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实做细审计整改的建议和对策

2020-06-28 07:13崔哲辉吴琳琳
经营者 2020年9期
关键词:问责审计工作部门

崔哲辉 吴琳琳

众所周知,企业审计的目的并不是发现问题,而是通过问题整改,使经营风险有效降低,保证健康发展,才是企业管理者期望达到的目的。然而,企业管理者的期望往往会被表面整改、文字整改、材料整改等现象所蒙蔽,使得审计效果大打折扣。对此,笔者就如何解决审计整改不到位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希望能够对解决该问题有所借鉴。

一、审计整改工作的意义

审计整改是指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予以采纳,并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内部控制缺陷等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的过程。审计整改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审计实效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笔者认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计严肃地查处问题,是要最终促进问题的整改,如果只有审计查处阶段,没有审计整改阶段,审计工作是不完整的,也就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审计查处阶段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工作流程,那么,随着审计工作的开展,应将重点转向审计成果利用这个关键环节,以期做到审计查出问题发现一起、整改一起、杜绝一类,使审计工作形成闭环管理,达到全面规范经营管理,整体提升管理效能与水平的目标。

(二)审计整改是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手段

审计工作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对被审计经营管理“健康”状况进行监督和预警,及时发现管理漏洞,促进完善措施,确保资金安全,实现经营目标。审计整改一方面是纠正被审计单位的违纪违规行为,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减少和挽回经济损失,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使大家从中吸取教训,对照问题完善制度、改进体制机制,从而达到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审计整改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企业在抓审计整改方面下了不少力气,花费了不少精力,但仍存在“屡审屡犯”、整改不到位的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现象:

(一)浅尝辄止式整改

大多数被审计单位虽然能够对照审计发现问题进行整改,但往往只是针对某一点进行整改,整改中存在“一根筋”思想,就问题谈问题、为整改而整改。如对某单位工程建设管理情况进行审计时,发现比质比价审批程序执行不严格的问题,提出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比质比价审批程序的建议,那么被审计单位就仅仅对工程建设比质比价审批程序进行了整改,不去审视工程建设预算程序、结算程序、现场管理程序、付款程序等是否也存在同类问题,更不会再审视物资采购程序、物资处置程序、招投标程序、选人用人程序等是否也存在同类问题,下次审计其他的项目时,同类问题照样出现,造成审计整改仅仅是治“表”之方,而非治“本”之策,导致同类问题反复出现。

(二)避重就轻式整改

有的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问题表面上照单全收,实际在整改过程中避重就轻、搞“选择性”整改。对小问题积极整改,对大问题借口拖延;对容易整改的问题积极整改,一时难以整改或整改难度较大的问题就搁置;对共性问题积极整改,对深层矛盾、“边角”和“死角”问题不愿触碰,甚至用材料整改、文字整改代替实际整改。

(三)承诺保证式整改

目前,企业开展的内部审计,无论是专项业务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工程项目审计、财务收支审计还是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均以事后审计居多,都是在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完成后进行的检查。当审计发现问题时,许多问题已经既成事实,如已实施的物资采购比价不规范等,审计虽要求按规定执行,但对被审计单位而言,已經是既成事实,往往以进行相关培训并承诺今后会加强管理来进行整改。

三、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被审计单位思想认识不足

个别被审计单位重审计、轻整改,现场审计时小心谨慎配合,就怕审计组查出问题,待审计组撤出后,紧绷的弦放松下来,存有“闯关”“过关”心态,认为现场审计结束了,审计工作也就差不多了,问题整改得如何,审计组也不会来追查,加之有的问题可能是一些历史性问题,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认为只要按照规定时间把资料做完整、把整改报告报送了,任务就算完成了。

(二)被审计单位责任落实不清晰

在审计整改中,一些问题需要多部门联合发力才能有效整改,被审计单位在划分整改工作分工中一般将责任划分到各部门,并未明确到人,导致责任部门或牵头部门仅有1家的往往整改比较积极,责任部门有2家以上的整改事项往往配合度不高,经常出现部门之间协调不到位、互相推诿的现象,制约整改进度。

(三)审计督办效果欠佳

审计组除了对发现的重大问题向纪检等有关部门移送案件线索外,一般性问题大多是在审计报告中反映,下发审计意见书,提出整改建议,由被审计单位自行整改。对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情况往往是进行材料验收,即通过整改报告、整改材料看整改情况,很少深入现场进行检查验收,更不会深入基层对审计整改效果进行调研,以致整改工作是否完成、整改是否到位、职工群众是否满意,并没有现实依据。在企业中,审计整改的督导工作也往往仅由审计一个部门实施,在缺少相关部门参与或配合的情况下,整改督导措施和力度也十分有限。

(四)审计整改问责力度不大

在企业中,虽然制定了整改问责机制,但是执行力度不大,往往重经济处罚,未将审计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纳入领导干部任免、评优评先和奖惩范畴,导致被审计单位产生整不整改、彻不彻底无所谓的思想和态度,审计整改工作很难引起重视。

四、做实做细审计整改的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引导,强化审计整改意识

作为审计部门,要指引被审计单位认识到审计整改对提升管理的重要性,意识到审计的目的并不是在于发现问题,而是透过问题看管理上的差距,通过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堵塞管理漏洞和防范经营风险,达到提升经营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的目的。作为被审计单位,应当着眼于长远发展,从领导层做起,不仅要听审计发现问题的汇报,更要听审计整改情况的汇报,支持审计整改工作,使被审计单位内部能从上到下强化审计整改意识。被审计单位对待问题整改要从实效出发,在针对具体整改事项研究“当下改”的措施的同时,还要建立“长久立”制度机制,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切实把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落到实处。

(二)将审计整改关口前移,扩大审计成效

审计组在审计过程中对发现能立即整改的问题,及时约谈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做到发现一个问题就督促整改一个,将揭示问题与问题整改同步推进,提高审计整改效率。同时,针对审计发现的一些具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以及屡审屡犯等问题,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实事求是、辩证、客观地分析研究,营造良好的审计整改环境,促进被审计单位主动整改、迅速整改。

(三)推进审计整改信息化管理,做到精准跟踪督办

可建立“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管理系统”,以审计项目为单位,以审计查出问题条目为基础,主要收集和录入项目信息、审计查出问题、审计建议、整改措施、整改成效等数据,将审计意见落实到主要责任人、相关责任部门及督导责任部门的具体责任人,并授予相应权限,使相关人员对整改时限、责任分工一目了然,实现“问题清单”与“整改清单”全面对接。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固化审计整改跟踪流程,规范整改文件上报和整改意见反馈形式,实现由“人控”向“机控”的转变。审计部门应将审计意见落实情况跟踪检查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依照被审计单位整改计划完成时间节点进行检查,对于需后续加强管理和长期进行整改的事项纳入日常检查清单中,开展常态化的监督检查,逐一进行核实,确保整改件件有着落。同时,可建立风险提示制度,对审计、监督检查、考核、巡视巡察中发现的倾向性、敏感性、苗头性问题,以《风险提示函》的形式予以预警提示,将经营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确保问题整改取得成效。

(四)加强协调联动,强化考核问责力度

应以审计部门为主导,健全审计整改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审计整改的部门横向联动,通过部门联席会议等方式,着力推动“监督信息共享、监督成果共用、关键业务共同实施、问题整改问责共同落实”,切实形成监督合力。可选择审计整改重点问题事项,由审计、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考核等部门联合进行专项督查,加大审计整改督查力度。将整改的进度和效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范畴、巡视巡察重要内容,与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奖惩等领导个人利益事项挂钩,从而提高被审计单位的重视度,促进审计成果向管理绩效的有效转化。同时,可建立“谈话函询+”模式,对屡审屡犯、搞“选择性”整改、材料整改、文字整改,整改效果职工群众不满意的,切实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采取提醒谈话、约谈、函谈或通报批评等手段进行严肃问责,提升问题整改效果。

五、结语

审计整改是保障实现审计工作目标、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重要环节,被审计单位需要不断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审计整改,从而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提升經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审计发现问题、揭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规范、防范风险、服务决策的目的,最终推动实现企业健康持续科学发展。

(作者单位为中国兵器工业试验测试研究院审计处)

猜你喜欢
问责审计工作部门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问责不缺位也不越位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关键词:督察问责
筠连县:联动问责整治基层干部顽疾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