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 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2020-06-29 02:49陈栋健丁文彬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白蛋白复发率直径

陈栋健,丁文彬(通讯作者)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 江苏 南通 226001)

原发性肝癌(HCC)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多与消化系统症状相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约70%患者确诊时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错失手术治疗最佳时机,预后较差[1]。对于中晚期HCC 患者,临床多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术后肿瘤复发率较高。本研究旨在分析中晚期HCC 患者TACE 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7 年11 月至2019 年6 月在我院行TACE 术治疗的中晚期HCC 患者88 例临床资料,其中男65 例,女23 例;年龄30 ~75 岁,平均年龄(54.88±3.65)岁。

1.2 方法

收集入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术后6 个月复发情况、肿瘤直径、单发或多发、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甲胎蛋白(AFP)、白蛋白水平,分析中晚期HCC患者TACE 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并记录复发病灶MRI表现,其中残留强化区评分,1 分为无残留强化区;2 分为可能无残留强化区;3 分不确定有无残留强化区;4 分:可能有残留强化区;5 分:确定有残留强化区。并测定4、5 分病灶残留强化区最小短径和最大长径。MRI 增强扫描显示,肝内病灶呈典型的“快进快出”增强方式,即表示肿瘤复发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复发影像学表现

88 例患者术后早期复发48 例(54.55%)。48 例患者肿瘤病灶共61 个,MRI 增强扫描图像表现为T1WI 呈等-高混杂信号7 个,呈等-低混杂信号54 个;T2WI 呈等信号10 个,呈不均匀的高信号51 个。病灶残留强化区评分平均值为(4.26±0.48)分,最小短径平均值为(1.38±0.26)cm,最大长径平均值为(3.75±0.14)cm。

2.2 单因素

复发组肿瘤直径>5cm、肿瘤多发、AFP >400ng/ml、白蛋白<35g/L 比例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Child-Pugh 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中晚期HCC 患者TACE 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n(%)]

2.3 多因素

肿瘤直径>5cm、肿瘤多发、AFP >400ng/ml、白蛋白<35g/L 是中晚期HCC 患者TACE 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且OR ≥1)。见表2。

表2 中晚期HCC 患者TACE 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HCC 具有起病隐匿、侵袭性强、转移快、恶性程度高、病死率高,预后较差等特点,死亡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14.56%,危害性极大[2]。TACE 是临床治疗不宜局部消融或无法行手术切除的中晚期HCC 患者常用手段,但术后复发率较高,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早期充分了解中晚期HCC 患者TACE 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及时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本研究中,肿瘤直径>5cm、肿瘤多发、AFP >400ng/ml、白蛋白<35g/L 是中晚期HCC 患者TACE 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免疫系统中,AFP 能经改变CD8+、CD4+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促使淋巴细胞凋亡,对机体免疫功能形成抑制,进而促进肿瘤转移、复发。白蛋白是反映机体肝脏合成、营养状态、肝细胞损伤的有效指标,其水平下降,提示机体存在不可逆性肝损伤,增加TACE 术后肝内复发风险[3-4]。肿瘤多发是进展期HCC 的表现,预后欠佳,肿瘤直径>5cm 病灶增长速度较快,增加周围间质压力,压迫肿瘤毛细血管,造成TACE 术中碘油无法完全在肿瘤内沉积,术后易出现复发[5]。

综上所述,中晚期HCC 患者TACE 术后复发率较高,肿瘤直径>5cm、肿瘤多发、AFP >400ng/ml、白蛋白<35g/L 是中晚期HCC 患者TACE 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临床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性干预与治疗,减少肿瘤复发,以延长生存期。

猜你喜欢
白蛋白复发率直径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张露作品
各显神通测直径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山水(直径40cm)
爱虚张声势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