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加合作办学谈《电气电子原理》 课程教学改革

2020-06-28 07:46钱鸿雄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0年3期
关键词:康尼学院教材

张 强, 钱鸿雄, 庄 严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北京 100176)

0 引言

2015 年, 北京市教委在高职院校试行7 年贯通培养外培项目,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有幸成为首批试点单位,其中机电一体化专业(英语)的外培合作单位是加拿大康尼斯图加学院,该院两年来多次派教师到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针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核方法以及前期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交流,笔者在其中先后两次承担《电气电子原理》课程教学,并在2019 年5 月康尼斯图加学院来校交流期间被评为“星”级教师。在这两年的教学中, 根据加拿大康尼斯图加学院提供的课程标准、实验项目、考核评价方法等教学参考资料,针对本校学生的具体特点, 在理论教学与实验方面笔者做了很多尝试,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多收获。

1 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加拿大康尼斯图加学院提供的课程标准,《电气电子原理》课程主要讲授的内容包括直流电路、单相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变压器、直流电机、交流电机、二极管电路、晶体管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等,内容多,课时少,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进行教学改革设计,来圆满完成要求的教学任务。

(1)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对于某些教学内容,学生完全是可以通过自学掌握的,对于这些内容可以在课下通过蓝墨云班课[1]或微信的形式将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阅读,最好把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加以强调,使学生在阅读资料的时候有的放矢,对于学生的自学效果, 可以在下次课开始的前10 分钟通过课前小测验的方式进行检查,对于测验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对于个别问题,可以让学生课下找老师或同学予以答疑解惑。

在课堂教学中,在采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培养学生记笔记、独立思考的习惯,很多同学听着多媒体讲课,似乎都听明白了,都领会了,可是下节课就记不起来了,一问三不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停顿,留给学生记笔记和消化吸收的时间,有些例题不要马上告诉学生解题方法, 让学生在笔记本上先尝试自己做一下,老师要了解学生的思路“卡”在那里,对这些“卡点”要重点予以解决,课下要针对这些“卡点”留作业给学生,确保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2)注重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电工基础不同,有的学生家长就是电气工程师或相关专业人员, 从小耳濡目染,再去参加各种诸如乐高机器人的课外活动或兴趣小组,来到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后也可以报名电气相关专业的创新课来获取学分,这部分学生电工基础好,一点就通,能够快速对课程理论和分析方法进行理解和吸收,对于这一部分学生,关键是要提高他们的专业应用能力,多给他们推荐一些电工电子小制作的书籍,最好是英文的,这样在提高他们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英语水平,为他们将来本科阶段前往加拿大康尼斯图加学院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有的学生从小没有接触过电工基础知识,对电气专业知识不感兴趣,在进行专业选择的时候也不是自己的第一志愿专业,这些学生往往对电路理解能力较差,对他们进行授课时就要考虑降低授课难度,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电工基础知识,并能加以应用,培养他们的成就感,逐步建立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局面。

(3)选择良好的教材和学材。现在国内关于《电气电子原理》的教材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内容覆盖面全、理论深度适中的教材。 据加拿大康尼斯图加学院的老师介绍, 在加拿大出版教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需要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有关行业企业知名专家一起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全国的各个院校相关专业必须使用规定教材,按照规定大纲进行教学,不得随意删减、更改教学内容,而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是教材众多,有些教材只是为了评职称、完成科研任务,东抄抄、西改改,造成教材质量不高,甚至出现错误的现象,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内可以借鉴一下,消除目前国内教材良莠不齐的现象。

关于学材,现在我们学生手里的电子产品很多,手机基本上人手一部,PAD 及笔记本也屡见不鲜, 我们可以把一些有助于加深理解课程理论知识的动画、视频通过蓝墨云端课或微信群学习的形式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看一看、听一听,提高学生对于电工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另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实际生产制造类企业参观或参加生产实习的形式进一步使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的应用情况,指出专业发展巨大的提升空间,使学生更好地描绘个人前进发展的宏伟蓝图。

2 实验课程改革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北京市首批高职示范校,非常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机电工程学院拥有很多设备精良、 教学环境优雅的专业实验室,《电气电子原理》课程作为一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入门课,担负着非常重要的启蒙和引导的作用。 实验课能够实际动手操作,可以学到书本上无法掌握的专业技能,可以验证课堂上讲授的定理定律,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开发电路,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加强实验报告中的数据分析讨论。 加拿大康尼斯图加学院要求课程每两周要进行一次实验教学, 学期内实验学时不能低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一, 这样一学期45 学时,至少要做7 个实验(14 学时)。 而每个实验学生必须要完成一份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结论等多项内容, 对于实验报告的改革重点是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比如欧姆定律实验里,要求用万用表的“Ω”档测量1Ω电阻,学生用数字万用表测得的电阻值是1.5Ω,误差达到了50%,而所测色环电阻的最后一环是金色,也就是说误差是在5%以内,测量值和实际值为什么差不多,笔者发动学生进行了讨论,有的学生说万用表的精度问题,有的同学说电阻的精度问题, 最后有的同学说到了表笔引线存在电阻的问题,通过讨论大家提高了认识,并把这些造成误差的原因写在了实验报告里,同学们都感觉收获很大。

(2)利用仿真软件,做好实验预习工作。现在,国内电路的仿真软件很多, 比如EWB、Multisim[2]、Tina、Proteus等,在学生实验之前,可以先把实验报告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仿真软件连接电路、设置电路参数、进行电路分析,熟悉整个实验过程,对实验数据的数值范围形成基本的预判,这样当他们走进实验室,用实物做实验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就可以大大减少因为操作不当引起的故障甚至损坏实验设备的现象,比如测量电阻中电流时误将表笔并联在电阻两端、从而损坏万用表电流档的现象等。

(3)实验后组织学生参加汇报演讲,提高学生用专业语言沟通的能力。 有的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实验预习充分,领会吸收能力表较强,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表现突出,完成实验内容较快,这时可以组织这些同学通过照片、视频的方式将自己的实验过程记录下来,做成PPT 的形式, 在实验课的下一次课利用5~10 分钟的时间向全班同学做一下演讲展示,这样一方面可以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复习,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参与演讲同学的专业语言沟通能力, 增强其自信心,促进其在专业方面的发展。

3 考核和评价

按照康尼斯图加学院的教学大纲,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实验项目评价,作业评价,理论考试及实践考核评价模式。

(1)实验项目评价[3](占总体评价的20%)。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手操作情况,每次实验除了要对实验报告进行打分, 还要在每个实验中重点观察几个学生,看他们实验准备得是否充分,操作是否规范,实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有没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他们的这些表现进行打分,形成过程评价,等到所有实验结束,做到全班同学的全覆盖,实验项目部分的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项目部分的权重

(2)理论学习过程评价(占总体评价的20%)。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学生出勤、课堂听讲、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学习笔记、平时测验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这部分成绩。 多元评价权重如表2 所示。

表2 多元评价权重

(3)理论知识考核(占总体评价的40%)。 电工电子的理论知识基础非常重要, 是学生今后学习专业知识的根基,应注重学生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 理论知识评价权重如表3 所示。

表3 理论知识评价权重

(4)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占总体评价的20%)。 培养电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选取一些典型的实验项目,在期末进行考核,提高学生的规范动手操作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评价权重如表4 所示。

表4 实际操作技能权重

4 结束语

以上只是笔者在与加拿大康尼斯图加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合作办学7 年一贯制贯通培养项目《电气电子原理》课程授课过程中,对该课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认识和具体做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还会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进行新的探索,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动手能力, 不断开拓学生的专业分析思维,注重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猜你喜欢
康尼学院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康尼马拉国际马拉松·爱尔兰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懒熊康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