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效果初探

2020-06-24 12:50庞云龙
绿色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效果评估威海市

摘要:指出了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思想在海洋发展领域的应用与实践。威海作为国家首批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积极推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坚持构建和谐人海关系,但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尚未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分析了威海市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优势及具体实践,初步评估子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情况。结果显示:威海市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保障体系方面成效显著,在海洋文化培育方面略显不足。进一步探究了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威海市调整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海洋经济统计工作。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关键词: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P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20)2-0253-04

1 引言

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上沿海国家纷纷制定海洋发展战略,索取海洋资源,争夺海洋利益。在海洋产业发展壮大的背后,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性日益凸显。欧盟为了保护海洋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在2008年颁布海洋综合战略指令( MSFD).为各成员国在保护海洋生态方面提供指导[1]。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相继提出和阐述建设生态文明[2],我国“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坚持陆海统筹,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3]。2012年,原国家海洋局出台《关于开展“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引导沿海地区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尊重和保护海洋,正确认识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关系,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4]。

2013~2015年,我国相继批准建立了包括威海市在内24个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计划到2020年增至40个。示范区设立以来,各地政府根据自身海洋发展基础,积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根据目前中国知网的文献检索系统统计数据,已有超过半数示范区发表过有关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研究成果,包括建设水平及现状[5]、制度体系[6]、路径优化[4]、海洋垃圾防治[7]等方面。

关于海洋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效果评估,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和范围也开展了广泛研究。秦伟山[8]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对我国现阶段各示范区的建设水平进行整体评价。武静[5]结合广东省发展实际,构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广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得分为0. 71分。张杰东[9]计算青岛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得分97.8分。边启明[10]研究北海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得分为93.4分。欧玲[11]对厦门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评估,最终得分80.2分。

威海是首批成立的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5年来,威海市始终坚持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不断强化海洋生态文明意识,提高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水平。2016年,威海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坚持把海洋保护作为第一要务,充分尊重海洋自然规律,协调好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关系,促进入与海洋和谐共处。目前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效果的量化评价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在分析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现状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估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水平,找出现阶段海洋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更好地促进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也为其他沿海城市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2.1 海洋资源现状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三面环海,海岸线长986 km,约占全省的30%、全国的6%。近岸海域11449 km2,大小海湾40余处,大小岛屿185个。海域空间广阔的,20 m等深线以内浅海域总面积约30万hm2,其中潮间带约4万hni2。近海海洋资源极为丰富,约有海洋动物647种、海洋植物132种,“威海刺参”“荣成海带”“乳山牡蛎”等地理标志产品享誉海内外。威海自然岸线保有率达65%,是全国自然岸线保留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2.2 海洋环境现状

威海拥有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7个、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以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5个。威海市近岸海域符合第一类和第二类海水海域约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9. 3%,近岸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7%,工业污水直排口達标排放率100%。各海水增养殖区海洋生物质量状况良好,符合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总体保持稳定。

2.3 海洋发展现状

威海市深入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2018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1450亿元,约占全市GDP的40%。全市水产品年产量272万t,是全国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远洋捕捞、海珍品养殖和水产品加工能力全国领先,被确定为中国远洋水产品加工物流基地、中国海参之都。拥有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1处,被评为中国休闲渔业之都、中国钓具之都、中国休闲渔业旅游魅力城市。威海积极推进科教兴海,建设省级以上涉海科技创新平台80家。拥有省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4个,原良种场10个,省级渔业资源修复增殖单位12个(省级渔业增殖站22个),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3个,省级以上海洋牧场21个,海洋牧场规模、数量居全国前列。威海是山东省第一个生态旅游示范市,被评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2018年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4682. 69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650. 19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7. 86%。

3 威海市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实践

3.1 制度保障

完善的制度建设能够保障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规范相关涉海主体行为。威海市始终坚持陆海统筹,创新海洋管理制度,坚持海洋经济发展与保护海洋环境并举。编制出台了《威海市海岸带保护条例》《威海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16 - 2025年)》《威海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威海海洋强市建设总体方案》《威海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威海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威海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威海市落实<山东省打好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作战方案>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海洋建设制度体系。

3.2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是评价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效果的重要方面。威海市积极实施海洋捕捞渔船减船转产工作,累计压缩近海捕捞产能5.1万kW,申报800多艘减船转产渔船。加强人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对涉氮重点行业企业实施在线监测。科学规划海水养殖区,清理整治养殖用海面积20万亩。威海市2016~2018年符合第一类和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占管辖海域面积的比例分别为98. 6%、98. 4%,99. 3%。

3.3 海洋整治修复

威海市建立完善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库,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2处、省级湿地公园5处,培育河道及人海口湿地12万亩。修复受损自然岸线75 km、沙滩100万m2、滨海湿地1万多亩,恢复植被40余万m2,累计建成人工鱼礁4万多亩,放流渔业苗种110多亿单位,占全省增殖放流总量的30%,建成海洋生态牧场200万亩。全市河流人海口环境功能达标率100%,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45%以上。

3.4 海洋生态宣传

威海市政府高度重视公众参与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在公众海洋环保知识的宣传工作及组织公众参与海洋环保公益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威海日报、威海电视台、“Hi威海”客户端等媒体平台传达各级海洋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宣传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开设“海洋”专题频道,制作发布海洋生态保护短视频。组织志愿者在社区、校园开展海洋文化、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垃圾危害、海洋垃圾变废为宝等宣传教育及实践活动,引导公众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关注。

4 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全球海洋环境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增加了局部海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一方面.海洋经济正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威海市海洋生产总值约占全市GDP的40%,人们向海要水,向海要粮,向海要GDP的诉求愈来愈迫切。另一方面,人们期望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愿望也更加强烈。而且,机构改革以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转隶生态环境部门,对于海洋执法、海洋监测、海洋工程环评等工作的衔接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落实细化,增加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不稳定因素。

4.2 海洋产业结构仍需优化升级

就目前威海市产业结构现状而言,还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2017年威海市海洋经济三次产业比例为12.5:55:32.5,呈现“二、三、一”的排列结构,第二产业占比过半,海洋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1%),距离我国设定的2:3:5的海洋产业结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另外,海洋新兴产业是海洋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应该发挥引领作用,但是威海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海洋电力、海水利用产业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不到10%,海洋新兴产业比重较低。

4.3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威海市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数量上并不具备优势,但是威海与省内涉海科研机构已经形成良好的交流合作,每年定期举办各种海洋经济发展论坛和博览会,省内外专家对于参与威海海洋经济发展的热情很高。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一是海洋科技投入低,虽然威海市海洋科技投入并没有公开的统计数据,但是根据已有数据可知,2017年全市总科技投入约15亿元,根据海洋产业占比40%进行估算,威海市海洋科技投入约为6亿元,仅仅是海洋产业增加值的0. 46%。二是海洋科技转化效率低,以科技创新驱动的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缓慢,2017年威海市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产业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分别为5. 5%和3.3%,仍然较低。

4.4 海洋经济效益偏低

威海市拥有985.9 km海岸线,占全省总岸线的1/3。威海市海洋经济密度(海洋生产总值/海岸线长度)约为1. 47亿元/km,不足青岛市和烟台市的50%,也远低于全省平均值。说明威海市海洋经济发展效率偏低,粗放式发展、低端低效等问题严重。怎样合理用海、高效用海、科学用海是威海市发展海洋产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5 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按照国家海洋局2012年出台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和2015年印發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修订稿)》[10]构建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略有改动。依据<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标解释、计算和评分方法》,计算各项指标得分,如表1所示。表中数据来自2018年威海市统计年鉴和相关部门公报等资料,个别缺失数据由相邻年份数据补齐。根据计算结果,威海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效果评价得分77. 85~80. 85分,调查问卷得分9分,总计86. 85~89. 85分(由于个别指标无法准确计算,总分值以取值范围表示)。2016 - 2017年COD排放量增幅超过50%,说明该指标得分并不稳定,建议进一步细化指标为“近三年万元GDP COD排放量变化趋势”,相应的建设标准为“万元GDP COD排放量连续三年相比上年度减少8%以上”。6.3建立符合地区实际的指标体系

广东省[5]、北海市[12]、镇江市[13]等根据自然禀赋的差异,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威海地处东北亚经济带,背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日韩隔海相望,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作为国家首批示范城市,威海市围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结合地区特色,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海洋管理制度建设、海洋文化宣传普及等方面成绩突出。但是《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并不能完整地展现出威海市示范区建设成效,建议威海市进一步细化指标层,全面立体的反映威海市在每项目标的进展情况。例如,海洋经济建设中增加“海洋环保产业发展情况”;海洋文化领域增加“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海洋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海洋管理制度方面增加“海洋信息公开效率”、“海洋行政审批效率”、“对外合作与交流能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增加“氮磷排放总量”、“人海排污口污水超标率”。如表2所示。

6.4 问卷调查情况

问卷调查共计20题,1~4题反映调查对象基本信息,5~20题主要考察威海市民对于海洋及海洋环境的认识,了解普通居民的海洋環保意识。问卷主要通过微信电子问卷调查小程序发放,考虑到老年人群体不熟悉电子设备,为避免调查对象的人员比例失调,笔者采取现场问答的形式对50岁以上人群进行调查,共计2000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威海居民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在日常生活中会主动关心海洋发展的占99%,经常关注政府涉海政策的占94%,会主动做到并且督促周围的人爱护海洋环境占95%,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育儿童海洋生态观念的占97%。威海市居民拥有正确的海洋发展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深入人心,发展海洋生态经济、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具有坚实的民众基础。

参考文献:

[1]刘 希,唐建业.欧盟海洋综合战略框架指令及其对中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8,27(4):611-615.

[2]黄华梅,谢健,王平,等,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构建内涵研究——以大亚湾临海产业园区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30(7):65-69.

[3]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6

[4]张一.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内涵、问题及优化路径[Jl.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66-71.

[5]武 静.广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J].市场周刊,2017(5):46~48.

[6]许妍,梁斌,洛昊,等,关于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研究[J].海洋经济,201 7,v.7;No.42(06):4-11.

[7]倪国江,文艳,刘洪滨.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的海洋垃圾防治问题研究——以威海市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8]杜岩,秦伟山.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水平评价[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6).

[9]张杰东,孙兆礼,王炜,等,青岛建设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条件分析与评价[J].齐鲁渔业,2015(11):50-52.

[10]边启明,申友利,陈旭阳,等.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示范应用研究与思考——以广西北海市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34(7):9-12.

[11]欧玲,龙邹霞,余兴光,等.厦门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评估与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1):88~93.

[12]林金兰,赖廷和,陈圆,等.北海市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评估指标构建探析[J].海洋环境科学,2018,37(6):74 -81.

[13]王从彦,潘法强,唐明觉,等,浅析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选择——以镇江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71(S3):149-153.

作者简介:庞云龙(1988-),男,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效果评估威海市
厦门合兴包装集团新项目正式投产
浅谈威海市家庭农场发展创新研究
2015年威海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关系
威海市服务贸易发展现状SWOT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成果评估
人力资源培训效果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短期海外游学项目实施效果调查和建议
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策略探讨
浅谈不可移动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的清洗
花生播种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