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25 07:4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心绞痛发作冠心病

孙 妍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0)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临床心血管常见疾病,在各种内外因素(环境影响、年龄因素、机体功能)的作用下,致使中老年人为冠心病心绞疾病主要发病人群。呼吸困难、头晕、胸部疼痛等均为患者临床主要必须;病情较严重时还会诱发心肌梗死等多种不良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质量。心绞痛发作持 承受能力较弱,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从而导致临床疗效大打折扣[1-2]。由此可见在患者治疗期间对其辅以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内的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二组,其中对照组(n=25):男性患者/女性(14:11),年龄区间55~76岁,平均(65.45±8.96)岁。观察组(n=25):男性患者/女性(13:12),年龄区间56~76岁,平均(65.33±8.42)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比性较高。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口头宣教,讲解注意事项;叮嘱患者饮食清淡,遵医嘱服药。

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1)成立小组并制定计划:抽取科室优秀人员成立小组,归纳总结我院冠心病患者以往临床资料,查阅国内外研究资料,结合我院工作人员临床经验,详细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方案。(2)具体实施:①入院第1天:做好评估,完成基础检查后发放临床护理路径表格。指导患者更换卧位姿势并且自主呼吸和排便。②第2天:将心理护理干预作为重点工作而展开:密切关注患者体征变化,积极交流,耐心解答疑问,全面减轻负面情绪。③第3-4天:给予术后护理,叮嘱患者放松心情,饮食进行干预,确保其合理排便。叮嘱患者谨遵医嘱用药,切勿随意删减药量。④第5天:进行出院指导,叮嘱患者禁止私自停药,不适随诊。

1.3 观察指标

(1)分析两种模式下两组患者临床各指标(心绞痛发生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至稳定用时、活动受限时间、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3];其中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angina questionnaire,SAQ)评价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从心绞痛发作情况、稳定状态、躯体活动程度等3方面进行,分值为0-100分,评分和症状改善程度成正比。

(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满意度问卷为科室自制,分值总分100分,评分≥90分则满足非常满意标准,70-90分区间为基本满意,≤70分则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2.0软件对此研究所有数据实施计算,其中计量资料用“t”值计算和检验,用平方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x2”检验,百分数(%)表示。两组患者所产生的全部数据资料以P<0.05(P值在0.05区间)表示统计学存在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分析两种模式下两组患者临床各指标情况

数据显示:较对照组来说,观察组心绞痛发生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至稳定用时、活动受限时间明显较对照组低,心绞痛症状改善评分显著较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各指标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各指标情况对比(±s)

时间 心绞痛发生次数(次)发作持续时间(min)发作至稳定用时(min)活动受限时间(min)心绞痛症状改善评分SAQ(分)时间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25) 2.12±0.56 93.26±11.12 89.56±6.56 75.23±5.12 50.32±1.12 70.12±5.14观察组(n=25) 1.11±0.11 85.23±5.23 70.12±5.45 55.23±10.12 50.00±1.36 85.66±6.55 t 8.8487 3.2672 11.3970 8.8172 0.9081 9.3322 P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数据显示:观察组(n=25):非常满意16(64.0)例,基本满意7(28.0)例,不满意2(8.0)例,护理总满意度92.0%。对照组(n=25):非常满意14(56.0)例,基本满意3(12.0)例,不满意7(32.0)例,护理总满意度68.0%,P<0.05,x2=4.5000。

3 讨 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现阶段临床新兴护理模式中较为典型的一种,具体是指临床路径小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从而制定的护理模式;较常规护理模式来说,该模式更具针对性和规范性。临床研究证实:在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并回归家庭。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我们发现该模式具有以下优势:其一,临床护理路径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并且将此作为护理措施实施的出发点;在实际护理中严格执行各项规范的护理流程,充分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其二,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专业知识技能更好提升;确保护理过程中各项措施有条不紊的开展,从而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并提升治愈率。其三,临床护理路径可在短时间内发现患者异常症状变化并给予对症处理措施,预防并减少医疗纠纷[4]。

此研究证实: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患者经护理后心绞痛发生次数仅为(1.11±0.11)次,且发作持续时间(85.23±5.23)min,明显较对照组(93.26±11.12)min短,而经护理后心绞痛症状改善评分高达(85.66±6.55)分;可见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其更好康复。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建议使用临床护理路径。

猜你喜欢
心绞痛发作冠心病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