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五年制艺术专业诊改工作对策探析

2020-06-27 14:15许辰铭韩萍杨澍曹琳
大观 2020年1期
关键词:艺术专业五年制高职院校

许辰铭 韩萍 杨澍 曹琳

摘 要:目前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状态评估之外另一有效评价和推进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手段,文章从“五纵五横”基本框架和“质量提升螺旋”两大指导性方法出发,结合其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的具体应用,聚焦五年制艺术专业的特殊性,浅析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五纵五横”;“质量提升螺旋”;艺术专业;五年制

自2015年起,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逐步在全国推开,经过4年的完善,目前已经成为全国高等职业学校评价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并且与人才培养状态评估、专业评估形成了点、线、面的立体评价体系。但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的设计目的相比,在具体实施和工作开展的细节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在一些专业性强,学制特殊的专业中。本文主要以五年制艺术专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建设和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中一些是在各专业、学制中都存在的共性问题,有些则是特性问题。

一、专业和学制特殊性分析

五年制和艺术类在所有高职院校开办的学制和专业类别上占比较小,而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整体上更多是面对占比较大的三年制和常规规模化专业。但对于学校层面而言,体育类、医学类、艺术类院校这些非常规学制和专业在学校所有学制和专业中占有不小比例。这种学制和专业的特殊性就使得这些特殊院校不可能照搬一般经验,而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诊改工作本身进行诊改,谋求一条符合实际情况的诊改之路。

二、对“五纵五横”基本框架的探索

“五纵五横”基本框架指的是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纵向五系统加上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横向五层面形成的一个网格型框架体系,意在指出診改工作的关键节点。

第一个共性问题是对这一框架的理解问题,主要有两个误区:一是用教育教学运行和学校管理工作的流程来硬套“五纵五横”基本框架,二是以部门职能和机构设置来硬套“五纵五横”基本框架。这两者表面上看是行得通的,但实际运作过程中就会发现,两者或多或少不能契合。实际上,“五纵五横”基本框架指出的是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的,在诊断与改进过程的关键节点,它涉及全员、全过程、全方面,并不是对流程操作和机构设置的生搬硬套。

第二个共性问题是负责诊改工作的机构设置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组织机构关系,二是职能职权。是否应该单设诊改工作机构,机构隶属关系如何,机构职权有哪些,这些都是在诊改工作开展初期会面对的问题。根据诊改工作的目标和性质,可以明确:在有单设质量控制机构的院校可以和这些机构合并,但应该由学校直管,不可在二级机构内设;诊改工作机构应为长期机构,前期主要是建立诊改机制,后期主要是对诊改机制本身进行诊改;机构的职能中联系沟通占主要部分,处于“职高权低”的状态。

第一个特性问题与学制相关,对于五年制专业来说,长学制必然存在学制过渡问题,这就使得基本框架的实现出现两种情况:其一,专门建立一套针对五年制的基本框架;其二,将五年制分为两个阶段,看作是三年制的向下延伸。我们更倾向于后者,原因是开办五年制专业的学院很大比例上也开办了相同三年制专业。

第二个特性问题与专业相关,艺术专业的生源具有明显特征,学生感性认识远强于理性认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与常规专业相比有很大不同。最直接的问题就反映在课程、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的五个纵向系统中,培养目标、课程配比、教学方法、教学场地、评价体系等一列的交叉点都必须考虑到艺术专业学生特点。

三、对“一平台”的探索

“一平台”指的是数据平台,是实现诊改工作目标的重要支撑工具,只有在实时、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撑下,诊改工作才有立足点。这一平台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把阶段性采集转变为过程性采集。但在五年制艺术专业中建设这样一个数据平台有一定难度。因为高效的数据平台对数据细分程度、规范性和数据关系要求都十分严格。这对于相对固化的一般三年制专业可以实现,但对于五年制艺术专业,这种严谨的数据结构不易实现。

例如,五年制艺术专业“以赛代教”“以演代教”的情况十分频繁,但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相对来说比较随机,在长学制之下,这种随机性所导致的数据混乱发生频次更高。这就使得在数据平台中很难形成一个固定的教学计划,这种随机性对数据平台来说是个灾难。再比如,对于长学制专业来说,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考核评价侧重点会发生明显的转变,那么对应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表现都应随之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数据平台能够具备较为自由的评定方式和组合,但这对平台数据的统一性和数据转换能力是一个考验。

由此可见,要适应这些学制和专业的特殊性,数据平台应该以校本开发为主,由系统开发公司提供技术,由校方提供需求,并尽可能对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基本状态数据报表和相关评估需要的数据接口,在保证能够满足学校特殊需要的前提下,兼容常规报送数据的格式,尽可能消除使用障碍和“信息孤岛”。

四、对“质量提升螺旋”的探索

“质量提升螺旋”是将戴明环(PDCA循环)与中国教育教学规律相结合之后得到的产物,用于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目前,“质量提升螺旋”的实现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各校都在诊改的探索中结合学校自身特色提出了一些“质量提升螺旋”的具体实现步骤。在实践和具体探索中我们得到几点感悟:

其一,回归“质量提升螺旋”的本质,以戴明环的四个步骤——计划、执行、检查、处理作为质量提升流程,不必“化简为繁”。越具体越繁琐的步骤,其针对性就越强,运用面就越窄。在将“质量提升螺旋”原有的“常规大循环+应急小循环”基本模式结合到五年制艺术专业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时,我们发现这一实现既有缺失,又有多余。而当我们在不断尝试中建立起符合五年制艺术专业的“质量提升螺旋”后,我们又发现这一螺旋仅仅只能针对这一学制和这一专业,完全无法平移和套用。

其二,在简化“质量提升螺旋”步骤环节的同时,将螺旋的应用对象进行细分,把螺旋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动作上去,也就是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延伸到无限细节上,无论宏观“大动作”还是客观“小动作”,只要有动作都必须经过PDCA步骤不断提升质量。这是“三全”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

其三,PDCA四个步骤最为关键的“C”,也就是检查。诊改工作的逻辑起点一定是问题,当然对于这一问题本身的争论并没有意义,这里提出来只是想要说明这样一个事实,质量的提升出现在最后环节——处理后。要进行处理环节,需要的前提仅仅是检查出现的问题,而以目前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状态而言,最不缺乏的就是问题,于是在进行“质量提升螺旋”的实践时完全有条件直接从现有问题出发进行运用。

其四,“参照系”的建立在循环中至关重要。什么是问题?质量的提升体现在哪?我们的方法是建立目标链和标准链系统,主要有两方面特点:一是目标和标准的对应关系,有一目标必有一标准;二是目标和标准的链式结构,一个目标总由若干个子目标支撑,同样一个标准总由若干个子标准支撑。标准由目标而生,又反作用于判定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对标准的参照,查找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处理,形成新的目标,以新目标为基础修订标准,以此循环。

五、结语

艺术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事业中最为重要的事业之一,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要需求,艺术类专业院校是为艺术事业输送人力资源的主要阵地之一。在艺术类专业中,长学制相比短学制更能够产出高质量人才。这就是研究针对五年制艺术专业诊改工作的现实意义。目前这一主题还有很多待解问题,例如诊改中考虑以找隐患代替找问题是否可行,“五纵五横”框架体系、“质量提升螺旋”和诊改复核参考指标的深入关系,等等。这些主题都可以成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研究的对象。期待这一优质的工作方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展现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马妍,汤佳妮.质量保障与评估: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院校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5):30-35.

猜你喜欢
艺术专业五年制高职院校
浅谈五年制教育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高职艺术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以就业为导向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构探析
五年制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索
五年制高职 人才培养方案的标准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