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 低剂量肺动脉CTA 检查技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2020-06-29 02:49杨湘雄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肺动脉低剂量栓塞

杨湘雄

(永州市中心医院冷水滩院区放射科 湖南 永州 425000)

肺动脉栓塞为临床常见心肺血管急症,是指由外源或内源性栓子对肺动脉及分支阻塞后导致肺循环障碍的综合征。该病为静脉血栓形成的合并症,下肢与盆骨深静脉是栓子主要来源[1]。血管阻塞程度、心肺基础状态及阻塞发生速度等因素决定了病情严重程度,轻者通常仅有2 ~3肺段受累,临床症状不明显,重者可累及15 ~16 个肺段,容易导致休克和猝死,因此对肺栓塞进行早期诊断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的重要途径,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近期收治的高度疑似肺动脉栓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种不同剂量的CTA 检查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肺动脉CTA 检查的82 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一般对象,以扫描电压与剂量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19 ~63 岁,平均(54.32±12.25)岁。对照组中,男性23 例,女性18 例,患者年龄20 ~65 岁,平均(55.12±11.08)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受试者有咳嗽、呼吸、胸痛等表现,高度怀疑为肺栓塞;②患者(或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有对比剂过敏史者或过敏体质者;②合并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2]。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剂量肺动脉CTA 检查术,患者取合适体位,将CT 扫描管电压设置为120kV,管电流为100~300mAs,层间距0.5mm,层厚1mm。扫描范围为主动脉弓顶部至横膈部。取370mgl/ml 碘帕醇注射剂30ml,用高压注射器进行注射,速率为4.5ml/s,完成后在注射0.9%氯化钠溶液40ml,速率3ml/s。注射同时开启CT 扫描进行实施监控,扫描结束后进行图像分析处理。

观察组患者采取双源CT 低剂量肺动脉CTA 检查术,指导患者采取合适体位,双源CT 管电压设置为100kV,对比剂选择300mgl/mL 碘帕醇,其操作同上述组别。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方法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采用5 分制进行评判,肺动脉无显著增强为1 分;静脉段增强好,动脉段较差为2 分;动脉段与静脉段均有显著增强为3 分;肺静脉段仅略微增强,动脉段和亚段的增强十分显著为4 分;静脉段无增强,动脉段和亚段有增强为5 分;图像质量和分数高低呈正比[3]。

对比两组辐射剂量、信噪比(SNR)、噪声比(CNR)。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 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分别应用t、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对比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n(%)]

2.2 两组图像质量对比情况

观察组肺动脉CTA 图像质量总分,,较对照组更高,其平均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CTA 图像质量评分(n,±s)

表2 两组CTA 图像质量评分(n,±s)

分数分布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1 分 0 0 2 分 0 4 3 分 2 8 4 分 23 16 5 分 17 14总分 183 166平均分 4.36±0.84 3.95±0.72 2.402 0.019

2.3 两组辐射剂量与图像参数

观察组SNR、CNR 以及辐射剂量等指标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不同CT 图像见图1、图2。

表3 两组图像参数对比(±s)

表3 两组图像参数对比(±s)

组别 例数 CNR SNR 辐射剂量(mSv)观察组 42 22.33±1.58 22.66±1.51 4.73±1.24对照组 42 24.36±1.34 24.36±1.08 5.81±1.27 t 6.350 5.935 3.943 P 0.000 0.000 0.001

3 讨论

肺动脉栓塞具有发病率高、不经治疗或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临床症状多变、易漏诊和误诊等临床特征,有报道称,肺动脉如未经有效治疗,死亡率可高达20%~30%,而明确诊断并经治疗后,患者死亡率有明显下降,可至2%~8%,由此可见对肺动脉栓塞进行及时和准确的诊断对后续治疗及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4]。

双源CT 肺动脉CTA 近年来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应用较为广泛,其主要是利用CT 扫描对肺动脉进行造影,具有无创性和操作简单、用时少、能够将中央与周围肺动脉血管分支情况进行清晰显示等优点,现已成为肺动脉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而随着对比剂的广泛应用,其对肾脏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对比剂引发的肾脏疾病已经成为CTA 检查的重要并发症。研究结果发现,低剂量浓度对比剂以及低管电压成像的诊断准确率与常规剂量成像的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但低剂量CTA 图像质量却有明显提升,这可能与低浓度的对比剂能够与血液的融合度更好,进而能减少上腔静脉发生硬化伪影相关。此外,低浓度对比剂造影还能减少图像辐射剂量及噪声比、信噪比等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肺动脉低剂量栓塞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肺部疾病应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分析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CT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于新冠肺炎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肉鸡支气管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剖检变化与防治措施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