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校本化探索

2020-06-28 07:13鲍红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特殊学生校本化融合教育

摘  要:融合教育是新的特殊教育理念,目前已经广泛开展。特殊学生障碍类型与障碍程度差异大,单一的班级授课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通过全融合与半融合相结合,班级教学、分组学习与个别化教学相结合,固定班级、走班走校、“一对一”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提供适合的教学,能够最大满足特殊学生融合、全面发展需求。

关键词:融合教育;特殊学生;教学组织形式;校本化

融合教育指的是将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安置在同一个教育环境(教室)一起接受教育,它强调的是提供给特殊学生正常化的教育环境,在普通班级中提供所有的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措施,从而促进特殊学生接受适应社会化发展的全人教育。

融合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特殊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为显性的就是教学组织形式不再是纯粹的班级授课制,而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安置让特殊学生接受最为适合的教育。笔者所在的徐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校本化的教学组织模式。

一、融合教育安置方式

(一)聋健合一幼儿园的建立与发展

徐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于1998年,开创了聋健合一的幼儿园,聋幼儿除了安排适应其个体特点的听力、语言训练外,每天都安排相应的时间与普通幼儿在一起做操、游戏、画画、表演节目等活动。正常儿童群体的存在,让聋儿每天都可以与普通同龄儿童接触,使得聋幼儿对普通幼儿有更多的了解,在接触普通幼儿学习生活环境的同时同化了自己,心理上缩小了与普通人群之间的距离,不再孤立自己,不再觉得自己与普通儿童有什么截然的不同。

(二)聋健合一小学的建立与发展

2002年暑期,学校大胆开拓,又在小学阶段招收普通学生,将融合教育延伸到义务教育阶段。在安置方式上,实行的是普通班与聋班并行的方式,使用普通学校教材,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采取的是分班教学,美术、体育、计算机以及其他活动类的课程采取的是合班教学。这样安排既考虑到普通班学生家长、老师、学生的顾虑,又考虑到聋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融合的需要。经过多年的试验,不论是普通学生,还是聋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普通学生的语文、数学平均成绩与市区最好的小学基本持平,有的甚至超越,达到了家长的满意,赢得了家长的信赖。聋孩子的综合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特校同年级学生水平,同样也赢得了家长的肯定,提高了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增加了家长及教师对聋孩子今后更好发展的信心。

二、融合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

徐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在融合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继续进行融合教育的研究,对特殊学生参与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不断改进,逐步形成了全融合与半融合相结合、班级教学、小组学习与个别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全融合与半融合相结合

全融合:即特殊儿童所有课程完全融入普通班级,与普通同龄儿童不进行区别对待的学习组织形式。如普通幼儿班、小学班,每班都有2名左右的聋儿参与全融合的学习,学习目标、内容、方式、评价与普通学生一样要求。

半融合:即特殊儿童部分课程与普通班学生一起,其余课程单独编班的学习组织形式。这样安排主要考虑不同类型学生的差异性,便于学生依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学习。如小学阶段采用双轨制,一轨为普通班,另一轨为聋班,两个班级的语文、数学、英语等难度较大的课程,采取分班教学,体育、美术、品德与社会及其他活动类课程,采取两班合并教学。

全融合与半融合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既考虑到特殊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适应能力,又兼顾了普通学生的教学进度与教学效果不受影响,各个群体相得益彰。

(二)班级教学、分组学习与个别化教学相结合

班级教学:不论是全融合,还是半融合,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还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只是在半融合时,课程安排是有分有合,合时为一个大班,分时为两个小班。

分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每个班级都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组内成员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由组长进行学习任务分工。分班上课时,普通班中的聋生以无差别对待的方式,自然分组。聋班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进行分组。合班上课时,则根据教学需要,有时把聋生均匀分到各个小组,有时把聋生单独建组与普通学生组进行竞赛式学习。

个别化教学:在融合教育的实施中,学校安排教师为聋生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根据他们的学习和康复训练目标及内容进行更为针对性的教学,促进聋生更好地进行缺陷补偿和学习提升。

班级教学、分组学习与个别化教学相结合,这种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各类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全方位的教学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学习层次聋生的学习需要。

(三)固定班级、走班走校、“一对一”教学相结合

固定班级:全融合的学生,所有课程在固定的普通班级进行学习,聋生与普通学生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上没有区别。

走班走校:走班主要是安排半融合的聋生根据学科学习水平,一是采取普通班、特教班合班上大课的形式;另一是打破年级界限,到与自己水平相一致的班级进行学习。走校主要指部分聋生在其他普通学校融合教育,在约定时间回到特殊教育學校接受特殊需要的支持性课程,如听觉训练、言语训练、手语课程等。

“一对一”教学:学校对所有聋生每天安排半小时的“一对一”个别教学。学前阶段主要偏重于听觉训练与言语矫治,义务教育阶段主要偏重于语言训练与学业辅导。

固定班级、走班走校、“一对一”教学相结合能够为不同教育环境中的聋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

三、典型意义

(一)安置方式创新

融合教育的安置方式多以在普通学校建立融合班,安置特殊需要的学生。而徐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的融合教育,是利用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的优质资源,招收普通儿童,开设融合班,创新了融合教育的安置模式与教学组织形式,在普通学校开展融合教育存在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将融合教育引进特殊教育学校,是符合域情与校情的,同时也为特殊教育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具有开拓性与创新性。

(二)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徐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全融合与半融合相结合、班级教学、分组学习与个别化教学相结合、固定班级、走班走校、“一对一”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聋生在正常化的环境中接受适合的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是当前我国融合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创新,也是教学组织形式研究的一个创新。

作者简介

鲍红安(1974.07—),男,汉族,籍贯:江苏徐州,大学本科,中小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猜你喜欢
特殊学生校本化融合教育
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管理及心理干预方法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探析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国外高水平教材的引进与“校本化”的改造研究
对特殊学生的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探究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
校本化视角下初中“阳光体育”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