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县羊肚菌种植气候适应性分析研究及应用

2020-06-24 08:28津,游超,曾科,杨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旺苍县菌丝体羊肚

梁 津,游 超,曾 科,杨 东

(1.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成都 610072;2.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成都 610072)

引言

羊肚菌是一种野生名贵食用菌,食用及药用价值高,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有较大的需求量,备受欢迎,价格也一路攀升。近三年来,羊肚菌的人工种植技术发展日趋成熟,种植面积得以扩大,使得羊肚菌逐渐进入大众消费群体中。据统计,羊肚菌欧美市场干货价高达5000~8000元/kg,国内农户出货一手价也多年保持在1200~1500元/kg。按一般亩产150~200kg鲜货计(10kg鲜货折合1kg干货),国内农户在扣除种植成本,每亩纯利润可达到1~2万元[1]。在可观的利润驱动下,发展羊肚菌产业,成为不少贫困地区集体经济发展以及贫困户脱贫增收强有力的渠道。

不过,不同的栽培者获得的效益差别巨大,羊肚菌种植出现亏损的情况也很常见。当前羊肚菌栽培已经从最开始的靠天吃饭转为通过科学管理、减灾提产真正实现盈利阶段。四川省气象局对口帮扶的旺苍县石锣村,在2017年12月中旬,依靠省气象局捐建的大棚园区试种羊肚菌,在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因为例如气象条件剧烈变化或灾害预防补救措施缺失,导致部分土地羊肚菌低产,未达预期,村集体经济发展也受到一定影响。因此为了使羊肚菌能够在旺苍县得到大面积推广,对该地区羊肚菌种植气候适宜性的研究十分必要,从农业气候适应性角度出发,分析研究适合该地区羊肚菌适宜生长的气候气象条件、不利气候条件对羊肚菌生产的影响,并提出农业气象保障服务方案,才能帮助该地区贫困村通过气象科技手段科学安排部署全年种植作业计划,为贫困村贫困户增收保驾护航。

1 羊肚菌种植适宜性生态条件

1.1 适宜性气象条件

(1)温度:羊肚菌属于低温菌类。菌丝体最适温度为15~22℃;子实体在6~25℃时均能生长,其中低于15℃环境中生长的子实体品质较好,温度高于20℃品质较差。当地温在4~8℃时,菌丝团开始形成原基。盛产期一般在3~5月,其发生时的温度均在6.5~10℃,盛产期温度10~15℃,末期15~18℃,出菇季长30~45天。赵永昌等[2]研究发现,羊肚菌产区均有3个以上月平均温度在5~15℃的月份,第一月为羊肚菌发生的早期,第二月为羊肚菌发生的盛期,第三月为羊肚菌发生的末期。

(2)有效积温:反映生长发育对热量的需求,陈惠群等[3]研究发现,羊肚菌的菌丝体发育成子实体与有效积温关系密切,特别是≥5℃有效积温, ≥5℃有效积温达不到390℃时会明显影响羊肚菌的产量。

(3)水分:羊肚菌适宜在较湿润的环境中生长。菌丝体生长的培养基最适合含水量为60%~65%;子实体分化时,需用近似饱和的水分来刺激原基分化,但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则只需70%~80%的水分。

(4)光照: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但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强烈的直射光则有不良的影响,可利用遮光率为85%~90%的遮阳网来促进羊肚菌子囊体生长和发育。

(5)空气:在暗处及过厚的稻草层中,羊肚菌很少发生或质量较差,虽然菌丝体生长需氧量较少,但当CO2浓度过高时,子实体出现瘦小、畸形,甚至腐烂的情况,因此足够的氧气对羊肚菌的正常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1.2 适宜性土壤条件

(1)pH值: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适宜pH值为5~8,最适pH值为6~7。在整个栽培和管理过程中,不要添加其它任何影响pH值变化的物质,才能保证羊肚菌的正常生长。

(2)碳氮源:羊肚菌的碳氮源生长谱较广,能够利用很多的碳源和氮源,在多种真菌培养基上都能够生长。

(3)定点帮扶村园区土质情况:

采集四川省气象局定点帮扶村旺苍县石锣村食用菌种植示范园土壤进行分析,分析检测结果如下:

表1 石锣村食用菌种植示范园土样检测表

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pH值分级和养分评价分级指标(见表2),石锣村食用菌种植示范园基本为中性土壤,碳源何氮源较为丰富,速效磷养分中等,种植前期注意肥料管护。

2 区划结果及对策建议

2.1 数据准备

气候数据使用旺苍县境内常规气象站和区域气象站共有50个观测站观测数据,观测时间从2007~2014年不等,观测严格按照气象台站观测规范进行,资料真实可信。为使分析更加客观真实,需对短期观测资料进行订正、延长,使各观测站资料在时间上同步。根据选用资料少、订正误差小、计算过程简便而精度又能满足要求等原则,采用一元回归订正法对旺苍气象观测资料站的气温、降水量进行订正。

2.2 区划结果

以羊肚菌自然发生的优质、高产、高效为目的,参考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影响羊肚菌生长、品质的各生长期月平均气温、1~3月累计降水量为区划因子,划分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见表3。选取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坡度、坡向为因子,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各区划指标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4-7]。

表2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表3 旺苍县羊肚菌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因子

利用GIS软件,基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DEM数据,得到每个区划指标的分布图。根据上述指标,利用GIS技术,得到旺苍县羊肚菌种植气候区划图,如图1所示。

最适宜区:旺苍县羊肚菌种植的最适宜区面积较小,主要集中再旺苍东南部区域,北部沿河谷部分乡镇局部地区。上述区域羊肚菌各生长期所需温度条件都达到最佳水平,水分条件较好,整体农业气候条件能够满足羊肚菌的最佳生长需求,为最适宜区。

适宜区:分布于旺苍县米仓山走廊一带及旺苍县南部区域,1月和2月温度条件略欠佳,基本满足羊肚菌生长需求,该区域内有良好的水分条件,其他月份温度能够满足羊肚菌生长需求,是旺苍县内羊肚菌种植的适宜区。主要包括了白水镇中部、尚武镇、嘉川镇中部、东河镇中部、黄洋镇中部、普济镇中部、三江镇南部、大德乡东部、金溪镇大部、张华镇中部、木门镇大部、化龙乡大部,九龙乡局部、农建乡局部、龙凤乡局部、柳溪乡局部等区域等,米仓山走廊北侧沿河谷地区也有小面积带状分布。

不适宜区:该区域面积最广,涵盖了旺苍县的北部及中部的大部乡镇,以及南部的部分地方。南部部分地方(枣林乡、白水镇南部、柳溪乡南部、黄洋镇南部、普济镇南部、龙凤乡中西部区域)由于海拔较低,1~3月累积降水量不足30mm,北部及中部大部地方,由于海拔较高,1~3月累积降水量不足15mm,水分条件不能满足羊肚菌的生长需求;同时,北部及中部大部地方,12月平均温度<5℃,1月平均温度大部分地区常年在0℃以下,热量条件影响了羊肚菌菌丝的正常生长。

2.3 对策建议

目前羊肚菌种植已经基本普及大棚种植,棚内水分及湿度可控性强,同时鉴于地处冬季干旱气候条件[8]的凉山普格县洛乌村和攀枝花大龙潭乡干坝子村利用石锣村羊肚菌种植技术的成功种植案例,降水对羊肚菌正常生长的不利影响已明显降低,因此就旺苍县羊肚菌大棚种植需要控制的关键气象因子及如何做好专业气象服务保障提出以下建议[9-10]:

大棚:采用50m×8m钢架大棚,内层覆盖10s农业大棚膜,外层覆盖6针遮阳网,保温和遮光效果良好。

温度:依据羊肚菌的生长习性,旺苍县羊肚菌生产时间为10底至次年4月初,在各个生长期内,日出卷起侧膜,使棚内空气流动,温度与外界动平衡,日落放下侧膜,保证足够的生长温度。温度过高时,应加速通风速率,棚外喷水降温,避免菌丝死亡以及子实体烧顶。大棚高度在2.5~3.5m下时,侧膜可卷起高度应不低于1m,利于空气流动。利用积温推算模型,旺苍县全境1~3月≥5℃有效积温普遍在400~600℃,热量条件有利于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

湿度:羊肚菌湿宜生长湿度在60%~90%,依据实际种植经验,棚内沟槽底部与种植箱体顶部高差不低于15cm,沟槽内不宜积水,棚周沟槽宽深不小于25cm×30cm,利于排水。在下种后1周内,应浇透种植箱一次,待原基分化成型后再浇透一次,期间无特殊原因,不宜浇水,并保持通风,避免湿度过大造成羊肚菌受白霉病侵扰。遇天气炎热干燥,种植箱1m2土地一半干白时,可在种植箱表面弱水浇灌。

日照: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但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强烈的直射光则有不良的影响,因此遮阳网选择6针为宜,且种植区域避免平坝阳光直晒区,否则应选择针数更高遮阳网。

专业气象服务保障:羊肚菌生产期内,可提供当月主要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与防灾对策。播种适宜期预报,可以7天逐日气温与降水预报为主,助于农户选择播种时段;越冬期间重点关注气温,若出现强降温天气,可提前做好保温增温工作;出菇期,可持续开展短临气温和降水量预报,重点关注春季高温和短时强降水天气,有助于农户做好棚内温湿度调节以及安排催菇和采收计划。

猜你喜欢
旺苍县菌丝体羊肚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旺苍县:助力返乡创业 增添乡村振兴新活力
响应面法优化鸡腿菇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工艺
旺苍县举行2019年扶贫日专场招聘会
广元市就业局到旺苍县督导就业扶贫工作
羊肚菌补肾壮阳
葡萄糖酸钠发酵废弃菌丝体提取壳聚糖的研究
登记——旺苍县新型农民培训报名现场速写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