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观察

2020-06-29 02:49贺传章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心电图平板准确率

贺传章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8300)

冠心病属于常见心血管疾病,易出现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且发病迅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1]。由于部分患者存在既往病史(糖尿病、心脏病、肾病),行动不便,以及长期服用药物等原因[2],使得检测手段受限,或者检测效果不理想,所以亟待寻求准确性高且快速的检测手段。心肌灌注显像属非介入性影像检查,适合于冠心病的初期检查,但学术界对该检查手段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仍然存在争议,且不良事件出现率高的报道较多。因此,本文以CAG 作为诊断依据,心电图平板活动实验作为对比,旨在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安全性观察。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 年6 月—2019 年10 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46 例,依据检测手段不同,分为研究组(66 例)和对照组(80 例)。研究组男性33 例,女性33 例;年龄45 ~82 岁,平均年龄50±0.22 岁;对照组男性42 例,女性38 例;年龄46 ~86 岁,平均年龄51±0.22 岁。排除标准:(1)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和充血性心力衰竭;(2)严重高血压,且未有效控制;(3)心电图出现严重心率失常,或者重度房室传导阻滞者。纳入标准:(1)胸部疼痛,且不易与心绞痛鉴别;(2)静息心电图有缺血性ST-T 改变。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且经医院伦理会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美国Maquti-Ge 活动平板仪和Bruce 方案,进行检查。阳性检查标准为:运动后,患者即刻出现心电图ST 段下斜型下降;或水平下降>0.1mV,并持续1min 以上,或者原有ST 段下降患者,运动后ST 段水平下降0.1mV;或者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运动中出现血压下降。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先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当结果达到阳性标准,或达到次极心率时,静脉注射核素,静待1h 后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灌注显像设备为西门子16 排SPECT/CT,采集位置为RAO:45°-LPO:45°,1帧/6°,30s/帧,跟踪剂为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结果为阳性的标准为:在2 个以上区域的2 个以上断层图中,心室壁出现局部放射性缺损或者稀疏。

1.3 冠心病评定标准

所以患者检查1 周后,用Judkins 法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多体位充分暴露左主干(LM),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1 支以上主要血管的管径狭窄≥50%为确诊标准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 版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两t检验,以(±s)表示。用ROC 曲线分析不同检查法对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灵敏性的最佳临界值。P<0.05 代表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临床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不同风险的检查率、不良反应出现率和整体检测准确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检测时间和低风险的检测率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s,%)

组别 研究组(n=66)对照组(n=80) χ2/t P检测时间(min) 45.2±0.62 60.1±0.22 0.835 0.072左主干 18.2±0.32 46.2±0.12前降支或前降支 20.1±0.25 62.45±0.22右冠状动脉 25.4±0.75 52.7±0.42不良反应(%) 8.321 0.021低血压 1.21±0.02 4.22±0.05重度房室传导阻滞 1.12±0.04 6.51±0.02明显ST 段改变 2.14±0.01 5.14±0.03不同风险的预测率(%) 9.012 0.001高风险 16(24.2) 10(12.5)中风险 30(45.4) 22(27.5)低风险 20(30.3) 48(60)准确率(%) 4.985 0.004阳性率 92.3 79.1阴性率 89.42 75.6

2.2 两组不良事件与准确率的ROC 曲线

ROC 曲线分析以准确率=122.12,不良事件出现率=23.2 为诊断有效性的最佳临界值,敏感性分别为92.1%和89.2%,特异性分别为81.2%和75.3%,ROC曲线面积(AUC)分别为0.893 和0.792,如图1 所示。

3 讨论

冠心病易发严重并发症心肌梗死,或者心律不齐和供血不足,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所以及时有效的检测,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资料显示,冠心病患者中有2.8%出现心肌梗死[3],而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或者存在既往病史的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高于普通患者23%以上。目前,冠心病的诊断依据主要为CAG 筛查,而CAG 筛查费用高,亦不能进行反复检查,所以临床亟待更加方便、快捷的检查手段[4]。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是冠心病的主要筛选方式,并具有公认的准确率高的特点,所以本文以此方法为对照组检查手段,以验证心肌灌注显像的准确率和不良事件率[5]。同时,以诊断1 周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并以检查结果为金标准,且1支以上主要血管的管径狭窄≥50%为确诊标准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不同风险的检查率、不良反应出现率和整体检测准确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检测时间和低风险的检测率方面,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由于两种检测方法均涉及左主干(LM),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项目,且需要将上述主血管充分暴露,所以检测时间无显著差异。由于低风险冠心病患者的症状较轻,心肌灌注显像中的稀疏区域不明显,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的ST-T段的细微变化明显,所以检测准确率低于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但是,高、中风险的冠心病患者,局部稀疏区域比较明显,而ST-T 段的变化加大,但变化率不明显,所以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然而,高、中风险冠心病患者的检查,对于患者的后期治疗和死亡率的影响比较明显,所以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价值更高[6]。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ROC 曲线分析以准确率=122.12,不良事件出现率=23.2 为诊断有效性的最佳临界值,敏感性分别为92.1%和89.2%,特异性分别为81.2%和75.3%,ROC 曲线面积(AUC)分别为0.893 和0.792,进一步验证上述分析。

综上所述,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高于心电图平板活动试验,特别对于部分存在既往病史复杂,需要准确地进行冠心病检查的患者,且该方法不良事件的出现率较低,并在终止试验后消失,是疑似冠心病患者首选的筛查方法。

猜你喜欢
心电图平板准确率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属于你的平板电脑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4》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