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

2020-06-27 14:01谢凤莲
大经贸 2020年4期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治理

谢凤莲

【摘 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它把建设生态文明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整地统一起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论述的思想内涵,弘扬了中华文明生态智慧的时代价值,拓展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与保护关系的实践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境界。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態智慧 生态治理   理论贡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它把建设生态文明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整地统一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境界。

一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论述的思想内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马克思还说,“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由此可见,不是自然界依赖人,而是人依赖自然界。对此,恩格斯也曾向人类发出过警告,他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在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一对关系的基础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特征,确立了环境在生产力构成中的基础地位,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破了关于自然资源地传统认识,阐明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内核实质,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内涵和范围。

二是弘扬了中华文明生态智慧的时代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源远流长,在农耕文明时期,我们就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特别是儒家、道家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智慧,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都具有尊重爱护万物的生态伦理观;都具有主张顺应时令、和谐共荣的生态实践观。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存在和运行的根本,是天地万物的衍生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孟子曾经教导我们要“不违农时”,这样才可以“谷不可胜食也”。《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强调的是人类对大自然不能只讲利用不谈回报,要尊重自然,珍爱万物。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写道,“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把天和人合二为一,让万物都处在一种和谐的相处状态,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由此可见,历代先贤的哲学思想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奠定了客观的历史文化基础。融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等重要论述,是对中华文化中朴素生态智慧的深刻理解和弘扬。

三是拓展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理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多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进入了很多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中。在全球范围内,从《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增长的极限》到《21世纪议程》,再到2015年确定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人类对于自身与自然关系、发展与保护关系的反思不断深入,在徘徊探索中逐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作为负责人的发展中大国,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国际合作,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推动《巴黎协定》签署生效。在2016年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门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2017年,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机构共同发起,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开展面向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和发展援助,构建南南环境合作网络。生态文明作为可持续发展中国方案和理念,正逐渐“走出去”,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四是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与保护关系的实践认识。20世纪70年代,我国把污染问题作为技术问题,重点围绕工业“三废”,大力开展点源治理。从“六五”时期开始,国家将环境保护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增加,我国制定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第一次明确提出转变传统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入21世纪,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可以说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一部处理发展与保护关系的探索史。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吸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关于如何处理发展与保护之间关系的宝贵经验,结合个人地方工作经验的认识与思考,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将党和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提升到了崭新高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进行战略谋划,强调高质量发展,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深化了发展与保护关系的实践认识。

【参考文献】

[1] 郝春江,刘林贵,托亚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实现可持续发展 [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J];中国农资;2018年22期

[3] 董峻,高敬,王立彬,侯雪静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释放四大新信号 [A];对接京津——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论文集[C];2018年

猜你喜欢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治理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层路径探讨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江西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析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生态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