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对比

2020-06-29 02:49高曼丽通讯作者蔡芹芹谢晴晴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宿迁223800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达峰乳头状造影

高曼丽,乔 薇(通讯作者),刘 辉,蔡芹芹,谢晴晴(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宿迁 223800)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临床常见的肿瘤类型,发病隐蔽性较强,且极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恶化[1]。早期诊断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后续治疗及护理护理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活检进行诊断,准确率较高,但这种诊断方式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会对患者机体造成刺激,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2]。因此,如何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础上,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检出率,是目前临床诊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次研究探讨了高频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对我院2019 年1 月至2020 年2 月共75 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20 例,女性55 例,年龄23 ~70 岁,平均年龄(50.48±10.13)岁。排除弥漫性甲状腺疾病、药物过敏、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组织检查确诊。

1.2 方法

常规超声检查方法如下:通过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7 ~12MHz。检测时告知患者应选择仰卧位,使检测区域充分暴露,临床医师通过超声图像观察患者甲状腺结节具体情况,如形态、大小、纵横比等。

高频超声检查方法如下:探头频率设置为7.5 ~10.0MHz,引导患者取仰卧位,在颈部垫软枕,头略微后仰,使甲状腺区域充分暴露。扫查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发现肿块后测量肿块大小,并观察其形态、边界、包膜等情况,观察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状况。

超声造影检查方法如下:先对患者进行甲状腺造影,初始机械指数0.06 ~0.08,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直至图像能见到清晰的甲状腺被膜。仪器参数设定后不得随意更改。在白色冻干粉末中加入5ml 生理盐水,适当摇晃,直至呈现微泡混悬状备用。检查前告知患者配合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将检查的重点区域聚焦于病灶下方。在患者肘部浅静脉进行穿刺,建立静脉通道,注射2.4ml 混悬液,再利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对灌注造影剂的的整个过程进行连续观察并记录。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误诊率;②对比病灶组织与正常组织达峰时间、始增时间以及峰值强度。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率对比

联合诊断检出率高于常规超声,误诊率低于常规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所示。

表1 两种诊断方式结果对比[n(%)]

2.2 病灶组织与正常组织对比

病灶组织峰值强度低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组织和正常组织达峰时间、始增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 所示。

表2 病灶组织与正常组织对比(±s)

表2 病灶组织与正常组织对比(±s)

类型 例数 达峰时间(s) 始增时间(s) 峰值强度病灶组织 75 20.89±8.79 16.21±7.16 60.11±15.42正常组织 75 19.05±7.33 15.77±6.52 124.45±45.89 t / 1.392 0.394 11.510 P / 0.083 0.347 0.000

3 讨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肿瘤中较常见的类型之一,临床中遵循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使患者能尽快接受手术,从而保证治疗效果[3]。但甲状腺乳头状癌前期隐蔽性较强,患者发病后无典型症状,确诊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常规超声虽然能够诊断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但部分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表现存在重叠情况,尤其是微小结节,同时病灶边界、钙化直径、血流信号等特征也可能受到仪器分辨率的影响,诊断难度较高。近年来,随着医学检验的进步,高频超声及超声造影等技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次研究显示,联合诊断检出率高于常规超声,误诊率低于常规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组织峰值强度低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组织和正常组织达峰时间、始增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和正常的甲状腺组织相比,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新生血管,因此可能出现不均匀增强的情况,血管灌注情况差距较大,是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4]。高频超声能够清晰的显示出甲状腺内肿块的大小、数量、位置等,有利于临床医师观察肿块内部的结构,了解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为良恶性诊断提供依据。超声造影建立在背向散射理论基础上,和常规超声相比,清晰度更高,能准确显示出病灶中的微血管情况,保证检出率。当造影剂成功进入病灶区域血管后,能够提高血管之间的对比度,使医务人员能直观的了解患者机体血流及血管分布情况[5]。同时,超声造影不仅能够显示出甲状腺及周围组织的灌注状态,还能显示病灶组织的灌注、消退顺序、灌注强度等,提供了大量有关病灶区域的信息,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常规超声相比检出率较高,可作为临床首选的诊断方式。

猜你喜欢
达峰乳头状造影
肿瘤相关因子TSHR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低碳生活,绿建未来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迎接人口“达峰”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