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虚拟现实对当代艺术的介入与创新

2020-06-27 14:15祝鑫垚
大观 2020年1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

祝鑫垚

摘 要: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数字化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从传统的架上绘画到线上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发展过程。艺术的媒介不再仅仅是一只画笔、一盒颜料那么简单,而是形成以科技为创作基础、艺术为核心的新媒体艺术。艺术和技术在我们的艺术空间和生活中所引发的剧变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我们所熟知的时代。VR虚拟现实技术是当代科技之一,在2014年3月,Facebook斥资近20亿美元收购Oculus,点燃了寰球对虚拟现实的激情,各类结合虚拟现实的艺术作品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VR技术正在颠覆着越来越多的行业以及艺术创造,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甚至是我们的世界。

关键词:VR虚拟现实;虚拟艺术;当代艺术

一、选题意义

虚拟和现实生存、虚拟和现实存在,这两种关系所产生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物质与精神所产生的关系。什么是虚拟现实?虚拟物体是真实存在的物体吗?虚拟生存能不能取代现实生存而存在呢?虚拟实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它可以代替虚拟工具,展开变革虚拟对象的活动,然后感知被变革虚拟的对象。虚拟实践和现实实践具备等效性。虚拟实践可以超越现实实践,超越现实实践对于时间、空间、条件的种种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实践的效率,降低实践的成本。

自从互联网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以后,原本在现实中进行的活动,纷纷向虚拟世界迁移,现在的社会脱离互联网络的虚拟世界,将会导致许多的行业瘫痪。互联网既联系着人类的生活,又被人类的生活所构建。由于社会发展,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人类不仅生存在现实世界中,同时又生存在另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中,这一虚拟世界必然会显现出各式各样的新图景。虚拟生存最终要落实在文明与文化上,期盼着人类最终由技术化生存走向艺术化生存。

虽然媒体艺术正在频繁地出现于许多展览和艺术节上,并且快速地向大众渗透,但是这也加速了关于它的理论争议。如今图像媒体发生如此快速的转变,我们也从未像现在这个时代一样,被展示在这么多各种类型的图像媒体空间中,更没有任何一种方式可以像今天这样,从本质上使得图像发生改变。

虚拟现实技术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全新的现象,它可以创造一个“活跃”的环境。处于这样的虚拟空间中,时间和空间好像可以任意修改。虚拟现实创造了一种高度的存在感和情感。在现实环境和活跃环境交互作用下,可以进一步强化人们对于虚拟现实的情感。

现在交互性和虚拟现实都引起了大众以及体验者,以及艺术作品和展览之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探索和分析技术在美学方面的可能性。虚拟现实的艺术作品的视觉表现潜能远远超越了纯粹艺术作品的模拟,从而虚拟现实艺术作品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表达中的强劲力量。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一)虚拟现实在当代艺术中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同理,面对科技的崛起,纵观VR虚拟现实与艺术作品的结合之路,虚拟现实亦是一把双刃剑。

所谓机遇,在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创新性。以数字技术为特点的VR艺术在视觉形式和作品观念等方面,对于艺术史而言具有一种创造性的重构。这种重构的特点在于,它一方面蕴含了传统视觉媒介的基因,另一方面包含了新的视觉媒介的物化以及新旧交替的视觉媒介的特点,跨界而多元。对于计算机艺术、虚拟现实等21世纪降生的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技术所引发的社会、文化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现实和虚拟世界、人类和机器以及生命自身的思索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中的重要研讨对象。艺术家不仅仅是单纯做艺术的艺术家,而是慢慢开始涉及科技学家、人类学家等等一系列的领域。在当代的艺术市场,艺术家是多种角色的切换。这对于艺术家来说,是对自身的突破,是更好地诠释艺术家这三个字的机遇。

而所谓挑战,则是VR虚拟现实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已经远远超越了作为使用工具的范畴,正在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发出挑战。在国外,VR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已经蓬勃发展,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艺术方式。而在当今的中国,中国的媒体文化以及中国的当代艺术大多数还局限于国油版雕等艺术形式上。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相关科技文化领域正在起步阶段,对于VR的运用也大多注重于游戏的开发和宣传。对于中国的艺术家而言,如何将VR这个新兴的科学技术和中国的艺术本身相结合,是摆在中国当代艺术家面前的巨大挑战,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值得欣慰的是,中国的艺术家正在努力思考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并予以大力的支持。例如田晓磊在自身作品的基础上,尝试进行VR的创作,也受到众多的好评。

(二)虚拟现实技术与当代艺术创作结合实例

在2018年中国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中国策展人初次引进了VR技术,选择与HTC VIVE 合作,为展览提供VR体验支持。在巴塞尔艺术展会展中心三楼展厅,观众可以欣赏到“行为艺术之母”的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最新的虚拟现实作品Rising。作品中,玻璃水池中阿布拉莫维奇的虚拟化身,以自己逐渐被淹没的方式呼吁人们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作为一位行为艺术家,阿布拉莫維奇自己的身体就是她创造艺术的根本。她的探索是:如果生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那么艺术作品将如何传递下去?这也是她将眼光放在VR技术的原因,她希望最大程度地保证作品的还原性,并且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而回望2016年,中国艺术的发展用“激荡”来形容最为恰当。2016年,雅昌艺术推出“VR看展”,利用最前沿的VR技术对展览进行采集,全力打造出雅昌全景展览。利用手机等,观者不仅可以清晰观看每一件作品,还可以非常直观地将展馆整体空间尽收眼底,整个展馆呈现出360°无视觉死角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观者不用奔波,就能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从名家个展到艺术家群展,从上海到北京,从武汉到深圳……不论何时何地,都能给民众与艺术对话的超真实的视觉艺术体验。

这是中国的艺术界对于VR虚拟现实与艺术结合的勇敢尝试,是中国正以积极的姿态接受来自科技进步对于艺术发展的挑战。

(三)创作方式的创新与艺术家的思考

关于科学和艺术的关系,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可以用公式去表达,还有一部分是不能用公式表达的。能够用公式去表达、去描述的我们称之为科学,不能用公式去描述的则可以称之为艺术。艺术有法,但无定法。现在我们尝试用工科的方法,用公式去表达那些以前不能用公式表达的美好,这被人们赋予了一个新的名词“跨界”,虚拟现实就是这样一种跨界的“技艺之术”。

比较传统意义上的将艺术的重心放在其外在所代表的内涵,今天艺术更加关心的是互动性、转换性和作品创作的过程。当代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互动性,观众通过参与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感受艺术家的思想和创意。在连接、融入、互动、转化、呈现的过程中,公众的参与使人们对艺术作品更加理解和亲近,形成某种直接介入和对话,并最终完成艺术作品。

科技的兴起使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绘画,将当代艺术作品中融入VR虚拟现实技术,这是一个新兴的领域,虽然目前属于开创性的阶段,但是近年来也愈加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实践。但是在面对新兴技术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艺术性创作,不能让作品只是单纯拥有酷炫的技术而毫无内涵。怎样更好地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呈现出作品最好的状态?这类体验式的表现方式,应该以怎样的逻辑方式呈现呢?这些都是值得艺术家深刻思考的问题。

三、结语

在本课题中,虚拟现实技术与当代艺术的发展越来越紧密,相辅相成,当代艺术中科技的成分越来越重,使得当代艺术迸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正如迈伦·克鲁格所表述的那样:“如果虚拟现实仅是一门技术,你就不会听到那么多有关他的事情了。”虚拟现实作为一门火热的技术,VR技术的出现发展让艺术家们的对自身作品创作有了新的呈现方式和理解。尽管艺术家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有诸多不同,但无论是对以往作品的再次呈现,还是对针对VR体验所创作的一系列新作品,VR技术都改变了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和展示作品的方式,同时也丰富了观众参加艺术的感官体验。经过VR展现的创新艺术作品,不单呈现了艺术家的全新面貌,更带领全球大众走入这些深刻的体验之中。

参考文献:

[1]宋剛.当代艺术的新形态:试论VR、AR、MR艺术的社会学基础[J].美术研究,2018(1):69-72.

[2]格劳.虚拟艺术[M].陈玲,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2-54.

[3]帅立国.虚拟现实的内涵及触觉演绎技法[J].当代美术家,2018(1):18-21.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赵强
赵强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开幕
西安美术馆中心成立 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
《当代艺术》封面艺术家新年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