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幸福的节拍铿锵前行

2020-06-24 10:27
人民与权力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房试点工作选民

2017 年7 月,江阴市长泾镇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镇之一。在全镇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长泾镇人大坚决贯彻落实党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辖区市、镇两级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履职监督活动,为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落地生根贡献智慧与力量。

发挥带头作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农民住房条件改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泾镇党委、政府确定了在部分行政村先行先试的策略,首先在锡东垃圾电厂沿线的河塘村、习礼村、蒲市村开展试点工作,规划了790亩农房建设集中居住点。

“新农村建设涉及到百姓切身利益,可多数人对新农村建设政策不了解,抵触情绪也很大……”试点初期,长泾镇人大代表周学明经常听到有村民向他反映。“不当挂名代表”是周学明一直坚持的信念。“农村住房的质量是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体现。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我们会积极帮助大家争取利益,及时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让大家住得安心、放心……”在村民家中,他这样说道。

周学明的履职事例只是人大代表发挥作用助推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一个缩影。在农村工作中,很多中坚、骨干力量,甚至“领头雁”,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人大代表。他们扎根基层、深耕一线,与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联络,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数据显示,长泾镇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取得顺利进展,三个试点村启动农房建设共计200多户。

发挥监督作用做好督促落实工作

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是一件民生大事,人大不缺位,代表不缺席。长泾镇人大积极组织辖区内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开展监督履职活动,通过调查研究、现场检查、座谈评议等方式,对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开展全方位监督。

“农房建设要尊重老百姓意愿,规划设计方面要注重实用性,符合老百姓生活习惯。”“新农村建设让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不能丢失乡村特色,一定要留住乡村记忆。”“基础设施配套一定要跟上,特别是教育配套的供需矛盾要得到重视和解决。”在人大代表监督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视察调研情况开展热烈的讨论,纷纷提出意见建议。

针对群众对建设招投标资金、质量监督方面的疑虑,三个试点村专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成立了由村民代表组成的村民议事组、财务监督组、质量监督组。人大代表们根据自身职业、特长相应加入三个小组,有效发挥自身监督作用,让选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进一步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群众基础。

发挥桥梁作用做好代表联系工作

“我家老人上下楼不方便,是否能调整到底楼的房间?”“现在的房子离学校太远了,能否安排孩子就近上学?”镇人大代表周新峰在长泾镇人大代表之家接待选民时,有村民向他这样反映。“新农房水管接管位置太偏,用水太不方便。”“新建区域长河湾道路晚上没有路灯,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在河塘村人大代表联络点,村民王晓磊这样向江阴市人大代表徐丽新反映问题。“小区健身器材还没安装到位,希望能够尽快跟上,方便大家锻炼身体……”村民周云洪通过微信联络群向江阴市人大代表钱平反映。

一件件群众诉求,一条条社情民意,表面看上去都是不怎么起眼的小事,却都是百姓关注的大事,都蕴含着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莫大信任与殷切重托。

推进过程中,长泾镇辖区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来自群众、贴近群众、代表群众的优势,通过“代表联络站(点)”、QQ 群、微信群等线上、线下代表履职平台等多途径多方式与选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在规划选址、房型设计、道路绿化、水电气接入等群众关注度高的关键事项上听民声、察民情、集民智,并形成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提交镇人大,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通过人大代表与选民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社情民意得到畅通表达和反映,也大大提高了人大代表建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农房试点工作选民
3D SLAM在农房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山西全省农房抗震改造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
让代表建议深深植入选民中
听奶奶讲当“选民”的事儿
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保驾护航
幼儿队前教育试点工作 扩大少先队组织覆盖面
让闲置农房成为“黄金屋”
“共享农房”需要走好“规范路”
不负当初对选民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