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深扎根 家国情怀赤子心

2020-06-27 14:14李灵燕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家国立德情怀

李灵燕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一体化德育课程体系,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开发了系列德育课程。其中,家国情怀课程以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为突破口,以“艺术+国防教育”为形式,最终实现厚植家国情怀的育人目标。该课程包括“我要当英雄——配音表演”“我爱解放军——军营考察”“铁血中国娃——少年战鼓操”等10门,力求为每一个学生涵养一颗中国心,让每一个中国人更爱中国。

与学校文化“无缝对接”

这是一门“量身定制”的课程。“艺术+国防教育”的形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学生们在课程的引领下,用画笔描绘迷彩中的国防常识、用深情演绎经典中的英雄事迹、用镜头寻找军旅中的动人故事、在辩论中体悟现代军事的发展趋势。军体操、强筋骨,涵养铮铮铁骨、坚毅阳刚的民族精神;吟经典、诵诗词,体悟大漠黄沙、金戈铁马的华夏气节,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爱国情怀激荡力量。

这是一门“意义深远”的课程。学校秉承“办有民族根基的教育,培育面向世界的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明确了“培育具有民族底蕴,国际视野的芙蓉学子”的育人目标,始终坚持立德树人,高度重视在师生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努力在学生心中根植下“少年志、家国情、复兴梦”。

这是一门与学校文化“无缝对接”的课程,同时也是对学校课程的有益补充。“强国终看少年,育人贵在立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全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该课程以创新的德育形式、独特的国防教育资源、清晰的家国情怀志向、独具魅力的师资团队,让每一节课都充满活力,同时也把“家国情怀”的种子深深地植根于学生们的心中。

在课程实施的基础上,2019年9月21日,学校成功组织了“少年志 家国情 复兴梦——全民国防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此项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师生的改变悄悄发生

一棵樹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课程带来的改变就这样悄悄发生。

伴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们发现,学生们不仅被课程内容所吸引,还对课程执教者——“帅帅教官”着迷,这支特殊的“教师团队”也成为学生们心中的榜样。一位平时文弱胆怯的二年级男生,突然有一天对妈妈讲:“妈妈,我长大要像帅帅教官那样去当兵,到时候我可能会离您很远,不能天天陪在您身边,但是您别伤心,要是想我了,您就想,我在很远的地方保护着您呢!”孩子的妈妈是含着眼泪讲述这些话的,她说:“是课程给孩子树立了榜样,让孩子有了理想的方向。”

课程的深入磨练了学生的意志,也坚韧了学生的性格。短短一个多月,战鼓操的学生们打坏了几副鼓槌,稚嫩的小手磨起了水泡,可是没有一个叫苦叫累、无故退缩的,家长们都纷纷反映,从没有一件事让孩子如此着迷。

对课程着迷的不仅仅是学生、家长,还有学校的干部、教师。课程的推进也如一股清流,它的注入使得学校原本“清新雅正”的教师文化更加风清气正。特别是年轻教师自发地走进“家国情怀”课堂听课,尝试“艺术+国防教育”中新颖的授课形式、亲切的课堂氛围带进自己的课堂,军人严明的组织纪律、崇高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更是感染、影响着学校的干部和教师。

打开课程建设的思路

以“艺术+国防教育”为形式的家国情怀课程的顺利推进,也让学校打开了课程建设的思路。仅仅一个学期,就先后开发了“快乐维尼(为你)”劳动教育系列课程、“融创空间”系列科技课程、以“模拟政协”为代表的系列政治素养课程、以“荣耀小记者”为代表的少年文学院课程等。同时,学校还开设了“道德银行,美德超市”,创新德育评价形式,提升并完善艺术类课程,形成了“五育并举”的课程文化体系,并且打造了“五育并举”育人基地。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做教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学校师生将继续携手并进,扎扎实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家国立德情怀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略谈“家国情怀”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