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声”有“味”的语文课

2020-06-27 14:14徐筠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角度文本

徐筠

为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编排了提问策略单元。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当围绕单元目标把关注点聚焦在提问策略上时,课堂很容易就沦为干巴巴的说教,缺少语文味。那么,如何让语文课有“声”(提问声)有“味”(语文味)呢?我在《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1.借助问题清单,让学生学习提问的角度

课上,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并结合课后的“小组问题清单模式”,以小组为单位,分类梳理归纳本组的问题清单。在梳理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提问的策略,如有的从题目提出问题,有的从全文内容提出,有的则针对课文的某一部分提出,也有的从写法的角度提出等。这样,学生就对提問的角度和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

2.关联文本内容,让学生进行深入阅读

班级问题清单整理出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关联文本,在阅读中寻找答案。例如,针对学生提出的“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的问题,我通过一步步追问,让学生将关注点落在文章的第13-21自然段,并通过默读、朗读、体会读等方式,感受一株豌豆苗给穷苦的母女带来的希望,通过品读“兴奋、快乐、吻”等词语,感受一粒豌豆的生长带给女孩的影响。在问题解决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样,教师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关联文本内容,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进行深入阅读,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和表达的情感。

3.创设提问空间,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

“阅读策略教学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实践,要多创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提问策略的机会,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该项策略”。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让学生运用提问策略的机会。例如,在探讨学生提出的“为什么豌豆会觉得外面似乎要发生一些事”这一个问题时,学生会聚焦于文本的第三、四自然段,教师可提问:针对这两段内容你们是否有新的问题?学生在阅读后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豆荚被摘下后,为什么没有用“装”而用“溜”呢?教师引领学生把目光聚焦在品读“溜”字的妙用上,自然而然就开始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揣摩和分析。

这篇文章虽然是提问策略单元的教学,但不能仅局限于“提问策略”这一个落脚点上,教师要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注重语言文字的赏析品读,让语文课堂“声”有“味”。

编辑 _ 汪倩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角度文本
神奇的角度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语言文字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