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追星也疯狂

2020-06-28 05:52作者崔锦祎
创作 2020年3期

作者:崔锦祎

学校: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

庆历三年,苏轼正值总角之年,进入私塾跟随老师学习。

一天,乡里来了个从京师来的读书人,将石守道所做的《庆历圣德颂》给私塾先生看。先生看完,连连称道。苏轼听到平日里十分苛刻的先生竟然称赞他人,十分惊讶,于是便跑过去凑热闹,站在一旁,偷偷地看《庆历圣德颂》,并问先生所称赞的是什么人。

私塾先生瞧了苏轼一眼,不屑道:“你一个小孩子,又何必知道这些呢?”

苏轼不服气地答道:“这些人如果是天上来的神仙,那么我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人的话,为什么我不能知道呢?”

私塾先生听到苏轼的话,惊奇之余觉得这孩子说得也有道理,这么小的孩子便有这么独特的思想,将来也肯定是不俗之人。于是先生便详细地回答苏轼的问题,并说道:“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杰出的人才啊!”

苏轼当时还小,没有全听明白先生的意思,但他已在心中暗暗地记下了这四个人的名字,将他们作为自己的榜样,立志要达到他们的高度,于是苏轼更加奋发努力,刻苦读书。

嘉祐二年,苏轼寒窗苦读后,终于考上了进士。他想到自己终于能有机会见到心中崇拜的偶像,十分兴奋和激动。他日夜兼程,奔赴京师。但非常不幸的是,到了京师之后,他心中的偶像之一范仲淹却去世了。

苏轼无比悲伤,跪在范仲淹墓前失声痛哭,悲痛地说道:“我知道范公的为人大概有十年了,如今却不能见上一面,这难道是上天注定吗?”

苏轼追星也疯狂。但与我们现代人所不同的是,苏轼崇拜的不是偶像光鲜亮丽的外表,而是他们高尚的品质与卓越的才华。大师们这种内在的品行与气质成了苏轼学习的榜样和动力,激励着苏轼奋力前行并努力超越,终成为一代文豪,也成为我们后世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点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自古,崇高的品行与卓越的才华就让人不禁追逐向往。作者娓娓道来苏轼的“追星”故事,令人为之动容。榜样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崇拜,更是为之追求超越、不断前进的信念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