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CT 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比较观察

2020-06-29 02:49周伟邦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核磁胆管结石

周伟邦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 钦州 535000)

在临床上通常将发生在肝外胆管的结石病变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病变主要集中在胆管系统的内部,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该类患者占绝大多数,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均属于该类病变[1]。胆固醇结石则属于胆囊内部的结石病变排到胆管中,是继发性结石病变的一种。胆总管、胆囊管、总肝管等器官是该类结石病变的高发部位,以胆总管结石最为常见[2]。本文对比研究腹部CT 和核磁胰胆管成像技术对肝外胆管结石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8 年1 月1 日—2019 年12 月30 日间收治的,获得临床手术治疗后证实为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68 例,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4 例。对照组中包括男性19 例,女性15 例;结石病史1 ~13 个月,平均5.2±0.5 个月;患者年龄19~73 岁,平均51.7±5.4 岁;研究组中包括男性21 例,女性13 例;患者病程在1 ~14 个月之间,平均5.5±0.7个月;患者年龄19 ~75 岁,平均51.6±5.3 岁。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础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术前患者接受常规腹部CT 检查,采用我院目前现有的多层螺旋CT 通过常规方式进行扫描检查。在检查操作实施的前6 小时,需要嘱咐患者保持禁食状态,检查开始前患者还需要饮用温开水700ml 左右。层厚与层距水平均设置为5mm,重建水平设置为1mm,螺距控制在1.3~1.5 之间,然后实施全面腹部扫描检查。研究组术前接受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采用我院现有的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检查,在检查操作实施的前6 小时,需要嘱咐患者保持禁食状态,采用综合分析对比原始图像。

1.3 满意度评价标准

在手术后,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利用病房随访机会,对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选择满分为100 分的不记名打分问卷。<60 分为不满意,≥80 分为满意,其余为基本满意[3]。

1.4 数据处理

P<0.05 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后者以(±s)的形式予以表示,以SPSS18.0 软件处理所得相关数据。

2 结果

2.1 检查准确性

研究组肝外胆管结石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术后证实结果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误诊率、漏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准确性数据统计[n(%)]

2.2 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

研究组仅发生1例(2.9%),少于对照组的5例(14.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检查方案的满意度

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对检查方案的满意度统计结果[n(%)]

2.4 检查操作时间

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8.35±5.64)min 和(11.06±2.81)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属于新型非介入胰胆管成像检查技术的一种类型,该项检查方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需要造影剂就可以对患者胆道系统的真实情况进行清晰的显示,主要是由于核磁成像选择了T2 加权成像模式,可使胆汁、胰液、周围器官分别以高低状态不同的信号呈现出来,从而对低信号结石病变进行准确的判断[4,5]。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说明,核磁胰胆管成像技术对肝外胆管结石病情进行诊断,尽管在操作时间方面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延长,但却可以使诊断准确性得到显著提高,减少由于诊断原因所导致的纠纷事件,使患者满意度提高。

猜你喜欢
核磁胆管结石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上海某三甲医院CT、核磁大型影像设备的管理、配置和使用分析
经T管超声胆管造影评估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内外胆管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基于低场核磁成像的银杏胚检测及分类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老人摔倒为何需要拍核磁?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X光、CT和核磁如何选
得了胃结石千万不能随便喝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