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历史教学中的以“人”铸“魂”

2020-06-28 07:13周建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历史教育家国情怀

摘  要: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的作用是第一要素,历史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书写的和创造的,历史教学好素材之一就是特定时代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即教学有“人”。中学历史教学,铸魂育人是第一任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明确要求教学要从关注知识到关注人,要关注健全人格的养成,将优秀的历史文化转化为培育新人的宝库,即以史“化”人。

关键词:历史教育  以人串史  以史化人  家国情怀

在2020届高三的二轮复习中,我设计了一节以《激荡岁月中的觉醒与探索(1895—1919)》专题复习课,希望能借助丰富真实的历史素材、翻转的人物关系、广泛的课堂互动,创设一个以阶段特征为背景、历史人物为主线、学科素养为目标、实战演练为抓手的历史课堂。

一、设计思路与准备

时代定位:二十世纪之交的中国,既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继续深化的屈辱历史,也是中国精英阶层砥砺前行、接续奋斗,不断追求近代化的壮阔画卷。侵略与反抗、中学与西学、守旧与维新、改良与革命、愚昧与科学,在冲突与交汇中演绎了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这样一个激荡碰撞、风雨飘摇的时代,有的人心怀感恩,欲扶将倾之高塔,有的人心系苍生,欲救黎民于水火,有的人心怀鬼胎,欲揽天下入囊中。在这个急剧动荡的大变革时代,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

设计思路: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为主轴,以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变化及人物关系变化为主线,围绕一个核心人物(梁启超),三次人生道路方向的变化,三个人物关系(梁启超与孙中山、梁启超与袁世凯)展开探究。以材料教学为引领,以问题导向为中心,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渗透核心素养的养成,深刻领会社会发展变化与个人使命之间的关联。

教学目标:巩固该时段内重大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时空定位及相互关系;提高学生获取材料信息、概括材料观点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解释;通过历史人物的感知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在学与练中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

资料准备:除了研读课标、教材,还专门仔细研读了梁启超的得意门生吴其昌撰写的《梁启超传》。该书是他为恩师梁氏撰写的传记,深情记述了梁启超的一生,以大量真实的素材从纷乱的历史线索中,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梁启超。可以说,梁启超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从戊戌变法到庚子勤王,从护国运动到五四运动,他见证甚至参与了中国近代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这个国家、民族命运的缩影,梁启超的一生堪称一个时代的完美载体。同时,该著作还收录了梁启超一生中大量的著述,是最好的历史素材。

二、教学过程与回顾

(一)环节一:基础回顾,时空观念

用时间轴的方式,要求学生快速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重要年代(段)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并概括时代特征和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该环节主要的目标是巩固基础知识,构建时空观念,完成通史建构,强化必备知识;培养概括能力,认知时代特征,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创设大的时代背景。主要体现“四翼”中的基础性。

(二)环节二:课堂探究,素养提升

主要围绕梁启超在二十世纪前后政治追求和人生道路上的三次变化展开。

1.变化一:十七岁弃“贴括进士之途”,寻“泰西维新之道”

十七岁正好是受教学生的年龄,这样一位同龄的历史人物的人生转变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发探究的兴趣。引入思考:是什么改变了这位青年的人生道路?

通过一组梁启超著述《爱国论》《知耻学会叙》《南学会叙》《政变原因答客难》中的部分材料,引导学生用梁启超的视野观察,分析甲午战争前后中国面临的社会状况。既训练和提高学生获取材料信息、概括材料观点的能力,又引导学生明白青年梁启超正是基于对所处中国前途的担忧,实现了人生中第一次伟大巨变,从师康有为,投身宣传西学、救亡图存的变革浪潮中。

但戊戌变法的失败,梁启超被迫流亡日本,在这里,遇到了另外一位逃亡于此的革命家——孙中山。他们俩的交会,年轻的梁启超又会有哪些重大的变化呢?

2.变化二:在“革命”和“改良”中摇摆

出示自1894—1910年间梁启超对孙中山的评价材料,以及二人关系的变化的写照。从中概括梁启超对孙中山的态度经历由“不屑”到“钦佩”到“疏远”,两人的关系也经历了从“合作”到“对立”变化,亦“友”亦“敌”,这种微妙的关系和变化正反映了青年时期的梁启超曾经在“革命”和“改良”中有过摇摆,但因各种复杂的因素,最终还是坚持改良的道路。

学生讨论:为什么梁启超与孙中山的关系会亦“友”亦“敌”或先“友”后“敌”?

梁启超希望通过开启民智,进而实现以“宪政”为标志的政治革命,建立民国。孙中山则希望用炸弹与烈士的鲜血惊醒国人,完成民族革命,建立民国。虽然他们殊途同归,却是一文一武两条路。影响孙、梁关系的主要因素是他们有相同的志向,不同的道路。

随着辛亥年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敲响了清王朝走向灭亡的丧钟。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以“善变”著称的梁启超又是如何看待这“千年未有之变局”呢?

3.变化三:从“保皇”走向“共和”

通過梁启超与袁世凯的关系演变和辛亥革命后他对革命的评价综合分析。

出示梁启超与袁世凯有关的图片资料,分析梁启超对袁世凯的态度变化,以及变化反映的实质。

梁启超对袁世凯从戊戌政变后的仇视到民国成立初期的拥戴,再到袁世凯复辟帝制时的反对。说明梁启超在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上选择从“立宪保皇”走向“民主共和”。

材料为进一步证实这个结论,看梁启超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一件叫作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作民主精神的自觉。——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从材料不难看出,梁启超将辛亥革命比之于歷史上的周朝的革命、汉朝的革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创立民国的伟大政治变革,肯定了辛亥革命对国民民族精神、民主意识的启蒙作用。

(三)环节三: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通过本课的学习与探究,我们了解到二十世纪前后的梁启超在人生道路和政治抱负上确实“善变”。有人说,梁启超的“善变”是与时俱进,背后有“内在的一致性”;也有人说,他的“善变”是政治投机,是自相矛盾,是无所依靠的彷徨。但梁启超自己却坚定地说:“大丈夫行事磊磊落落,行吾心之所志,必求至而后已焉。若夫其方法随时与境而变,随吾脑识之发达而变,百变不离其宗,但有所宗,斯变而非变也。此乃所以磊磊落落也。”

辨析梁启超先生为什么“善变”?如何理解梁启超先生的“百变不离其宗”的“宗”?

作为开放式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畅所欲言,甚至合理辩论,训练和培养历史思辨能力。“善变”是因为客观上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急剧变幻的社会环境;主观上,梁启超胸怀报国之志,顺应时代潮流,以及具有传统士大夫的自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贯中西等。他的“百变不离其宗”的“宗”是责任与担当,在灾难的近代中国为救亡图存、国家独立、民族复兴而奋斗不止。

近代以来,在国事陵夷的背景下,像梁启超这样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梁启超17岁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孙中山28岁创办兴中会,迈出革命步伐,毛泽东28岁参加中共一大,邓小平18岁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等等。从近代这一大批青年才俊身上体现了哪些时代精神?

诸如爱国情怀、使命担当、追求真理、艰苦奋斗、崇尚科学、敢于斗争、自强不息、勇于奉献等等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就在此时此刻,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作为90后的一代,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和抱负、责任与担当,再一次感受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磅礴力量!我们作为即将高中毕业的00后,在这个“百年之大变局”的新时代,让我们拥抱新时代、奋斗新时代,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最后,全体师生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诗朗诵中结束。

三、课后反思与感悟

通过本课的教学尝试,从效果上看,得到了与会专家、老师和广大学生的好评,甚至有观众在最后诗朗诵的环节因强烈的共鸣而激动得泪眼蒙眬,基本上达到了“以人铸魂”的目的。有人说:“只有拥有灵魂的课堂,才能引爆以思促思的智力,奔涌起以情生情的激情。”在新课标、新课程、新高考变革的大潮中,中学历史教学也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多措并举,构筑有“人”、有“魂”的课堂,要做到以人铸魂,最关键的是创造“活”的课堂。

让历史的素材“活”起来。可以通过人物的关联、人物的发展,“以人串史”。历史上的“人”是素材,课堂上的“人”是对象,历史上的“人”有价值,课堂上的“人”有追求,历史教育就是要通过历史上“人”背后的价值观培养和铸就课堂上“人”的根与魂。总之,就是要去搜寻有关“人”的情境史料,成就实证意识。

让课堂的氛围“活”起来。从社会到个人,创设民主的课堂,从国际到国内,打造开放的空间,从历史到现实,贴近生活的实际,多途径激发学生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通过情境与问题,交流与辨析,展开多向思维,强化历史解释,经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体验“豁然开朗”的快乐。挖掘史学精髓,培育家国情怀,真正体现“以人铸魂”。

参考文献

[1]汤加美.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才智,2020(06):137.

[2]孙忠华.基于历史故事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245.

[3]王玲.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简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22):58-59.

作者简介

周建文(1972.8—),男,汉族,籍贯:湖北黄冈,硕士,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

猜你喜欢
历史教育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五四新潮下的历史教育
关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几点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中韩历史教育目标比较
用历史教育营造班级和谐小社会
高一学生历史学习困难原因及转变策略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