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探究

2020-06-28 02:12郭梓琦于明业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育实践小学教育

郭梓琦 于明业

摘 要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强调对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考察。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必须顺应发展要求,及时做出调整,构建完备的教育实践体系,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师范生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依据D大学实践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改革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内容、形式及管理方式,重构小学教育实践体系,加强对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小学教育 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811. 5文献标识码:A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考促改的局面初步形成。《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强调“师范生教育实践是实现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教师最重要的保障环节”。因此有必要对教师资格证考试背景下小学教育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对现阶段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体系做出改进,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未来职业情况,培养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2018年9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强调“全面落实 ‘双导生制,为师范生提供全方位,及时有效的实践指导。”由此可见,提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刻不容缓,小学教育专业必须尽快建立完备的教育实践体系,以确保学生具备满足新形势下对其教育实践能力提出的要求。

1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内涵

1.1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含义

教育实践是指人类在教育领域里进行的有目的的、能动的客观物质活动。“小学教师培养中的教育实践,则是教育实践体系中一个具有特殊指向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以培养人为中心的各种教育行为和活动方式的总和。”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应包括小学微格教学、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等内容。

1.2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特征

1.2.1能动性

基于对专业发展的主动诉求,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以成为一名卓越小学教师为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与激励下,贯彻“敦品励学,止于至善”的指导思想,自觉主动地以教育学理论知识为指导,积极进行教育实践活动。

1.2.2示范性

示范性是教育实践不同于其他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特征。小学生大多存在“向师性”的特点,他们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培养中要侧重于让师范生形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思想意识,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以做学生成长路上“引路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2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指出:“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实践课与理论课相比微乎其微,就连对学生从教技能的锻炼起关键作用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也存在着时间短、次数少、实习基地少、指导教师少、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

2.1教育实践内容单一,模式固化

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大多仍以传统的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教育研习为主。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一线小学教师担心师范生没有足够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能力,怕因此打乱教学进度,或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大多变成简单地帮助老师批作业,学生往往有很强的参与热情,却很难有试教的机会,这一情况造成了“一线教师讲,师范生欣赏”的现象,教育实践活动成为机械地“走过场”。由于教育实践的内容单一,模式固化,同时又缺少跟进的評价反馈,使得师范生没有足够的机会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或班级管理能力,并且很难将理论课上所学知识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2.2教育实践时间不足

目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充足的理论知识是实践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在小学教育专业中,教育学及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有着很重要的价值。但在现阶段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比重过小,通常在大学前三年的学习时间里,教育见习、教育研习只有2~3周,学生往往还没有适应小学的环境,实践就已接近尾声了。第七学期的教育实习通常也只有10周左右的时间,总计不足16周。由于教育实践时间短,导致学生对此不够重视,同时也使他们对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涉猎不多,掌握不透。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内容单一、模式固化、时间较短,严重制约了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因练习不够、经验不足,在教师资格证面试环节,学生的表现往往不尽人意,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

3重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体系

3.1以“教资”考试大纲为基础,改革教育实践内容

教师资格证考试分为两个环节,即笔试环节和面试环节。笔试环节中的第三大题和第四大题,分别主要考察学生的班级管理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面试环节主要考查学生应具备的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很多学生具有满足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的学科知识,但缺乏班级管理的经验、对授课存在恐惧的心理或是存在“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现象。因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必须以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为基础,调整教育实践内容,加强对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并进。锻炼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

3.1.1通过教育实践,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是师范生必备的专业技能,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占很大比重,达到总分的50%,但学生的教学设计往往存在教学重难点不准确、教学环节不全、各环节衔接不恰当的问题。对此,指导教师应研读考纲,以考纲为基础,将考纲中对学生教学设计和试讲的要求适当融入实践中,重新整合实践内容。将教师资格证考点与日常教育实践融会贯通,做到“润物细无声”。在教育实践中,学生自主设计教案、进行教学试讲,再由校内外老师以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对学生教学设计和试讲的要求为基础共同点评,学生根据试讲效果和教师点评进行教学反思并修改教学设计,以此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3.1.2通过教育实践,提升班级管理能力

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不仅影响着班集体的教育教学质量,更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对学生班级管理能力的考察占30%,但师范生大多没有独立管理班级的经历,其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大多依靠背诵。由于学生的理解程度不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强,导致在这一部分存在失分多的现象。因此,必须以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为基础,整合学科课程,在教师资格证考点与《小学教育观摩》、《观摩指导》、《班级管理》等课程中寻找连接点,帮助师范生增加对知识的理解,继而增强其班级管理能力。在教育观摩中,关注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状态,撰写观摩日记,并在观摩指导课上分享案例。通过学生间相互交流、讨论,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班级管理能力。

3.2改革教育实践形式

《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从明确教育实践的目标任务、构建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丰富创新教育实践形式等9方面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师范生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必备环节,是其成长为卓越小学教师的重要途径。以教师资格证考试对师范生教育实践的要求为基础,以培养卓越小学教师为目标,改革契合师范生专业发展的教育实践形式。

3.2.1小学教育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是由美国教育学博士得瓦埃·特·爱伦提出的一种微型化的教学形式。它是一个缩小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师范生在课前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自主设计教案,在微格课上公开试讲,并由指导教师和其他同学展开评议。在课后,学生反复观看自己的教学视频,并结合指导教师的点评不断完善所授课程。微格教学通常安排在第四、五学期,旨在培养学生教案编写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板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技能以及课堂组织技能。

3.2.2教育观摩

何谓观摩?早在《礼记·学记》中就将其解释为“相观而善之谓摩”。“教育观摩是师范生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观摩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教育情境中收集资料,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小学教育观摩安排在第三学期,主要任务是观摩小学校园文化、教师教育理念、班主任工作状态及小学生行为特征。小学教育观摩是学生的第一次教育实践,目标是初步了解小学生,做小学指导教师的得力助手,更深刻地体验小学教师的日常工作。通过教育观摩,学生以身边优秀的小学教师为榜样,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出差距、继而不断努力。

3.2.3假日模拟学校

假日模拟学校是D大学的一项特色教育实践活动,安排在第四、六学期期末。假日模拟学校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实践,它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了解与深度体验小学教师的日常工作的机会。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性格特点、特长喜好,以竞选的形式担任大队辅导员、教务处主任、小学校长等职务。在实习期间,学生自主制定教学目标、自主编制教材、自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假日模拟学校的开设时间正值学期末,为让小学生在刚结束的紧张的期末考试后情绪得到适当放松,并激发其广泛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师范生开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趣味课程,例如小作家班、趣味数学、家庭英语、舞蹈等。同时,师范生也可以体验讲授校本课程、组织编排晚会、录入新生信息、开班会等一系列工作,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假日模拟学校充分实行“三自”教育:让师范生做自己能做的事;让师范生管自己能管的事;让师范生服务自己可以服务的事。假日模拟学校的开展使师范生加强了与小学生的交流,学习了与小学生家长沟通的技能,提升了教学能力,提高了师德修养,加深了对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的感悟,也更加坚定了做一名卓越小学教师的信念。

3.2.4实践技能大赛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提升教育实践能力的机会,D大学于每年11月份举办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大赛分为:小学模拟教学比赛、说课比赛、三笔字、儿童诗画、课件制作等,学生不仅在比赛中展示了自己的风采,也提高了自己的教育实践能力。其中讲课比赛由一线小学校长担任评委,通过模拟授课和专业点评,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展示中交流,感受一线优秀教师的教学智慧,明确自己在教育实践方面的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由此实现以赛促练的目的。学生通过广泛地参加教育教学比赛,不仅激发了其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对教育实践的参与热情,更促进了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

3.3改革教育实践管理

加强教育实践管理,对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师范生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教育实践经验不足,因而在实践中需要他人的指导和帮助。

3.3.1建立“UGS”一体化模式

UGS是高校、政府与学校融合发展促进教师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一体化的有效模式。在UGS模式下,大学带队教师应全程参与师范生的教育实践,了解师范生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帮助师范生分析解决。实习小学的指导教师应为师范生提供随班听课和教学试讲的机会,针对师范生的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大学带队教师应加强与实习师范生、小学指导教师交流,以此实现“教、学、做、评”一体化。同时,辖区政府应为师范大学和实习小学下拨教育合作经费,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以确保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3.3.2制定并实行教育实践评价

评价反馈是师范生教育实践中的重要环节。改革教育实践管理,需要学校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对师范生教育实践的要求制定评价体系。学校自主编制实施教育实践的实习手册,师范生需要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撰写规定数量的实习日志、案例分析、教学设计、个人总结等一系列文件。每次教育实践结束后,召开教育实践总结会,通过自评、互评及考核实习手册的撰写质量,对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表现做出客观评价。评价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基于教育实践各类考核的数据,检验学生的实践效果,对每项实践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定性评价以学生在教育實践过程中的表现和得到的收获为评价依据,对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实践评价标准并付诸实践,有助于保证教育实践的质量。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并严格执行、全程监管,才能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正常运作,使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落到实处。”

D大学的教育实践改革成果,已经得到相关大学的一致好评,并由此成为国家是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项目单位。师范生熟练地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具备了较高的教育实践能力,在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一次通过率达到100%。

基金项目:2019年大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师资格证考试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探究——以D大学为例(201911258230)。

作者简介:郭梓琦,本科大学三年级学生;于明业,副教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EB/OL].http:∥old.Moe.gov.cn,2011.

[2] 惠中.小学教育实践引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3]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宋见波.浅谈教师资格证国家统一考试背景下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以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

[5] 于明业.小学教育观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6] 王瑞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调查及质量提升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1).

猜你喜欢
教育实践小学教育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之我见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评价问题探究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