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词教学与“美”同行

2020-06-27 14:14朱卫华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渔歌子渔父诗句

朱卫华

古诗词字字珠玑,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彰显着语言之美。那么,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走到文字背后,感悟诗词的深度,体悟诗词之美?以《渔歌子》为例,简要阐述我的探索。

1.开展多形式诵读,体会音韵美

诵读可以让学生不断感受语言文字的音韵美,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尝试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引领学生读通、读顺,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初读,读得字正腔圆。学生初读时,要求学生做到字正腔圆,如朱熹先生所言:“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

再读,读出节奏韵律。为了让学生体会这首词的节奏韵律,教师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以“/”划分节奏,再试着读一读。并在此基础上,提示学生注意“声断气连”,读出韵律之美。

三读,读出诗词情味。情是古诗词的魂,渗透在字里行间,与事、景交融。教师以行书、隶书的书法作品再次展示《渔歌子》诗句,营造传统文化氤氲的情境,也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再配以古筝音乐相和,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会自然地放缓速度,读出意蕴无穷的情味。

2.借助想象,由“话”向“画”转换,感受文字美

叶圣陶先生曾说,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是陶冶性情和培养想象力。实践也表明,具有形象多解性、情感含蓄性、语言跳跃性以及时空的久远等特点的古典诗歌,是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最佳资源。

《渔歌子》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诗句,想象画面,把静止的文字转化为鲜活的图景,既唤醒了学生思维的源泉,又在其头脑中贮存了丰富的事物表象,激活了学生的悟性和灵性。

古诗的意境是主观与客观、情与景的高度统一,它需要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教师没有安排解释诗句意思的环节,唯恐将诗词意境之美淹没在味同嚼蜡的逐字逐句分析注解的碎片化教学中,而是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想一想这首词中的景物分别构成几幅怎样的画面,同桌合作给每幅图起个名字,完成气泡图。考虑到学生对诗句的意趣感悟各有不同,教师提出“你可以用足这四个气泡,也可以将多余的气泡空着”的要求。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只关注某一个词语呈现的画面,而不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如何为学生搭建适合的支架呢?我认为可以借助想象,实现“话”与“画”之间的转换。一是强化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将语言的“话”通过想象再造成头脑中的“画”,通过让学生连贯地叙述变化过程使画面动起来;二是教师尝试以给画面起名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由“画”再次转化为贴切的“图画名称”,即“话”。此举是为启发学生就诗句中关键字词或优美画面进行再造想象,使无声的铅字变成激情的语言,使无形的画面变为栩栩如生的具体形象,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而形象思维的核心是想象。

3.用足文本还原诗词意境,体会诗人情感美

无限制地盲目拓展教学资源,是目前诗歌教学的一个通病。其实,诗歌是自足的文本,诗歌的文体是可以利用的最好的资源。

而我之前的《渔歌子》课例实践中,也曾借助大量拓展同类诗句,引入诗人生平资料引导学生理解“不须归”而自得。其实,静心沉思,这阙《渔歌子》流传千古,成为经典,难道是有赖于诸多诗外资料、作者生平吗?当然不是!一定还是得益于诗句本身。

因此,在本次执教过程中,我删除了很多关于“桃花”的拓展诗句,也没有再让学生下功夫搜集张志和的生平材料,而是悉心引导学生运用“涵咏”等无声读解方法,还原场景,不断造境,拉近词人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展现词人当时的生活场景,体会词人当时的独特思想与情意,实现语境的还原。学生在之前想象画面、描绘美景、感知意象、给画面起名字等多种学习活动中逐渐明晰:诗人张志和之所以在斜风细雨中不须归的原因有二,一是被美景所吸引,二是因为享受这悠然自得的心境不愿归去。这样的还原使学生与词人之间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对话,寻常的字词瞬间有了无限的魅力。

4.适度解读,渗透意象,感知意境美

古诗词表情达意的方式有其独特性,用语言塑造意象,再借助意象传达诗情。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物象。《渔歌子》中的“白鹭”一直以悠闲姿态,让人想到自由;“桃花流水”被历代文人作为隐逸超脱的象征;“斜风细雨”这一意象把静默的青山、白鹭的闲适、鳜鱼的自由、桃花的飘逸,统整于画面中,为诗词增添了一份清濛淡远的意味,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文学意象虽美,但讲给九岁、十歲左右的学生听,却有难度。几番取舍后,我采用恰当引用诗句,播放视频、图片的方式,渗透诗中意象。第一,当学生提及“西塞山前白鹭飞”的美景时,教师适时出示白鹭静立水中的图片,配以唐代刘羽的诗句——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出示图片并辅以诗文,让学生感受高贵意象。第二,图片感知后,教师又播放一段视频,内容是一只洁白的白鹭在青山绿水间自由翱翔,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感知闲适的意象。第三,对比诵读《江雪》,感知淡然、坦然、悠然的“渔父”意象。

现行的各版本教材收录了不少以“渔父”为主题的诗歌,如张志和的《渔歌子》、柳宗元的《江雪》等,教材的编写者之所以选编这些以塑造“渔父”形象为主题的诗歌,与其丰富内涵是分不开的。在课的结尾,教师立足教材,结合学情,设计了如下环节:出示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对比《渔歌子》的渔父张志和,感受柳宗元笔下主人公是什么样的渔父。学生诵读吟咏之后,在比较中感受到的柳宗元笔下的那个孤寂的、寂寞的、清高的渔父,和张志和笔下的渔父形象截然不同。

系统的设计,使得学生浸润于唯美的文字,氤氲于诗人笔下的意象文学,体悟中华优秀文化之美,懂得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淳朴生活的意义。

编辑 _ 李刚刚

猜你喜欢
渔歌子渔父诗句
六一来了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渔歌子
——宋朝的乡村闲谈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巧用诗句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