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合并抑郁病人的积极心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2020-06-25 07:42聂岩欣邵玉丽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胃炎护理人员差异

聂岩欣,邵玉丽,李 艳*

(新疆军区总医院,1.消化科;2.消化内镜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多发性胃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胃疼、食欲低下以及精神焦虑抑郁等症状。该病易反复,病情较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的影响,且心理因素是患者最为常见的致病原因,慢性胃炎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越严重,患者的胃炎进展越快[1]。基于此,本文对慢性胃炎合并抑郁症患者应用积极心理干预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7月间到我院就诊的64例慢性胃炎合并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21~66岁,平均(40.73±5.24)岁。对照组男15 例,女17 例,年龄22 ~67 岁,平均(40.56±5.18)岁。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没有发现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并对其进行包括健康教育宣讲、生命体征监测、基础护理、遵医嘱用药以及饮食指导等在内的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心理干预,具体措施为: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心理护理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对患者后期提高治疗效果尤为重要。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考虑,积极主动解答患者的疑惑,并向患者介绍相关护理内容、治疗方案以及注意事项。与患者做朋友,积极陪伴,使其感受到安全感,轻松面对疾病;②积极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进行有效的沟通,不要打断患者的谈话,满足患者的诉说愿望,了解患者内心的世界,使患者在心理上有被尊重、被照顾的获得感,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以及经济来源等情况进行了解,为其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同时每周给予两次心理支持和松弛治疗,调整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降低其应激反应水平,使患者的抑郁情况得到有效控制,缓解其压力;③积极认知教育:每周组织两次讲座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护理人员在教育过程中,应以温柔、和蔼的姿态和语气为患者讲解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案以及预后等知识,并向其讲解配合治疗对治愈疾病的重要性,在干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及手段,例如通过发放宣传手册,邀请治疗成功的患者来讲解自己亲身经历以及分享治疗成功的喜悦和收获来消除患者对疾病认识不合理的地方。④希望重建及优势运用:治疗期间要鼓励患者阅读励志视频及书籍,使患者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可以通过鼓励其写下自己心愿和理想的方法帮助患者重建自信;护理人员要积极帮助患者运用自身优势,发现患者优点,同时为其提供可以展现自我的平台,例如病友之间的聚会以及读书交流等活动,帮助患者增强自我认同感,消除其焦虑抑郁感;⑤感恩实践:帮助患者记录生活中应该需要感恩的人或事,回忆来自家人朋友的关心和帮助,提高患者的自我幸福感和满足感,增强治疗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判断标准:患者焦虑及抑郁水平采用SAS及SDS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明程度越严重。若两项评分均大于50,则提示为抑郁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文中所收集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数据进行统计,SAS及SDS评分水平以“±s”表示,给予t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如表1所示,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AS及SDS评分均无较大差异,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焦虑抑郁状态均得到有效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均<0.05)。

3 讨 论

慢性胃炎患者因疾病的反复发作,存在消化不良、反酸等症状,使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受到影响,导致患者心理压力过大,抑郁程度加深。研究表明[2],积极心理干预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倾听以及健康教育等手段来改善慢性胃炎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缓解其因疾病带来的长期性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疗程。而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焦虑抑郁状态均得到有效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均<0.05)。该结果说明与上述文献结果相一致。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的比较(±s)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的比较(±s)

组别 SAS SD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2) 68.34±3.98 47.46±4.21 59.28±3.53 35.37±2.10对照组(n=32) 68.08±3.76 56.32±4.15 58.91±3.59 42.62±2.54 t 0.269 8.478 0.416 12.444 P 0.789 0.000 0.679 0.000

综上所述,相对于单纯药物治疗,对慢性胃炎合并抑郁症患者应用积极心理干预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胃炎护理人员差异
相似与差异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