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2020-06-23 09:38高志群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1期
关键词:对准肚脐穴位

高志群

中暑是指在高溫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发生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症状的总称。其致病原因是身体中产热和散热平衡失调。中医认为,中暑是由于暑热或暑湿秽浊之邪热闭心神,或热盛津伤、引动肝风,或暑闭气机。在烈日下暴晒或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重体力劳动一定时间后,经常会出现大汗、口渴、乏力、头晕、胸闷,这些症状都属于中暑先兆。

一般施灸

1.灸中脘穴

位置:位于上腹部,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处。

施灸方法:采用温和灸。患者仰卧,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对准穴位固定不动,在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施灸处感到温热、舒适为度。中暑时灸,每次3~15分钟。

功效:降逆止呕,调胃补气。

2.灸气海穴

位置:位于下腹部,将连接肚脐与耻骨上方的直线分为十等份,从肚脐往下3/10的位置即是。

施灸方法:采用回旋灸。患者仰卧,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对准穴位,在距离皮肤1.5~3厘米处,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中暑时灸,每次10~20分钟。

功效:益气助阳,调经补肾。

对症加灸

1.症状一:头晕倦怠、口渴身热

配穴:大椎穴

位置:位于项部下端,在第7颈椎棘突下的凹陷处。

施灸方法:此穴需别人配合施灸,采用温和灸。患者俯卧,施灸者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对准穴位固定不动,在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施灸处感到温热、舒适为度。中暑时灸,每次20~30分钟。

功效:通经温阳,清脑醒志。

2.症状二:皮肤毛孔收缩、身体难以散热

配穴:神阙穴

位置:位于肚脐正中处。

施灸方法:采用回旋灸。患者仰卧,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对准穴位,在距离皮肤1.5~3厘米处,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以施灸处感到温热、舒适为度。中暑时灸,每次20~30分钟。或采用艾炷隔盐灸。中暑时灸,每次3~7壮。

功效:温经祛寒,平和阴阳。

注意事项

在用艾灸缓解中暑症状时,一边施灸,一边以温水擦拭患者身体,直至症状缓解、微微出汗为止。艾灸只是辅助治疗,若中暑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猜你喜欢
对准肚脐穴位
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肚脐是个“死胡同”
爸爸拍的“丑照”
撞树养生不可靠
肚脐到底能不能抠
心里有个放大镜
剪彩带
杭州印象(一)
喝酒之前揉穴位保肝护肝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