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2020-06-25 07:4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妇产科体温实验组

费 琳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云南 昭通 657100)

结合相关妇产科治疗分析,患者在手术期间多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临产感染现象,对妇产科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造成严重影响,对其日常生活甚至是心里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可见,要加强对患者的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以及护理进行对应分析。随机选我院诊断治疗的120例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并按照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实验组(n=60),在护理方式上,对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方式,实验组进行针对化的护理方式,之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析患者手术期感染预防和护理效果。现将相关病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 机 选 我 院2018 年1 月~2018 年10 月 诊 断 治疗的120 例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并按照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60),患者年龄21~32岁,平均(19.5±35.2)岁。实验组(n=60),患者年龄19~31岁,平均(20.5±33.5)岁。在护理方式上,对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方式,实验组进行针对化的护理方式,之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析患者手术期感染预防和护理效果。所有患者中所有患者(120例)中剖腹产102例,卵巢囊肿10例,异位妊娠8例。在年龄和手术类型方面都具有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就诊的患者都已知晓就诊治疗方式,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本次对对照组患者60例进行常规化手术处理方式,并对患者进行常规化检查和抗感染治疗,一周对患者宣讲两次,对部分特殊患者进行心理和治疗和引导。

实验组60例患者采取围手术期相关感染预防措施护理。入院的60例患者建立统一的治疗方案,且让患者加强对医院环境以及护理人员的了解,进行2天一次的心理指导和手术宣讲。在手术前期,对患者进行常规化身体体检,加强营养护理和卫生指导。保证患者免疫力提升。在医疗防御方面,建议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在确认患者没有过敏情况下,加强对患者的手术感染以及预防护理,并在手术前要纠正患者的贫血和恶心疾病问题,做好对患者的感染和预防护理。最后,在手术期间一定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组织坏死现象发生,使用人工合成的可吸收缝合线,最终对伤口进行检查,提升抗感染处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本次试验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按照医院《妇产科患者护理手册》做好护理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为[n(%)],予以x2检验;计量资料为(±s),予以t检验。P值<0.05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 果

2.1 结果分析

分析两组患者体温变化,其中观察组有20%的患者术后感染,且实验组仅有8.33%的患者受到感染。观察组中有52例患者在手术后体温升高,但是实验组仅有42例(70%),且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分析,组件比较具有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对比分析(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患者效果对比分析(±s)

表1 两组护理患者效果对比分析(±s)

组别 体温恢复正常 术后感染 术后体温升高 住院时间观察组 64.36±2.36 7 11.67% 52 86.67% 8.6±5.3实验组 55.36±6.4 2 3.33% 42 70.00% 4.3±1.6

3 讨 论

相关研究表明,通过采取感染预防护理措施,能够加强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治疗和预防,有效降低感染率。本次试验随机选我院诊断治疗的120例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并按照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实验组(n=60),在护理方式上,对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方式,实验组进行针对化的护理方式,观察组中有52例患者在手术后体温升高,但是实验组仅有42例(70%),且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分析,组件比较具有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本次感染预防措施有效,能够降低患者手术感染发生率,并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这对于患者身体康复有着显著性作用。综上所述,通过对妇产科患者采取围手术期的感染预防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妇产科体温实验组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