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活动性肺结核与非糖尿病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胸部CT 表现差异的对比研究

2020-06-29 02:49龙金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胸膜炎肺叶空洞

龙金津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TB)是一种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导致的肺部感染性疾病。胸部CT 检查对PTB 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后随访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系统评价报道,DM 患者同时患PTB 的风险是非DM 患者的3 倍[1]。因此,DM 是PTB 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可能影响临床医师对PTB 的临床管理[2]。近年来,PTB 和DM 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3-4]。本研究旨在探讨DM-PTB 与非DM-PTB 患者的胸部CT 表现差异,为其临床管理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本院2015 年6 月至2018 年6 月就诊的DM 及可疑PTB 患者。DM 的诊断参考相关标准[4]。纳入标准:满足以下PTB 及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标准。PTB 诊断: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皮肺穿刺活检标本(单项或多项)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和(或)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分枝杆菌(TB-PCR)阳性。结核性胸膜炎诊断:胸腔积液分析显示腺苷脱氨酶(ADA)活性超过50 U/L,且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比率为0.75 及以上[4]。排除标准:①非PTB 患者;②PTB 同时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所致肺部感染患者;③临床资料不全患者。

最终纳入DM-PTB 患者186 例,男性130 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61.6±11.5 岁。同时选取年龄及性别与DMPTB 组匹配,并符合上述PTB 及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标准的非DM-PTB 患者200 例。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64 排多层螺旋CT(SOMATOM Definition AS;Siemens Healthcare,Germany)扫描仪吸气后屏气状态下从肺尖至膈肌水平进行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 ~300mA,高分辨率CT 层厚为1mm,常规CT 层厚为3 ~5mm,距阵512×512,重建层厚1mm,重建层间距1mm。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入非离子型碘对比剂(300 或370mgI/ml)后进行,并采用Bolus tracking 技术,ROI 置于升主动脉水平,阈值达100Hu 时启动动脉期扫描,10 ~15 秒后行静脉期扫描,所有图像重建后传送至PACS 进行阅片。

1.3 图像分析

由2 名至少具备5 年胸部疾病阅片经验的放射医师在不知患者DM 患病状态的情况下独立阅片,并通过协商达成共识。重点观察以下内容:双肺受累(是或否)、肺实质受累部位(肺叶及肺段)、肺实变(有或无)、肿块(直径大于3cm)、结节(直径小于3cm)、空洞(实变、肿块或结节内含空气)、胸腔积液(有或无)、淋巴结肿大(短轴直径≥10mm)、小叶中心性肺结节(有或无),空洞部位及形态、淋巴结肿大的部位(纵隔、肺门、或同时)等。典型部位PTB 指病变累及上叶尖后段和(或)下叶背段;不典型部位PTB 指病变累及上叶前段、下叶基底段、中叶(单独或同时)[5];累及不典型部位指上述典型部位和不典型部位同时发现结核病变。

1.4 统计分析

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或Fisher’s 确切概率算法检验,并将P<0.1 的变量进行多变量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后退法),计算其OR 值及95%置信区间(CI)。统计分析采用SPSS23.0 软件进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M-PTB 组与非DM-PTB 组基线情况比较

组间比较:年龄(岁)、性别(男/女)、CT检查方法(CT平扫、高分辨率CT、增强CT)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M-PTB 组的ADA 水平较非DM-PTB 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 诊断(TB 培养、TBPCR、组织培养、胸腔积液)方面,DM-PTB 组与非DM-PTB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DM-PTB 组与非DM-PTB 组的胸部CT 比较

DM-PTB 组双肺受累、全肺叶受累、空洞内壁不规则、淋巴结肿大(纵隔、肺门、纵隔+肺门)的CT 表现(表1)均较非DM-PTB 组常见,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M-PTB 组结核性胸膜炎、实变的CT 表现均较非DM-PTB组少见,而肿块、结节(包括小叶中心性肺结节)、空洞、胸腔积液等CT 表现均较非DM-PTB 组常见,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肺受累(OR=4.53,95%CI=2.45 ~7.82,P=0.028)、全肺叶受累(OR=5.28,95%CI=2.96 ~6.37,P=0.031)、空洞内壁不规则(OR=2.96,95%CI=2.24~4.27,P=0.041)、淋巴结肿大(OR=3.88,95%CI=2.55 ~5.82,P=0.025)的胸部CT 表现于DM-PTB 组常见(P均<0.05)。

表1 DM-PTB 与非DM-PTB 患者胸部CT 表现汇总

表2 不同病程DM-PTB 患者胸部CT 表现汇总

2.3 DM-PTB 组内的基线情况比较

根据DM 的病程,将DM-PTB 组分为两个亚组,即DM ≥10 年组(n=90)和DM <10 年组(n=96),其病程分别约为16.9±6.5、5.5±3.2 年,平均年龄分别约为57.6±9.4、53.5±11.9 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2.4 DM-PTB 组内的胸部CT 比较

双肺受累、全肺叶、结核性胸膜炎、实变、肿块、结节、空洞、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等胸部CT 表现(表2)在不同病程DM-PTB 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3 讨论

近年来,PTB 和DM 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3-4],DM 已成为PTB 的危险因素之一,并可能影响临床医师对PTB 的临床管理[2]。国内Ma 等[6]在一项研究(n=1313)中前瞻性地评价了DM 对初治药物敏感PTB 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后报道,与非DM-PTB 患病比较,DM-PTB 患者的次月底痰液涂片阳性率更高,并且其治疗失败率和死亡率均更高,提示DM 在PTB 的治疗中起着不利的作用。

虽然存在争议,但目前已有关于DM-PTB 与非DM-PTB患者胸部CT 表现的少量报道[7-8]。例如,许金卫等[7]认为,与非DM-PTB 患病比较,DM-PTB 患者的胸部CT 表现具有两肺病灶分布范围广、支气管播散多、厚壁空洞多、病情重、易形成干酪性肺炎等特征;Alkabab 等[8]认为,与非DMPTB 患者比较,DM-PTB 患者的肺部病变更易出现空洞,并且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呈正相关。尽管如此,关于不同病程DM 合并活动性PTB 患者胸部CT 表现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表明,与非DM-PTB 患者比较,双肺受累(OR=4.53)、各叶受累(OR=5.28)、空洞内壁不规则(OR=2.96)、淋巴结肿大(OR=3.88)的胸部CT 表现更常见于DM-PTB 患者(P均<0.05)。本研究中,双肺受累见于62.4%(116/186)的DM-PTB 患者,高于非DM-PTB患者(41%,82/200)。此结果与Alkabab 等[8]的报道一致,而与Chiang 等[9]的报道不一致。笔者认为,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检查方法(X 线平片VS. CT)不同,Chiang等[9]所采用的检查方法均为胸部X 线平片检查,而本研究所采用的检查方法均为胸部CT 检查。胸部CT 检查较X 线平片检查对胸部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及显示率均较高[8,10]。同理,本研究中DM-PTB 患者的淋巴结肿大显示率较非DMPTB 患者高(51.6% VS.41%,OR=3.56),与上述结果不一致。Jabbar 等[11]采用胸部X 线平片进行研究,其DMPTB 患者的淋巴结肿大显示率仅为5%。另外,与非DMPTB 患者比较,本研究中全肺叶受累(23.7% VS.10.0%,OR=5.28)的胸部CT 表现更常见于DM-PTB 患者,此结果与许金卫[7]、Alkabab 等[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最后,本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典型部位、结核性胸膜炎、实变、肿块、结节、空洞、胸腔积液等胸部CT 表现在DM-PTB 与非DM-PTB 患者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此结果与既往文献报道的结果部分一致[6-9,11-12],因此,尚需进一步研究并予以验证。

关于DM 病程与DM-PTB 患者胸部CT 表现之间的关系。文献[11]报道,与非DM 患者比较,DM 患者感染PTB 的风险明显增高,且随着DM 的患病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其在患病10 年以上风险最高。基于此,本研究首次根据DM 病程对其进行亚组分析(DM ≥10 年VS.DM <10 年),以探索DM 病程对DM-PTB 患者胸部CT 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双肺受累、全肺叶受累、结核性胸膜炎、实变、肿块、结节、空洞、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等胸部CT 表现在不同病程DM-PTB 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虽然不同病程DM-PTB 患者的胸部CT 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本研究首次对此予以了报道,尚未发现其他研究对此予以报道。因此,尚需开展更多的研究予以证实。

总之,双肺受累、全肺叶受累、空洞内壁不规则、淋巴结肿大的胸部CT 表现可能更常见于DM 伴活动性PTB 患者,熟悉其胸部CT 表现可能有助于DM 患者合并活动性PTB 的快速诊断。不同病程DM 伴活动性PTB 患者的胸部CT 表现可能没有差异。

猜你喜欢
胸膜炎肺叶空洞
肺叶间裂发育变异及其影像学评价进展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非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与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的CT扫描影像特征分析
番茄出现空洞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你了解胸膜炎吗
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与亚肺叶切除术分别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比研究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如何避免想象作文空洞无“精神”
空洞的眼神
班有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