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及MRI 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评估的对比

2020-06-29 02:49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敏感性原发性准确率

韦 洪

(百色市人民医院 广西 百色 533000)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肝癌的患病数占到世界总发病人数的50%以上[1],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原发性肝癌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阶段,此时已错过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有效手段,属于一种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疗效切确。但有研究指出[2],TACE术后的疗效评估目前较为困难,临床常见的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MRI,DSA 已被临床广泛认可,但CT和MRI 对TACE 术后疗效评估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证实。鉴于此,本研究对2019 年9 月—2019 年12 月在本院接受TACE 治疗的60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研究,治疗后均进行CT、MRI 检查,观察病灶检出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9 年9 月—2019 年12 月在本院接受TACE 治疗的60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研究。本组案例男33 例,女27 例;年龄48 ~59 岁,平均(53.26±3.56)岁。纳入标准:TACE 术前经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肝内肿瘤病灶≤5 个;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严重脑肾病史者;TACE禁忌证患者。

1.2 方法

60 例患者均采用相同的TACE 治疗方案。治疗后2 ~6 个月行CT、MRI 检查。(1)CT 扫描:采用GE LightSpeed Pro16 螺旋CT 扫描仪;参数设置:管电压120kV,管电流180mA;层距8mm,层厚6mm。扫描范围:膈顶至肾脏下极。先行CT 平扫,根据该结果决定增强扫描平面;采用高压注射器于肘正中静脉以2.5 ~3.0mL/s速度注入威视派克(体质量1.5mL/kg)后20 ~30s、60~70s、120s 后行行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延迟期增强扫描;(2)MRI 扫描:采用Siemens Symphony 1.5T MRI 扫描仪;参数设置:矩阵385×512,层厚6mm;层间隔7mm;视野350mm×350mm。扫描范围:膈顶至肾脏下极。先行MRI平扫,后采用高压注射器于肘正中静脉以2.0mL/s 速度注扎喷酸葡胺(体质量0.2mmol/kg)后20s、40s、60s 行动脉早期、晚期及门静脉扫描。扫描序列:FSET1W 平扫(TR/TE:110ms/2.4ms)、FSET2W 平扫(TR/TE:1000ms/85ms)、增强扫描(TR/TE:4.8ms/2.3ms);(3)均进行DSA 检查。

1.3 观察指标

以DSA 检查作为金标准,观察CT、MRI 检出病灶残余或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以χ2对检验结果进行表法,(%)表示为计数资料。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0 例患者经DSA 核实有79 个病灶,其中49 个病灶提示病灶残余或复发。MRI 检出病灶残余或复发的准确率、敏感性分别为94.94%[(45+30)/79]、91.84%(45/49),均高于CT 检出的78.48%[(32+30)/79]、65.31%(32/49),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CT、MRI 检出结果对比(例)

3 讨论

原发病肝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药物、饮食、环境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早期患者因无特殊临床表现而易错失手术机会,因此中晚期患者的治疗方式值得重视。TACE 因其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等特点已在中晚期肝癌患者中国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成为临床上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的99%血流来自肝动脉,TACE 通过栓塞剂栓塞肝动脉,以阻断对肿瘤的血供,导致肿瘤缺氧缺血而坏死,从而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但TACE 的疗效判断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难题[3]。

目前,常见的TACE 治疗后疗效评估方法包括CT、MRI和DSA。CT 可对肿瘤营养血管和肝动脉瘘进行清洗显示,但易受到造影剂的影响;MRI 具有多面体的成像能力,且图像显示清晰度高,能够明显表达出病灶及其周围的解剖关系,为临床诊疗作出指导。本研究以DSA 作为检出病灶残余或复发的金标准,结果显示60 例患者共计79 个病灶,其中49 个病灶提示残余或复发;CT 检出32 例,检出准确率、敏感性分别为78.48%、65.31%;MRI 检出45 例,检出准确率、敏感性分别为94.94%、91.84%。结果提示MRI 扫描检出病灶残余或复发准确率、敏感性均高于CT 扫描,说明MRI 能够更为全面地判断病灶活性[4],在TACE 治疗后的疗效评估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由此可见,相较于CT,MRI 能够更为全面地判断病灶活性,从而得到更高的病灶残余或复发检出准确率、敏感性,在原发性肝癌行TACE 治疗后患者的疗效评估中具备更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敏感性原发性准确率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计及需求敏感性的电动私家车充电站规划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痤疮患者皮肤敏感性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