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创作谈

2020-06-24 12:58
延河 2020年6期
关键词:孩子

王宜振

陕西黄龙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著有诗集、童话集多部。曾获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多项国家级文学大奖,40多篇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

我一生在为流浪的文字建小屋

小时候,做的最多的一个游戏,就是建造小屋。

我会约上几个邻居家的小伙伴,在小河边的大树下,用泥巴、树枝和青草做小屋。有时候,我们还会互相比赛,看谁的小屋做得又快又好。

小屋做好了,我们会捉几只蟋蟀、蝈蝈、小知了,让它们做小屋的主人。可它们却不情愿做这儿的主人,把它们放进去,它们很快就逃走了!

长大后,想不到会跟一群流浪的文字打交道。这些文字很可怜,他们既没有自己的家,更没有属于自己的国。

我常常在一群流浪的文字面前,为他们伤心、流泪。

从那时候起,我就决心给他们盖一间又一间的小屋,好让这些流浪的文字住下来。

我知道,许多流浪的文字住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温暖的小小的家。

我知道,一首小小的童诗写成了,一间文字的小屋就建成了。小屋里住进了流浪的文字,他们多么开心、多么高兴呀!

他们不再流浪,他们有了自己快乐的、温馨的家。

半个世纪过去了,我竟为这些流浪的文字,建了数千间小屋。使无数流浪的文字,定居下来。

许许多多的孩子,对这一间又一间的小屋,感到新奇。他们纷纷走进去,和小屋里的文字做游戏、交朋友。

他们同这些文字成了须臾不可分离的伙伴。

这些有趣的文字,他们排列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小小的故事,或者一首小小的童诗。从故事和童诗中,孩子会觉得十分有趣,有时,还会从中悟出一些生活的道理。

最近,我有一个宏大的理想,就是为这些流浪的文字,建造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有国王、大臣和平民。

孩子们喜欢这个由流浪的文字组成的国家,他们给他起了个名字,这个名字就叫书。

孩子们可以走进这个国家,这个国家所有的居民都很好客,都很善良。孩子们为他们之间发生的许多故事所高兴,所愤怒,所伤心或者流泪。

孩子们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愉悦和满足。

孩子们在同这个国家的居民交往中,体验到了什么才是真、善、美,体验到了什么才是人生的价值。

孩子们会从这里起步,走进一个琳琅满目的文学的殿堂。

孩子们会从这里起步,迈向一个道德的高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同所有的孩子们一样,翘首期待着这样一个国家的诞生,这样一本书的诞生。

吴梦川

中国作协会员,鲁院第六届学员,陕西省作协儿委会委员。出版“花朵系列”成长小说四部,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中宣部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

用最美好的文字向大巴山致敬

我的童年在大巴山度过,我写过许多童年的文字,都是关于乡村记忆的,但却都是旧时代乡村的记忆。如今四十年过去,新时代的乡村是什么样子?新乡村童年又是什么样子?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已经不是仅凭记忆和想象就能触及和把握的了。

三年前,我偶然路过一个叫大树的村庄,那里是陕西最南端,地处鄂渝陕交界,山高林密,峡幽谷深,大树村静卧在大巴山深处,天空高又蓝,河水清又亮,山间云雾缭绕,山下玫瑰盛开……只看一眼,我就爱上了它;短暂的停留,却注定了我们之间漫长的缘分。

三年后的春天,正是新冠病毒肆虐时,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再次来到心心念念的大巴山深处,住在宁静祥和的曙坪镇,一住就是半个月。这次相对漫长的停留,给了我重新认识乡村和触摸童年的机会。

每天早晨,我走过高高的大石桥,观察桥下清亮的曙河水和游弋的小野鱼,太阳照耀着石桥那边的山峰,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幽静的乡间公路上,红叶女贞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红得醉心。行走在乡村,随处可见整洁宽敞的农家小洋楼和小院落,走进任何一户人家,纯朴热情的村民都会为你提供免费的水和饭,老奶奶裂开无牙的嘴朝你笑,孩子们有礼貌地向你问好,从他们脸上洋溢出的也是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息。

大巴山是传说中人与神通灵的地方,大自然的神性依然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存留着,相对封闭的的生存环境也造就了村民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比如大树村的村口就有一棵千年油杉,村民把它当成保护神;药神山上立着一尊石形药神,帮助人们摆脱疾病困厄……而那些生活在大巴山里的野生动物,也依然还在和人类结怨又结缘,狗熊偶尔会闯入农家偷吃蜂箱里的蜂蜜,红白鼯鼠也会误入居民楼,野生麂子还会误闯社区工厂,刺猬和竹鼠则是留守儿童的小宠物……现代生活与自然神性的交织碰撞,使这块土地散发出神秘诱人的色彩。

我还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乡镇干部、学校老师、留守儿童、种花的花农、酿蜜的蜂农、唱山歌的大叔、创办民宿的老人、做公益的后生……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道路上,在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每个人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也感受到了奋斗背后的尊严和价值,这是社会发展进步在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也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意义。四十年过去,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美丽富裕文明的新農村正在成为新时代的主角。

现在,我可以高兴地告诉小读者们,我最想写的书,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这样一群人,所发生的那些感人的故事,书名就叫《深山来客》,还可能叫《一个人的山野》。我希望我的文字足够美好,能够配得上大巴山的神奇和丰饶,配得上那些良善纯粹的人事物。我还想告诉大家的是,以后我会经常去大巴山,我希望我能在那里与你们相遇。

周公度

诗人、作家。陕西省作协百优作家。著有儿童诗集《梦之国》,童话《鲸鱼来信》《老土豆》等。译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W.B.叶芝童诗与故事合集《旋转的月亮》。作品入选2018年度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曾获2017年度中宣部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奖、2018年度中国出版协会桂冠童书奖等奖项。

最想给孩子们写的一本书

我最想给孩子们写的一本书,是一本暂且命名为《如何阅读古诗》的书。核心的目的,是深入分析一个国家的优秀诗人对国民性格的隐形塑造,以及其经典诗歌对该国儿童的未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譬如屈原、陶渊明、谢灵运、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朱熹、辛弃疾,等等。很多时候,用这些闪耀的名字本身就足以表达我们的内心。这些人早已突破了诗、文学、文化,乃至地理区域的定义,成为了中国国民文化性格的一部分。

但我们看相关的著述,主要集中于字词句意的解读。对于一首诗,只是追索它写了什么,某些字词什么含义,就太表面了。稍有深入一些的,会深入到诗与音韵学的关系。但也仅仅局限于此了。其实还可以更进一步,探讨一下音韵学与内心的成长。然后,再进一步,探讨一下,音韵学与诗歌结构的谐和,诗歌结构与个人内心秩序的稳固关系。而字与词,只是构成一首诗的材料,是拿来为情感服务的。犹如一座伟大建筑的砖与水泥,如果一位学者只是处于分析是什么砖,水泥是哪儿产的阶段,那是很低级的。

学习古诗的意义是什么,如何阅读古诗,如何感知古诗与我们的内心休戚相关。这是我从事儿童文学写作以来思考最多的几个问题。

也许这个话题是国家相关科研机构介入的量级。最基本的相关论题,也应该是教育学的。很遗憾,我等待了二十年,依然没有见到一本这样的书。那么,我自己来写好了。

黄丽

图画书画家,2016年底入选陕西省百优人才计划。代表作品:《安的种子》《外婆家的马》。作品售出繁体版、韩文、法文、美国中英文版版权。

我最想给孩子们画的一本书

我是一名图画书画家,我创作的方式是与儿童文学作家合作,根据作家的文本,我来画出故事,这种文图合奏是图画书创作中比较常见的合作模式。但我画一本书很慢,慢的原因大都是对故事文本太挑剔,可能要花几年时间才能寻找到一个特别合适的故事。

首先,我会选择与我的生活和情感有共鸣的作品。图画书里图画的功能是讲故事,我认为图画的创作并不是对文本的解释,而是对文本的再创造。如果没有真感受,就不会讲真话,没有真情实感,我创作出的图画故事如何能打动读者呢?

《安的种子》是十几年前我第一次特别想为孩子去画的图画书。《安的种子》文本中传递出安静、等待的态度打动了我。在这个急躁的时代,人人急于成名,急于快速获得财富,甚至成人焦躁的情绪也影响了孩子……的确需要有一本安静的书,让匆匆赶路的心灵可以慢下来,这是我创作这本书的初衷。在创作这本书时,除了用画面充分地展现文本故事,我还将自己在生活里看到的、感受到的、让我痛的,以及我坚持和向往的,都真实地展现在画面里。《安的种子》出版十一年来,受到众多成人读者和孩子们的喜爱,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在网上看到的读者评论最多的是,“这是一本安静的书”,或“读了这本书,心就安静下来了”。当然,唤起读者的这种安静感受,有来自于故事本身的原因,但画面中绘画语言的恰当运用,肯定也起到了感染的作用。

其次,我会选择特别关注和理解儿童心灵的作品。

作家谢华老师所写的《外婆家的马》正是这样的作品。故事里的外婆对小外孙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的宽容与保护,不仅唤起我相似的童年记忆,更重要的是,我特别认同故事里的外婆尊重孩子想象力的智慧的陪伴方式。这样的共鸣和认同,成为我创作这本书的动力。因为这种认同,我才会在创作这本书时寻找到恰当的叙述方式、画面语言,以及那个看不见,却实实在在存在于儿童脑海里的想象世界。《外婆家的马》出版一年多来,陆陆续续收到读者的反馈。许多外婆或奶奶、父母、孩子,三代读者都从这本书里“看见”了理解、爱与陪伴,这正是我想要的结果。

我为自己的作品被肯定而感到欣喜,更体验到创作一本书真正的意义:真诚地体验生活,恰当地用绘画去表达,这样的创作,不在于你自己获得了什么,重要的在于,它能给读者带来什么。

现在,我仍然会选择在生活里触动我,以及理解孩子的故事,继续为孩子画一本书。

小高鬼

原名张军,鲁迅文学院儿童文学高研班学员,陕西青年作协理事,专注少儿科幻探秘小说的创作与研究,给学生们讲阅读、教写作、编故事、写剧本。

云上梦想

登秦岭牛背梁时逆流而上,把溪流甩在身后,前方的山中便是雨落和密云。这时,想起唐朝大诗人王维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原来,潺潺流淌的小溪水来自更高的地方——天上的云。

望着山巅上涌起的云朵默默畅想。如果云有梦想,那一定是给大地以雨露,给山谷以清泉吧。云在努力积蓄力量,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他的梦想。云是如此,人也亦然。清代进士吴庆坻说:“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给孩子们写少年凌云志的中国故事,是我追求不弃的梦想,这梦想如溪流有活水源头,应是山巅上的云朵,它高高的,大大的,清清楚楚的,在不断积蓄力量,从一篇篇小故事,到一部部大故事,最终应该是这样一本书:

这本书是一座要我们登攀的高山,山上闪烁着绮丽光芒的云团。

立意的山峰上有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和明净的溪水。这些蕴含生命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最终要将“少年当立凌云志”的中华精神传递给孩子们,让少年变为发愤图强的種子,长成不惧千难险阻的大树,成为中华栋梁之材。

云团里有熠熠星光,能给孩子们带来阅读时的畅快淋漓感,如春雨甘露般滋润心田;能在孩子们的心里,撒下“少年当立凌云志”的信念,陪你走过颠踬迷茫的少年时光,祝你成长成材,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成为直耸云端的参天雪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唐朝诗人杜荀鹤以诗言志,雪松在很小的时候,梦想有一天与凌云齐高,它努力把根扎入土里,汲取大地的营养,努力在严寒酷暑中磨砺自己,忍受暂时高于它的蒿草们的冷嘲热讽,最终成为高入云霄的树木,展示才华的同时,看到了云上风景。当时的人啊,不要小瞧小松树,你可知道它的凌云壮志?小松树啊,你努力成长的样子是最美的!

小松树是现在的你,也是现在的我,我们都有云上梦想。想要成为闪光的人,想要做成闪光的事儿,哪怕前面是绝境深谷断路,是高山险峰阻路,灰心丧气时,望望天上的云,想想我的云上梦想,我的凌云壮志。

《明日少年行》便是我最想给孩子们写的一本书,它即将与孩子们见面!

冯桂平

男,1988年生,陕西镇安人,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曾获第五届“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山与水的传说

我生长于秦岭南麓,一个山深树茂、河长水清的山区小县。

这里环境优美,生态未遭严重破坏。但是,人类活动又深深地介入了自然。

在人与山水的世代厮守中,产生了许多传说。因而,这里一山一故事,一水一传奇,但凡奇特的山石草木,但凡珍稀的飞鸟走兽,皆有奇妙的故事流传。

每一条沟沟岔岔都有神庙,山神庙,土地庙,仙班中位置低微的神祇,越是深山里,神祇越多。

小时候,长辈不允许我们在神庙附近张狂,那是对神祇的不敬。我们不能朝水里撒尿,那是对水龙王的亵渎。

山里的溪流潭洞,那水潭只要深,只要位置幽僻,水源丰沛而隐蔽,多被视为“龙潭”,黑龙的寓所。

家乡有一条月河,曾经多出大鲵。老辈人把大鲵叫“脚鱼”,他们不吃有脚的爬行动物,如果遭遇极大的“脚鱼”,需要抓起来捆在树上,用鞭子抽打,使它浑身渗尽白色的黏液,然后喂给猪吃。猪能吃掉晦气。

老辈人对“脚鱼”敬而远之,月河里的“脚鱼”几乎多得泛滥。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不再视大鲵为晦气之物,它反而成了水中软黄金,于是有人冒险把大鲵装在蛇皮袋里,坐火车去广东,企图走外贸贩卖大鲵。那条大鲵发出了婴儿的啼哭声,吸引了乘警,于是千里贩卖的人被捕。

我小时候,到处都是黑龙现身的传说。我家附近就有一个地方,有许多人声言他们亲眼见到了长角的黑龙。那地方是一道瀑布,旁边有一块石头,极其像蛇头,小孩走近的时候,都会莫名其妙的恐惧。

我也怀着惴惴不安的心理,去那里寻找黑龙的踪迹,结果却在溪水里发现了类似“脚鱼”的一种小动物。那时候,寻捕大鲵正疯狂。一些人误以为我发现的是大鲵,几乎使那条溪沟里的小“脚鱼”绝迹。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当初自己无意发现的小生物叫“小鲵”,一种同样珍稀的水生动物。

我常想,那些龙潭都有大鲵现身的传说,黑色的大鲵会不会就是老辈人亲眼目睹的“黑龙王”呢?

因此,在我心底,已经酝酿了一些相互关联的故事,讲述这些山水的传奇。尤其是火车上发出婴儿啼哭声的“脚鱼”,黄昏时现身龙潭之畔的黑色幽灵,这些形象在我脑海萦绕多年。

现代人已经不相信龙潭里会有龙,他们朝水里撒尿时肯定不会担忧神祇的怪罪。家乡的月河里也难见“脚鱼”了。

我知道,现代人心里已经没有随处皆在的“神祇”,我们开化的同时,丢失了应有的敬畏。

我想写的故事,就是这种老辈人对山水草木、珍禽异兽皆怀揣敬畏的传奇故事。我们不能没有敬畏。

王晓一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6岁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狼》。曾发表过多篇(部)中短篇小说。近年新作有:中篇小说《宝石转经筒》《天马》等;系列长篇校园小说《班级奇人》(1-4部)、《班级奇事》(1、2部),均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其中,《班级奇事2我不漂亮我无敌》获“冰心儿童图书奖”。新近作品有动物小说集《白狐大雕和狼》(未来出版社)等。

孩子,很想告诉你……

一位成绩优秀的小学毕业生,因由“摇号”的结果,没有被重点中学录取,而只能上一所普通的初中。他很委屈,不解地问妈妈:“你不是说,只要好好学习,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吗?我很努力,为什么摇出了这样的结果……”

看着孩子满眼的泪花,妈妈感到心酸,一时不知该给他如何解释。尽管妈妈知道,优质而短缺的教育资源应与广大的生源尽可能地匹配、在基础教育阶段中不可过早地出现两极分化,应当融合、带动,然而,孩子听得懂吗?听得进去吗?

小时候,我们都爱读童话,都知道美好、幸福,都相信正义必定会战胜邪恶、只要追求就一定能够找到光明这样的真理。但是孩子,我很想告诉你——“因”未必可以直接抵达“果”,中间必须经由“缘”,亦即条件,就好比一粒饱满的种子,需要土壤、阳光、水分、播种、耕耘诸多条件,才能结出理想的硕果。

我在长篇校园小说《我不漂亮我无敌》、动物小说集《白狐大雕和狼》、即将出版的长篇动物小说《天狐》、长篇小说《挶劲》中,都以跌宕起伏的情节散发着事物的丰富性、复杂性、曲折性,以及终究的必然性,即真理。孩子,我很想让你知道,只有能够领受“因”与“果”之间的条件之不稳定性、随时变化性,你才能坚信真理;这就是成人在重新阅读童话时,可以产生出坚韧的心力的缘由。当然,这其间你可能得经受波折、委屈、甚至于苦难。

孩子,你还小,本不忍心给你讲这些,可是,既然你已经开始有了感触、并且产生了困惑,那我就得“狠心”告訴你,就像我们打小就得接种疫苗一样,虽然每次打针时,都会感到疼痛,但我们的抵抗力却由此在逐步地得以加持、强健。

长大了,在阅读、体验、经验中真正地长大了,你终究会懂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人生意义。

祝福你,孩子!

小兰安缇

原名梁慧贤,女,陕西靖边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童话《老姑母的船形别墅》《风和时间停止的秘密》《这里是D小镇》,小说集《午后三点》等。

我最想给孩子们写的一本书

我最想给孩子们写的一本书,一定得是一个好故事,拥有一个好故事令人着迷、历久弥新的特质。它首先打动了我,激起我强烈的好奇和热情,如果不把它写出来,我就寝食难安。

这个故事是我写的,却不是我闭上门造出来的。它跟世界上所有的好故事一样,似乎原本就在某个地方,像一个精灵,真实而隐秘,可还是有人发现了它。比如,在一个小女孩寒夜划亮的火柴上,在一座英式花园的兔子洞里,在一块突然开口说话的木头芯里,在一辆停靠在9?站台的老火车上。有一天,我也幸运地发现了它,就像在一次迷途中发现一片蓝色的桔梗花田,遇见一间狐狸的小店;又像在一个淡青色黄昏,遇见一只需要购买一匹大红色里衬的黑猫,也许是另一只黑猫,陪伴着一个有点孤单的小女巫,还可能是一个小男孩,在躲避一众同学欺凌的奔跑中,闯入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

每个好故事都是一条神奇的道路。当故事开讲,我在空白的文本上写下第一行字,我便可以借着这条神奇的道路回到童年,邂逅童年的自己,把这个故事讲给她听。如果她雀跃着,说这是一个好故事,正是她一直渴望听到的那种故事,那我的书写将会变得更加自信和歡畅。

我最想给孩子们写的一本书,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看上去却要比一幅幅图画更鲜活逼真,它简洁明晰、温暖幽默、妙趣横生,飞扬着想象又激发着想象,同时激发着思考,促进着求知的欲望。我希望它是这样一本书,在它的故事里,有未来有希望,有收获有教训,有失去有遗忘,有疼痛有成长,有爱也有恨,有生也有死。它是我写的,是一个成年人写给孩子的书,必然根植于现实人生当中,但也坚守着童年国度特有的纯真光明的疆界。

我不确定会有多少孩子喜欢它,每个孩子都是具体独特的,我们不可能也不可以刻意迎合他们的喜好。可我确定,书里的每句话都经由我内心出发,也确定,我书写的最初与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成年和童年的我都深爱的这个好故事分享给孩子们。

我设想,某个孩子第一次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只有八岁,或者更小;可它是这样一本书:当他长到了十八岁,还记得它,三十八岁、四十八岁也没忘记它,后来,他已经七十八岁,甚至更老,仍然会从书架上抽出它,一页一页重读,那时,他昏花的双眼复又变得清亮,看上去仿佛还是当年那个孩子。

王粉玲

儿童文学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喜欢为小朋友写故事、讲故事,出版儿童文学作品多篇(部),获过一些奖项。

我最想给孩子们写的一本书:童话书

六月一日是儿童节。

每年到了这个月,我的心都是快乐的,就像飞过蓝天的小鸟一样——我真心为小朋友们高兴,因为这个节日是属于他们的节日。

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我最愿意为小朋友们写下一篇篇有趣、温暖的童话。列宁说过:“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美妙的童话的。”而童话的本质更是对儿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每当我坐在书桌前,每当在动笔之前,我首先想到的是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一次次地叩问自己:你能为小朋友们创造出什么样的童话作品?你的作品会被他们喜欢并且认可吗?你的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是否会和这个时代、以及下个时代的儿童生活相贴合……这些问题躲在我内心深处,无论何时,它们都是我创作的“基准”!

最近,我正在写一部“熊和兔子”的系列童话,熊的憨厚、兔子的可爱,不同性格的两个好朋友,组成了我心中那座美好的“童话乐园”,在熊和兔子身上,你们会发现,它们俩恰恰就是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小朋友代表:有时善良、有时任性……但无论何时,他们的纯真可爱都会像初春一样感动所有人。

富于幻想的儿童,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非常好奇,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在这个大大的世界面前,在慢慢成长的某个瞬间,也许有时候,他们会茫然,会烦恼,要知道,他们幼小的心灵还不足以承受这个世界所带来的种种,这个时候,一篇好的童话也许会带领他们走出困顿、走向阳光照亮的地方。

我的“你好!熊和兔子”系列已经完成了二十篇,我希望我会一直写下去,一直写到我写不动为止……因为,对我而言,在我的生命中,每一天都能够遇见亲爱的小朋友,能够走进他们精彩的“小世界”里,能够成为他们的大朋友,这就足以让我感动不已了!

节日快乐!我亲爱的、无与伦比的小朋友们。

责任编辑:丁小龙

猜你喜欢
孩子
你们这群寂寞如雪的女(男)孩子!
五招搞定孩子的磨蹭
那些特别“听话”的孩子……
顽皮的孩子
孩子的画
Hey Blue!蓝孩子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