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技巧微探

2020-06-27 14:12陶霞鹰
考试周刊 2020年41期
关键词:朗读训练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摘 要: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结构,核心素养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朗读训练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仍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很多语文要素通过朗读训练都能够得到实践落实,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发展不均衡,有些学生的朗读能力较弱,以至于给教学的落实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加强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说意义重大,也将作为本文探究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朗读训练

朗读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必要方法。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朗读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阅读水平的高低,阅读的“读”字意义也正体现在这里。通过朗读,学生可以理解课文,实践运用语言文字。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重视朗读训练,这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作为一线教师要善于不断从朗读教学中总结经验教训,让朗读教学的手段更加科学有效。

一、 朗读的意义

在朗读的过程中,小学生对于文章脉络的把握、作者情绪的流转、培养语文教学的思维有着重要意义。利用朗读,小学生可以进一步回顾以往所学的内容,把积累的知识进行再次的巩固,是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能力的提升。

二、 朗读训练的功能

(一)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由于受到身心发展阶段的局限性控制,普遍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面对较难理解的课文,由于生字生词和内容理解的限制,很容易产生抗拒心理,不能完全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甚至不能阅读完整篇课文。而朗读教学可以让学生逐渐养成抑扬顿挫、感情要高低起伏的朗读习惯,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

例如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教学中对于文章内容理解的落实,朗读就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无论是对于刚接触这类文本的三年级学生,还是有一点基础的高段学生,理解起来都并不简单。如果在教学中刻意地去讲那些注释、语法,大部分学生不仅不能理解课文内容,反而让他产生厌恶、抗拒情绪。但是通过有节奏的朗读,完全可以让学生喜欢上这种富有音韵的课文,并初步理解课文的只要内容。再通过多形式的文白对比读,不用多讲,学生已经完全能够较透彻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了。

(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际交往中的核心能力。想要与人进行高质量的沟通,就必须保证语言的用词准确、逻辑通畅。通过朗读训练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流畅说话的通时,也能够进一步积累语言素材,随着这种训练的逐步推进,小学生对母语的掌握也会更加扎实,对于以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也大有好处。

例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围绕“相处”主题编排了《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凤娃娃》4篇童话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分角色朗读,体验这些个性鲜明的童话角色,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人与人相处的语言方式,提升了语言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篇课文的安排都有其用意。学生能够绘声绘色地把文章朗读下来,可以在自己的声音中领会文章的意境,感受自然、人类社会的美好之处,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例如统编教材中有很多和月亮有关的课文,通过对这些不同文体课文的朗读,提升学生欣赏文字的意境美。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对月亮的一种独特的情感,深厚的情结。

三、 朗读训练的实施

(一)正确地进行朗读

朗读训练不是机械地完成语言输出的任务,正确地进行朗读是朗读训练有效开展的第一步。首先,教师自身的普通话一定要标准无误,这对于日常小学生通过教师的口头教学逐渐深化课文的朗读水平十分重要。尤其是针对中长篇课文,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好备课工作,自己要提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从而在课堂上更加行云流水地带动学生的朗读。

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以往学习的音标知识应用起来,尤其是对于容易混淆发音的声母韵母等,教师要带着学生多进行多音字辨析,把形近字也进行对比朗读学习,利用朗读训练再度巩固扎实,对于文章中的生字、多音字等要吐字清晰,准确地进行朗读。

例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日月潭》,字词教学是二年级的重点内容。二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自己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的能力,本课除了要求会认的15个生字、会写的9个生字及6个要求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还有大量的优美的词句。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完成认读,再通过同桌互相朗读检测、教师范读指正,而后利用开火车、指名、齐读等朗读形式,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强化学生对词语的认知。在朗读训练中,也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二)流利地进行朗读

朗读训练要获得真正的效果必须是要在流利朗读的状态下进行的。小学生朗读时,很容易出现卡顿、破句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二。首先,小学生在朗读时很容易把多音节的词拆分成一个字一个字的形式进行朗读,不能够良好地把握词语的联系。其次,小学生站起来朗读时,很容易紧张,担心自己读错字,断错句,甚至是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后推移进行朗读。教师面对这种现象,就要及时地指导学生,在学生阅读前,先给学生一小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视看,先用眼睛过一遍,对句子结构和词语之间的联系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和把控,再开始进行朗读,而不是像以往教学所犯的错误那样打开课本就开始朗读。随着学生这种“视看+朗读”过程的层层推进,小学生对于语汇之间的联系将会有更深入的认识,逐步提高朗读能力,越来越流利。

(三)有感情地進行朗读

在前两项朗读训练的步骤进行了有效的实施后,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阅读教学的核心目的是在于让学生学会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抓住文章最核心的思想意识。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词语的轻音重音、感情的跌宕起伏有更深入的体会,对于段落的结构和逻辑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从而实现对文章核心思想的有效把控。

例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这是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些日常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料,从而在朗读时更容易带入真实的情感。曾经在一堂公开课上目睹一老师在朗读示范时声泪俱下,“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的眼睛……”在场的学生也无不动容,这种深切的情感是可以传递到学生心中并且影响学生的。因此,教师要带动学生用感情去朗读,不仅可以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也更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中心。

(四)有层次地进行朗读

每位学生的朗读基础不同,所在的成长环境也有所差别,教师要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层次性训练。有些学生表达能力受到自身語言水平、内向性格等限制本就显得比其他学生稍弱,教师在训练时就应当由易到难,让学生先朗读简单的段落,多鼓励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训练是语言输出的过程,良好的输出是建立在大量的扎实的输入的基础上的。教师要把握朗读训练的整体性,在输入和输出的维度上都要对学生有所指导和督促。教师要引导学生打下良好的词汇语法基础,纠正学生日常写出来的错别字、错别音节和病句等,让学生先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在输出教学也就是朗读训练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从整体上先把握文章脉络,看清文章结构和字词句之间的关系,再进行有效的朗读输出。此外,教师借助朗读训练的契机,还可以训练学生默读的能力,让学生在任何场合下都能够把握住对文章的理解。

在新教材的背景下,朗读训练又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一线教师应当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是检验小学生语文整体学习水平的重要环节,而朗读教学也不应当仅仅停留在“读几遍即可,不深究不细察”的要求上了。朗读训练是一个整体的训练课题,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朗读训练实施的步骤和原则,让朗读训练真的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良好辅助,让学生的语言能力真的有所提升,真正站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这一远大立场上开展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王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6):150.

[2]卢秀珍.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J].学周刊,2013(11):40.

[3]崔兴伟.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72-73.

[4]窦素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7(8):180-181.

作者简介:

陶霞鹰,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玉山镇新城域小学。

猜你喜欢
朗读训练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加强朗读指导 提高语文能力
如何重视高中语文中的读与情感
让小学语文教学闪光点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