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MRI 和CT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

2020-06-29 02:49武亚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腰间盘腰椎间盘腰部

武亚洲

(承德市滦平县医院 河北 承德 068250)

腰椎间盘突出容易增加腰部疼痛感,对腰椎间盘骨骼、神经等造成较大影响,当患者久站久坐的时候腰椎间盘突出会更加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健康度。腰椎间盘突出分为膨隆型、突出型、脱垂游离型、Schmorl 结节型,每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都加重了患者的机体负担。临床对MRI 和CT 检查的诊断效果展开了详细研究,发现两种检查提高了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准确性,降低了患者腰部承受的痛苦,详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7 年3 月—2018 年3 月收治的24 例腰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MRI 和CT检查。所有患者均有腰间盘突出症表现包括不同程度的腰痛、坐骨神经痛等,排除患者有重大疾病、哺乳期、精神异常等情况。男女比例为14:10;平均年龄为(55.85±6.62)岁;平均病程为(1.47±0.28)年。

1.2 方法

MRI 选择美国GE1.5T,CT 选择东芝64 排128 层螺旋仪。为患者放好体表线圈然后进行MRI 检查,进行轴位、矢状位扫描,将厚度和层距设置在5mm。然后进行CT 检查,将层距设置为1mm,层厚设置为3mm,矩阵调整到256×512,让机架倾斜角在±30 度,让患者的椎间隙中心线与扫描面保持平行。对患者的L3 ~S1 间的3 个椎间隙实施常规扫描,反复进行4 次,保障检查的准确性,并对患者骨窗、软组织窗等仔细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检查准确率,统计患者腰间盘突出的各种情况,并生成比较数据。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分析中的数据处理使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方法,检验水准α=0.05,当(P<0.05)时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检查后,两种检查的准确率都较高,但MRI 的检查准确率要高于CT,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MRI 和CT 检查准确率对比[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后患者的行动能力会受到限制,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类型的不同行动会受到不同的限制,降低了患者腰部的正常能动性。患者还要承受腰部带来的疼痛感,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腰椎间盘突出后,患者的腰部形态等也会受到影响,对腿部、膝盖等造成压迫,降低患者在生活中的健康情况。首次发病的患者病情一般较轻,经过治疗大多可以恢复,如果腰椎间盘反复发作就需要更细致的治疗,以保障患者的行动能力[1]。

临床对MRI 和CT 展开了研究,发现两种检查方法均较好的保障了腰椎间盘突出准确率,对患者腰椎情况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扫描,提高了检查的细致度。像MRI 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将腰椎、脊柱、脊髓等清晰的呈现到检查人员面前,降低了检查中某些伪阴影对检查结果的影响。CT 检查可以对腰椎间盘的突出位置、大小、神经根受压情况等进行清晰的呈现,降低了检查人员对患者腰椎间盘突出情况的错误判断概率[2]。

两种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上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保障了患者接受治疗的效率,为医生提供了准确率较高的检查结果,保障了临床诊断的正确率,减少了对患者病情错误评估的概率。从上述内容中更好的体现了两种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诊断中的作用,避免了患者在检查中的不适。像呕吐、胸闷、头痛等发生概率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在检查中的健康度。两种检查方法都较科学,减少了患者在检查中的繁琐性,提高了患者在检查中的配合。两种检查更好的呈现了检查影像,满足了临床判断患者病情的需求[3]。像腰椎间盘突出属于较初级的疾病,一般经过调养就可以逐渐恢复,患者在确诊后可以遵医嘱睡硬板床、中医按摩等,如果出现膨出、脱出等较严重的情况就需要遵医嘱进行手术治疗,帮助腰椎间盘恢复原位。经过本次分析得出,检查后,两种检查的准确率都较高,但MRI 的检查准确率要高于CT,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检查中的MRI 准确率更高。

综上所述,MRI 和CT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都非常好,但MRI 检查的准确率更高,为治疗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值得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大范围使用。

猜你喜欢
腰间盘腰椎间盘腰部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手术与保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一套动作 缓解腰痛
腰间盘突出怎么治疗?
遭遇腰间盘突出时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