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诊断中CTA 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6-29 02:49李定鑫康中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横径准确性阴性

李定鑫,康中勤,赵 洋

(泸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颅内动脉瘤在临床上属于较为常见的脑部肿瘤疾病,其中,脑动脉先天性缺陷、管腔内压力上升,可导致动脉管腔局部扩张,进而造成血管壁囊性突出,引发血管破裂。因此,颅内动脉瘤可严重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且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颅内动脉瘤检查方法为影像学检查,除常规的DSA、CTA 外,还包括B 超、MR 血管造影等,DSA 作为临床上公认的动脉瘤检查金标准,因属于有创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度并不高[2]。此次研究为明确CTA 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者为观察对象,对其采取DSA 与CTA 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研究选取2018 年8 月—2019 年10 月接收的60 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为对象,其中,男34 例,女26 例,年龄49 ~78 岁,平均(57.6±4.8)岁;疾病类型:颅内出血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9例,烟雾病并发动脉瘤6例,动静脉瘤畸形合并动脉瘤7 例。研究纳入对象均符合相关的医学伦理审核标准,且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研究。排除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或不同意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1.2.1.1 CTA 检测 采用64 排螺旋CT 进行CTA 检查,取仰卧位,常规扫描头部,从颅顶开始扫描,扫描线与听眦线平行。CT 扫描管电压、管电流分别为:120kV、250mA;层厚与层距均为:5 ~10mm;螺距:0.375:1。将浓度为370ml/ml 优维显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入肘静脉内,注射量为60 ~80ml 左右,注射速度保持在4.0 ~4.5ml/s。将0.9%的氯化钠按照同样的注射速度注入患者肘静脉内。触发扫描,将患者双侧颈内动脉作为监控血管,层面为L3 ~4 水平,阈值最低为80HU,将CTA 图像送至图像工作室后,按照标准算法进行重建。

1.2.1.2 DSA 检查 选择股动脉为进针部位,经颈内动脉、椎动脉,将优维显作为对比剂,颈内动脉注射速度为4 ~6ml/s,椎动脉注射速度为3 ~4ml/s,分别采集颈内动脉与椎动脉正、侧、斜位三个方位的图像,并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介入科和放射科医师进行评估。

1.2.2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的DSA、CTA 检查结果与手术证实结果及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动脉瘤平均瘤颈横径与平均最大直径。特异性=阴性(假阳性+阴性)×100%;敏感性=阳性(假阴性+阳性)×100%;准确性=(阴性+阳性)/(阳性+阴性+假阴性+假阳性)×100%。

1.3 统计学原理

研究数据用SPSS22.0 统计软件处理,计数与计量资料用n(%)和(±s)表示,用χ2和t进行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手术确诊结果对比

60 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经手术后,确诊55 例,剩余5 例均为阴性。DSA 确诊颅内动脉瘤59 例,CTA 确诊颅内动脉瘤57 例,具体结果见表1。

2.2 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DSA、CTA 检查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观察

观察此次检查结果可知,DSA 检查的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性均高于CTA 检查结果,但两者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研究对象CTA、DSA 检查的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性比较(n,%)

2.3 颅内动脉瘤患者DSA、CTA 检查的平均瘤颈横径、动脉瘤平均最大直径观察

研究结果显示,采取CTA、DSA 检查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瘤平均最大直径与平均瘤颈横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研究对象采取两种检查方法的动脉瘤平均最大直径、平均瘤颈横径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作为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也是脑血管疾病致残或致死的重要原因,其发病因素包括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先天缺陷、高血压等。主要是指颅内动脉瘤壁上突出异常,但患者发病后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则常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3]。但因为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还要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影像学检查作为颅内动脉瘤早期筛查的主要方式,CT 扫描操作简单,图像清晰,能重复检查,因而在临床上的应用度更高[4]。

在此次研究中,将疑似颅内动脉瘤的60 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经手术确诊阳性患者共55 例,DSA、CTA 影像学检查显示阳性患者分别为54 例、52 例,DSA 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也高于CTA 检查的结果,但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同时,两种检查方法的平均瘤颈横径与动脉瘤平均最大直径对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颅内动脉瘤采用CTA 检查的效果与DSA 检查的结果相似,可用于临床检查。DSA 检查作为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通过旋转的方式,采集图像,经三维图像处理后,能从任一角度观察患者的动脉瘤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5]。而CTA 检查的结果与DSA 差异较小,再加上CTA 检查属于无创操作,安全有效,且检查费用较少,因而,近年来逐渐替代了传统的DSA 检查,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中[6]。

综上所述,CTA 作为影像学检查方法,现在广泛应用与各系统的血管疾病诊断,其能够获得相应的检查效果,同时减少了对于患者产生的辐射剂量,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对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意义在于通过使用满足临床对于患者诊断和治疗的需求,还能减少扫描对于患者产生的不利影响,更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横径准确性阴性
更正
CT及超声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诊治价值及准确性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灰枣果实体积与单果质量的估算方法
‘富士’和‘国光’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生理指标初步研究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澳洲坚果果实生长发育研究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三阴性乳腺癌分类治疗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