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联运的火车依然在鸣响

2020-06-28 06:15沈海滨
环境与生活 2020年5期
关键词:绥芬河火车隧道

◎沈海滨

绥芬河国门

百年口岸绥芬河

绥芬河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南部,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是承接中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开发远东两大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是中国与俄罗斯外贸的重要城市之一,被称作百年口岸。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这个曾被人戏称“要用放大镜才能在地图上找到”的中俄边陲小城,突然成为举国焦点。4月5日,黑龙江全省累计42例输入性病例,其中39例系通过绥芬河口岸从俄罗斯入境。这个边境小城一时成为国人关注的热门话题。

绥芬河市民节中俄万人大巡游队伍中的俄罗斯孩子们

通商日久的“国境商都”

因为集中出现输入性疫情,绥芬河“出名”了,比当年用暖水瓶换鱼的故事动静还大。1987年,绥芬河市与俄罗斯的波格拉尼奇内市,用两张白纸和复写纸完成了第一笔交易。用1000只气压暖水瓶和10万公斤苹果,交换了俄方3万公斤比目鱼和5万公斤明太鱼。

绥芬河市辖区面积460平方公里,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这里边境线长27公里,有公路、铁路两个国家一类口岸,铁路部门年过货能力1041.78万吨,是我国沿边开放重点口岸和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主通道。

绥芬河地标性历史建筑人头楼

绥芬河街边的俄文牌匾

绥芬河通商历史悠久。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后,曾与哈尔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得到同步发展,俄日英等多个国家使节齐至,商贾云集,当时被誉为“国境商都”。

承接中外陆海联运的百年口岸

提到这座城市,首先要说一位少女,她的名字叫嘎丽娅,是中俄混血儿,生在绥芬河、长在绥芬河。1945年8月,17岁的她为了绥芬河的解放,走上战火纷飞的战场劝降日军,却英勇牺牲。在今天的绥芬河和平广场上,有她的雕塑。雕像上还有俄罗斯总统普京给绥芬河市民亲笔回信的一段话“俄中友谊就是相互理解、信任。我们将铭记过去,展望未来”。

绥芬河是中国仅有的两个拥有公路、铁路两个一类口岸的对俄口岸之一,也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口岸。在这个边关重镇,沿铁路和公路都可以过境俄罗斯。“绥芬”源于满语,意为一种锥形河螺,绥芬河的意思为长满了锥螺的河。“绥芬河没有河,一条小河没脚脖儿”,这是绥芬河市的民谣。说的是以前绥芬河的真实写照。绥芬河也因小绥芬河自城边山脚下流过而得名。这里的中国商人都会讲几句俄语,路上也可以见到好多俄罗斯商人和游客。进入绥芬河就好像到了俄罗斯。绥芬河是一座风光秀丽的边境山城,抬头仰望不断抬升的坡道,只觉得层层叠叠,空气清新,令人心境随之开朗。沿着山城坡道一路缓行,眼前是承载绥芬河百年历史的各种古老建筑。

绥芬河是东北铁路主干线滨绥线和国家二级公路301国道的起点,有1条铁路、2条公路与俄罗斯相通,每天有多次列车和汽车来往于国内外。绥芬河距俄罗斯对应口岸波格拉尼奇内16公里,距俄远东最大的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21公里,距俄远东自由经济区纳霍德卡270公里。通过绥芬河口岸,经由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等海港,陆海联远货物可直达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绥芬河是中外陆海联运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中国东北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和“桥梁”。

漫步在绥芬河政府广场上,可以看清绥芬河市的全貌。旁边的新华街跨线大桥全长615米,主桥结构形式为独塔单索面混凝土斜拉桥,塔高61米,是黑龙江省第二座斜拉桥。新华街是绥芬河市最直、最长的一条街,也是城市的重要景观轴线。站在新华街跨线桥上,可以清楚地看见一列接一列火车装满原木,像长龙一样向远方延伸。

绥芬河“百年口岸”石碑

绥芬河有世上唯一的单线四轨铁路,应对中俄火车不同轨距问题。列车开在其中一组铁轨上,同时骑着另一条铁轨走,被称为“骑马式铁路”。

绥芬河马克西姆餐厅提供正宗俄罗斯风味,服务员中有不少俄罗斯人。

绥芬河和平广场上的少女嘎丽娅雕塑。1945年,这位中俄混血儿在战场劝降日军,最后英勇牺牲。

铁路工人在更换铁轨,铁路暂时停止通行。

山城坡路多

绥芬河市是座山城,俄罗斯风格建筑依山而建,虽然不高大,但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地势陡峭、高低不平的街道随处可见,具有山城特点。街道上几乎看不到有人骑自行车,问了当地朋友才知道,这是因为上坡的地方实在太多了,骑自行车还不如走路方便。

绥芬河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坡路多。从火车站到酒店,又从酒店到住地,我发现几乎没有一条路是平的,看着司机师傅开车时不断变换档位,我开玩笑说车在绥芬河的报废年限都要缩短两年,耗油也比别的城市多。司机笑着说,又费车又费油,还很考验开车者的技术。

中国的俄罗斯风情城

在绥芬河还可以体会到浓浓的异域风情,不出国门就能感受国外文化,这是一般城市旅游体会不到的。

绥芬河隶属于牡丹江市,1992年绥芬河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边境开放城市。从那以后,不仅大批中国生意人来到绥芬河,更有许多俄罗斯淘金者涌入。当地也有了相应的政策扶持,比如在这里卢布可以自由流通。当地人介绍,绥芬河是中国唯一一个人民币与卢布可以同时流通使用的城市。

我从高铁站出来,就坐车直奔当地据说最正宗的俄式餐厅——马克西姆餐厅。餐厅所在位置是当地俄罗斯人最集中的地方,满街牌匾都是俄文,第一眼看到这些,恍若来到国外。餐厅布置也是俄式氛围,在这里就餐的多是俄罗斯人。食材也多是从俄罗斯运来,因为虽然有国界,但这里地理位置和通关都便利。苏巴汤、酸黄瓜、大列巴面包加黄油,土豆泥、熏肉、鱼籽、红肠,都是俄罗斯的特色食品。不仅俄罗斯人来就餐多,服务员也有好多俄罗斯人,主厨自然也是俄罗斯人。

走在绥芬河通天街山城路上,我发现街上牌匾以俄文为主,只有个别牌匾上可以看到中文字,入耳的也多是俄语。当地朋友说,这个区域是俄罗斯人集中地。绥芬河可以说是俄罗斯人最多的中国城市,大街上随处可见金发碧眼大长腿的俄罗斯俊男靓女。据了解,在绥芬河辖区内,俄罗斯人可以自由出入,不需要签证。当然,中国公民从这里过境也是落地签,这是中俄两国共同达成的协议。

一列满载木材的货车从俄罗斯方向驶来,在轰鸣声中钻过了一号隧道。

距离边境线只有500米的三号隧道。这条长度不到300米的隧道于1899年开工,1902年完工。

一列火车离开绥芬河,经过海关驶向俄罗斯。

被称为中俄纽带的中东铁路,火车货运依然在忙碌。

绥芬河伊戈尔俄货市场商品,人民币和卢布在这里可同时流通。

正在绥芬河购物的俄罗斯人

绥芬河的俄罗斯味道

绥芬河中心广场

在绥芬河你能感受到边境城市的优势和正宗的俄罗斯文化。例如,俄餐在哈尔滨、北京等城市也能吃到,但在这里,东西更正宗,很有可能是今天刚从俄罗斯运过来的。俄餐厅里的肉、肠、啤酒、格瓦斯,都是俄罗斯生产,不是中国国内加工。俄罗斯人在这里可以吃到家乡味道。

站在国门前心潮澎湃

到边境城市看一下国门,是游客最期盼的事。在绥芬河边境线上可以看到国门。眼前是第三代国门,当看到国门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字的时候,我觉得心潮澎湃。

国门景区还有一处非常特别的高空玻璃栈道,在四五十米的高空上看两侧,一边是俄罗斯 ,一边是中国。左边可以看到对面的俄罗斯土地,隐约还能看到俄式建筑。

通过一个地下通道,我到了中俄的界碑,此时爱国主义情怀上升,我不由哼唱起《我和我的祖国》,站在那个地方上,能深刻感受到那种自豪澎湃的心情。

中国唯一的“骑马式铁路”

来到绥芬河中东铁路,本打算只是看看,没想到沿路轨一走就是一下午。这段铁路是中俄铁路最东段部分,如今仍在使用。

中东铁路是沙俄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而于清朝末期1896到1903年在中国领土上修建的一条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这是从俄国赤塔经中国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西伯利亚铁路在中国境内的一段。

在绥芬河还有一段“骑马式铁路”。所谓“骑马式铁路”,就是在同一路基上铺设4根轨道,可以让中俄两国的火车在上面行驶。大家都知道,中国铁路和俄罗斯铁路的轨距不一样。中国铁路采用世界上标准轨距,而俄罗斯铁路采用宽轨,为了两国运输通行方便,这里路基上就铺设了4条铁轨。这也是中国唯一一段“骑马式铁路”,俄国火车行驶时会骑着中国火车的铁轨,中国火车行驶时也会骑着俄罗斯火车使用的铁轨。据查证,在中俄两国之间有25公里线路被修成了“骑马式铁路”。

绥芬河站于1899年建站,以前中东铁路时期称五站,这是因为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开始排序,绥芬河是第五站而得名。

这段铁路还有几个隧道,3号隧道是距边境最近的隧道,距离国境线只有500米距离。在铁轨上可以看到俄罗斯的山,站在山头可以看到俄罗斯境内。这个隧道是东部线第一个隧道,也是我国惟一由陆军驻守的隧道,一般隧道都是由武警驻守的。1936年,这个隧道曾被侵华日军封死,断绝了中苏的铁路运输,直到1945年8月才打开。

当地据说最正宗的俄式餐厅——马克西姆,位于俄罗斯人聚居区。

我们在行走时,时刻注意着会不会有车驶来。经过一个隧道后,我们看到前方有作业人员,我们抓紧问一下会不会有火车经过。工作人员正在更换有问题的铁轨,他们告诉我,现在不用太担心,下午3点之前是不会有火车经过的。当工作人员施工完毕后,我们就在3号隧道前听到了火车的声音,大家马上撤离到安全位置,兴奋地举起相机抓拍。

听起来吓人的人头楼

绥芬河中东铁路沿线保留下的历史建筑众多,这些建筑物多是俄国人设计,利用中国人工、材料建设的,已经成为历史文化遗产被加以保护,其中最著名的一处就是建于1914年的人头楼。“人头楼”这个名字听起来挺恐怖,但当你见到它的真容时,只会被它鲜艳的色彩吸引:一座方正的俄式风格四层大楼,红、白、黄、绿四色成线条装点,光彩夺目,三、四层楼之间有凸出的外檐,檐下有很多漂亮的人面浮雕,因此得名。

不远处,还有一处造型奇特的教堂吸引了我,黄白色相间的教堂,细长的屋顶上有一座大钟表。这就是建于1913年、俗称“喇嘛台”的绥芬河东正教堂旧址,现为绥芬河市基督教会福音堂。绥芬河这座号称“火车拉来的城市”,历经百年风雨,如今已然成为了黑土地上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火车依然在鸣响

5月5日,黑龙江省发布通知,自5月6日0时起,绥芬河市防疫风险等级由中风险地区下调至低风险地区,在安全可控前提下,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恢复正常秩序。

绥芬河是俄罗斯远东地区许多城市的“菜篮子”,这几天,在绥芬河的蔬菜大棚里,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工人们依然忙碌着,他们种植的蔬菜,由俄罗斯运输公司协助出口至远东地区。作为中俄最大的铁路货运口岸站之一,标志着这座城市活力的火车汽笛声依然不断在小城上空鸣响,一列列从俄罗斯进境的货运列车,还在承载着两国的经贸往来。

猜你喜欢
绥芬河火车隧道
云南:弥蒙高铁隧道全部实现贯通 弥蒙高铁最后一座隧道大庄隧道贯通
“八仙”过汉,转战龙江
绥芬河
什么是绥芬河
预见2019:隧道的微光
神奇的泥巴山隧道
火车
登上火车看书去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国务院批复首个外币使用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