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对汉文化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2020-06-27 14:14郭鑫弓倩倩
科技资讯 2020年14期
关键词:传承大学生

郭鑫 弓倩倩

摘  要:汉文化是由中国古代历代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形成的,在我国有着渊远流长的历史。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汉文化备受冲击,逐渐被大学生所遗忘。为此,此次调查采用网上调查问卷的形式,以大一到大四学生为调研对象,得出了大学生对汉文化只是浅层次的认识,而不知其深层含义的现状。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问题和西方文化对汉文化的冲击,最后提出国家应该重视学生的汉文化教育,从小培养学生对汉文化的兴趣,利用先进的科技使汉文化更好地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的建议,让汉文化更好地得以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大学生  汉文化  传承  发扬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作为汉族人民,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不管是从儒家和道家的哲学理论、诗词歌赋、语言文字、大汉历法、传统节日、四大发明,还是服饰文化都彰显出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而这种特色鲜明的文化底蕴都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也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现如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更替眼花缭乱,外来文化强势猛攻。在这样一种情势下,对于汉文化的发展脚步自然而然变得缓慢,如何让汉文化更好地得以传承是一件引人深思的问题。

在2019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主席在北大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足以证明青年对这个时代起着导向作用。因此,青年对文化的缺失就是整个社会对文化的缺失。我们能发现现在的高等教育根本不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基只有抓住高等教育,才能更好地重拾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1  研究设计

此次调查是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西安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研,时长历经一个月,共发放400份问卷,有效回收359份,有效回收率达90%。主要考察了大学生对汉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汉文化的态度,最后对数据进行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对汉文化内涵上的认知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首先就汉文化的定义向同学们展开调查,绝大多数人认为汉文化即我们汉民族的文化,看来大家对这方面的认知还是比较清晰的。接下来向同学们提出了汉文化的表现形式,统计结果相对比较乐观,这可能跟大家身处西安这个文化古城脱不了干系。在我们列出的一系列能代表汉文化的事物中服饰、礼仪、诗词、节日占据前排(见图1),而哲学理论和戏曲排在最后,真的令人惋惜。前者都是我们经常接触的,而后者往往会被我们所遗忘。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哲学理论冗长烦琐,戏曲枯燥无味,因此,我们总是不愿意去面对它们。这就可以折射出我们对这方面内容的欠缺和认识不足。但是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总是排斥它们,那么这些文化瑰宝岂不是会失传。

(1)关于服饰方面的认知。

此次调查中,当被问到所能代表汉文化的事物中“服饰”排在了首位,而当被问到哪一个是汉族的民族服饰时有74.6%的大学生(见图2)认为汉服能代表汉民族服饰,这可能跟最近几年“汉服热”的盛行脱不了关系,说明大部分人对汉服是有兴趣的。通过接下来一系列内容的了解能明显感觉到大学生对服饰方面只是浅层次的认识,往深了就不知所措了。

在被问到走在大街上是否能辨认出汉服时,女生比男生的情况好(见图3),女生更加能接受穿汉服,男生可能碍于面子,很少去接触它。再加上正版的汉服也不便宜,男生可能更愿意把钱花在穿名牌上。

汉服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了阶级之分,只有具体功能之别,问到汉服的分类时,大多数人都能辨别出汉服分为常服和礼服,所占人数分别为91.8%和86.9%。但是问到汉服的形制时(见图4),明显能感觉到大家对这方面知识的不足,其中“襦裙”比例最高76.2%,“玄端”和“褙子”比例最低都为38.6%,曲裾、直裾、圆领袍、袄裙均在50%上下,但其实这些都是汉服的形制,说明大家对汉服文化没有深入地了解。

(2)关于礼仪方面的认知。

在代表汉文化的事物中服饰占据首位,紧接着就是礼仪,有91%的同学认为礼仪也是汉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礼仪方面我们主要调查了同学们基本的礼仪知识、礼仪的实践情况和对待礼仪的态度,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出来的是对礼仪文化的陌生。对于礼仪知识也是仅限于常规的礼节,系统的学习相当缺乏。而且有的同学是知礼而不用礼,可能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家庭不注意对孩子礼仪的培养或者父母本身就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也就不会要求孩子去做什么。尽管同学们对礼仪掌握得不够好,但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多学习一些礼仪知识,有89.3%的学生(见图5)认为非常有必要继承我们的传统礼仪。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更是充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对父母的孝敬、对长辈和老师的尊敬,还是餐桌礼仪、职场礼仪、社交礼仪都是我们应该学习与发扬的。

(3)关于节日方面的认知。

此次调查中,大学生知道能代表汉文化的事物中,除了前面所说的服饰和礼仪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事物——节日。节日在此次调查中所占比例为72.95%,由此可见节日在汉文化中的重要性。但是,问到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问题时,有些同学对我们的传统节日有所误解,例如:传统的七夕节。有54.1%的同学(见图6)认为“七夕节”就是“情人节”,一个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另一个是西方的节日,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完全不同,可是当代部分大学生却将两者混為一谈。在我们的简答题中向同学们提问的你知道几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时,大部分人都在2~3个,极少人能达到5个以上。在学生对本土汉文化逐渐淡忘的同时,西方的文化冲击着他们的思想,致使部分学生不再深究我国传统节日的内涵,而去追求他们所认为的正确的过法,这是一种极其可怕的现象。

2.2 接受汉文化的渠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汉文化在学生中的传播途径也随之改变。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汉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电视和网络。从电视网络中了解汉文化的比例高达80%左右,而选择从课堂、报纸等书籍之类的传统传播途径了解的仅仅只占30%左右。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生们对汉文化了解的途径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在中国古代,人们想知道一些事物或者知识时,只能查阅古籍或资料,翻看别人留下的东西,由于科技不发达,没有网络这种迅速的方式,费时费力费财。而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从网络上找到我们所需的一切资源,为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们从网络上了解到汉文化的途径更加方便快捷。但在大数据的信息时代,网上信息纷繁复杂,同学们在方便的同时却不能更加专注地了解文化的精髓,碎片化学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真正做到对文化的传承,还得有系统的宣传、高质量的内容。

综上所述,在对大学生进行汉文化的宣传时,可以尽量多使用网络这一类的传播途径,不仅效率高、速度快,而且大学生容易接受,进而能够积极地去传承和发扬汉文化。

2.3 对汉文化继承与传播的态度

通过此次调查,虽然有部分同学对汉文化了解不深,但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汉文化应该被继承与发扬。他们认为,自己本身就是汉民族的子孙,自然要继承和发扬祖先们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像服饰、礼仪、节日等都是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载体,我们要拿我们最自信的东西去和别的国家竞争。在我们汉民族的诸多文化中,难免有一些糟粕的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  大学生对汉文化认知不足的原因

(1)学校不重视学生们的传统汉文化教育。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在思想塑造最好的年纪里,中国教育里却要求学生每天必须穿着校服来学校,身穿汉服则被视为奇装异服,严令禁止,再加上一套真的汉服价格昂贵,一般家庭的学生根本消费不起。并且开设和传统汉文化有关的课程是少之又少,像孔孟之道等哲学理论,还在语文课本里出现一部分,而像戏曲、服饰、礼仪、节日这些文化根本没有渠道去学习。因此,学生的思想观念里对汉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没有一套系统的学习,文化涵养储备不足,缺少学习的兴趣,便不能更好地继承与发扬。

(2)中国式父母的教育问题。学生以学习为天,这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父母思想里固有的认识。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父母一门心思抓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忽视了对孩子精神文化层次和言行举止的培养,在这个信息更替如此迅速的时代里,有的父母会觉得传统汉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没有必要去学习,而且有的父母想着学校能教给孩子一切,却不知自己才是孩子最初的启蒙老师,父母的思想很大程度上能决定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就这样错过了最佳教育时期;再加上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大多都没有接受过文化层次上的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问题,仪容举止便不会有过高的要求;不仅如此,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过于宠爱,不舍得让孩子学这些受累,以至于造成了现在的学生骄横的性格。外在礼仪不重视,更无法谈及对文化的尊重。

(3)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汉文化的冲击。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了更方便的工具去了解世界。由于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他们自己的世界观还不是特别成熟,因此,对世界的了解也缺乏客观性。在面对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传过来的文化时,认为这些文化就是优秀的、时尚的、正确的文化,而我们传统的汉文化就是糟粕的、过时的、错误的文化。年轻一代可能更加偏向于新潮的娱乐方式和节日,大家更喜欢去听嘻哈风、欧美风、日韩风的流行歌曲,又有多少人愿意听戏曲呢,他们更愿意去过洋节,而忽视了我们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因此,他们盲目地追求他们认为的时尚文化,追求外来文化,反对甚至贬低传统汉文化。

4  对汉文化继承与发扬的建议

首先,改善国家教育内容,发展文化教育。俗话说,年轻一代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要重视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开设与传统汉文化有关的课程,如书法课、礼仪课、古典乐器课、古典舞蹈课等。从小培养孩子对汉文化的兴趣,鼓励其深究内涵,外到日常穿着装扮,内到思想教育。

其次,摒弃中国家庭式教育观念里的弊端。父母们不应只重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培养。礼仪是一个家庭教育在外的展示,孩子没有得体的礼仪,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中国式家庭教育观念里的弊端是孩子变优秀的阻碍。对孩子教育的同时,父母们也应该改善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摒弃教育观念里不好的东西,优化家庭教育。育文化内涵,行礼仪之举。

最后,发展多元化汉文化。近年来,“中国风”一词被频频提起,由此可见,大多数人还是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因此,我们可以将传统汉文化与现在流行的事物结合起来,使传统汉文化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1)将传统汉服中的汉元素与现代人服饰结合起来。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汉服,但是,传统的汉服有个缺点:穿着不方便。传统汉服因为形制原因,不懂的人不太會穿,而且很麻烦。然而,如果和现代服饰结合起来,将会更有利于人们穿着,对传统汉文化的传播也有深远影响。再加上正统的汉服价格昂贵,可以完善汉服租赁机制,让人们得到更好的体验。

(2)将传统汉文化元素与歌曲结合起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歌曲和传统汉文化中的古典乐器和汉元素结合了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类型——古风歌曲。古风歌曲流传广泛,受到许多人尤其是学生们的喜爱。可以将汉文化元素多渗入流行歌曲,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3)将传统汉元素与仙侠游戏结合起来。

在闲暇的时候,中国大多数年轻人都喜欢玩游戏放松一下,所以,我们可以将汉元素加入到仙侠游戏中,这样不仅使年轻人玩了游戏,而且还了解到了许多传统汉文化,使其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伏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2] 庄华峰,蔡小冬.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与对策探究——基于安徽省W市S大学的调查[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7(5):16-21.

[3] 朱荣英.试析习近平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论述及其现实意义[J].开封大学学报,2014,28(3):1-7.

[4] 吴小燕.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调查与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2(10):51-55.

猜你喜欢
传承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