上更加错落有致,增强景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植物多样化的生长形态和色彩与园林小品和建筑景观协调搭配,极大地提升了整体景观的美感。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植物配置是最基础且最重要的工作。在具体配置过程中,应遵循生态性原则、艺术性原则与目的性原则,并从美学角度出发,优化植物群落配置,打造层次鲜明、色彩多样、生态协调的景观体系,以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曾骥.园林绿化工程植物配置初探[J].绿色科技,2019(9):74-75.

[2] 何穆.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9(10):130-131.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人居环境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探讨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论述适用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性
基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人居环境优化探析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