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阅读能力培养初探

2020-06-27 14:15温陆琼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初中生农村

温陆琼

[摘   要]阅读是运用文字获取信息的过程,是阅读者与编者、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文章从转变观念、激发兴趣、指导方法三方面就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阐述。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阅读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3-0018-02

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近二十年,但走进农村初中的语文课堂,仍然能见到许多教师是“穿新鞋走老路”,特别是随堂听课时,笔者发现“满堂灌”的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一怕学生不懂,二怕学生不会,三怕教学计划完成不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反复探究、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课程标准提出的建议,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1.摆正“引导者”的位置

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独占讲台,滔滔不绝,忘记了自身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这样的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发展。教师要转变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他们得到充分健康的发展。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试着给阿长作传。教师提示学生从阿长的姓名、籍贯、外貌、生活习惯、最擅长的工作等方面入手,概括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通过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很快就捕捉到了文本的信息,总结出阿长是一个粗鲁、迷信、多事、善良、热情、淳朴的人。

2.转变备课的观念

教师备课不仅仅要备课标和教材,也要备学生。备学生就要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前置作业了解学生对本单元课文的了解情况,这样就能够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教案。如对于学生能弄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不讲,让学生自主学习即可;对于需要教师点拨的重难点,可以设置“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学生评价”环节让学生进行探讨;对于经过教师点拨学生还似懂非懂的教学难点则可以设计“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师生小结”环节,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笔者认为备课时要立足于学生实际,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选择,这样才能使设计出的教学方案对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二、营造阅读的氛围,激发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基础,兴趣是引领学生走进阅读大门的金钥匙。那么如何激发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并结合学校情况,想方设法给学生营造阅读的氛围。

1.推荐学生担任学校图书管理员

农村学校虽然没有现代化、高大上的图书馆,但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所能提供的书籍还是够分量的。为了让学生有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笔者推荐学生轮流担任学校图书管理员,在方便学生借阅书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笔者用最朴实的方法,向学生敞开了阅读的大门,将阅读的种子深深地植入学生的心间。

2.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7-9年级)提出的阅读要求为:“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基于这些要求,笔者动员学生利用积攒的零用钱和压岁钱,每月购买一本图书(购买图书时按班级制订的计划,避免学生购买一样的书籍),放到班级图书角,并向其他学生推荐自己购买的书籍。图书角由语文科代表负责管理,登记借阅情况。图书角的图书每学期更新两次,这样,一学期下来,每位学生都能阅读到很多新书,大大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量。

3.开展各类活动

笔者经常在班级中开展以下活动。

一是利用课前5分钟开展推荐阅读活动。在每节课前5分钟,让学生轮流到讲台前推荐自己近期读到的最好的文章,并说出推荐的理由。为确保推荐的学生和倾听的学生都有收获,待推荐的学生完成推荐后,笔者随机抽查其他学生倾听的情况,询问其听后有哪些收获。

二是开展书评写作活动。笔者会把学生写得好的文章挑选出来,在班上朗读或者张贴在宣传栏,还可以选择一些特别优秀的作品推荐到学校的校刊或者其他杂志报纸上发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

三是开展推荐阅读、经典诵读、演讲比赛等活动。每个月在语文课中抽一节课来开展推荐阅读或者经典诵读等活动。这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学生为了展示自己,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精心阅读,这就会使班级的阅读氛围渐浓。

三、指导阅读方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同一文本,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农村初中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为了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需要教师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概说—质疑—品读—拓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积累

“积累”一词在新课标中多次出现,可见积累的重要性。新课标对字词积累的要求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积累字词仍然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常让学生在首次阅读课文时“积累一组词”。如教学《社戏》时让学生积累一组能够用于描写童趣的词语并理解词义。教学《伟大的悲剧》时让学生积累一组能够用于描写环境的词语。笔者还让学生积累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以及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当然,学生还可以积累一些好句美段。

2.概說

“概说”就是简单概括的意思。笔者一般会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如在教学《社戏》时,笔者提示学生从标题入手,运用“题目扩充法”概说主要内容,还引导学生运用四字成语概说看社戏前后发生的事件。

3.质疑

新课标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常常让学生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各提出一个问题在小组中交流,之后让小组长汇总组员的问题,筛选出其中最值得探究的或者是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后让全班学生共同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如在学习《伟大的悲剧》时,一个小组提出:我们常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为什么茨威格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而给不是第一个到达南极的斯科特作传?这一小组的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们的认知已经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了深化。

4.品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要落实这一目标,在教学中就需要设计一个品读环节。品读也可以叫精读,即对文章中那些含义深刻、描写精彩、能突出中心思想的重点内容进行品味、推敲。教师要教会学生品读的方法。如在赏析文中的字词句段时,笔者常让学生运用“我最喜欢__________(字、词、句、段),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进行表达。品读的流程通常为“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价”。

5.拓展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教师每教完一篇课文,可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在充分开发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促进课内外教学的结合,使学生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只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肖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初中生农村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