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超引导下经皮EMCO 置管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的价值探析

2020-06-29 02:49郑飞玲黄少华林阳娣苏广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回顾性精细化护理

郑飞玲,黄少华,林阳娣,苏广生

(茂名市人民医院 广东 茂名 525000)

体外膜肺氧合(EMCO)衍生于1953 年Gibbon 首先应用于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技术,其辅助治疗是救治心肺功能衰竭的重要技术,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 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 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心肺功能衰竭的疾病,虽然B 超引导下经皮EMCO 置管扩大了EMCO 的适应证,但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出血、血栓形成、感染的风险并未有实质性降低,因此如何预防EMCO 期间并发症,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是提高EMCO 成功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关键[1]。有临床研究提出,精细化护理是一种现代化护理模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针对性护理干预,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更具细节化、个性化[2],能减少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有效提高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3-4]。本组研究共回顾性分析了32 例行B 超引导下经皮EMCO 患者临床资料,对置管期间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方法和效果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收治的32 例行B 超引导下经皮EMCO 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 例,女12 例,年龄32 ~68 岁,平均年龄52.8±3.3 岁,心力衰竭8 例,呼吸衰竭20 例,非心肺衰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 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行EMCO期间予实施精细化护理,具体如下:

(1)组建专门的EMCO 团队,团队成员包括经验丰富的置管医师、责任护士和专科护士。团队成员分工协作,从各自学科角度发挥各自特长完成治疗、护理和康复任务,同时保持充分沟通互动,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个性化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同时规范化管理不同班次医护人员交接班流程和内容,减少人为疏忽引起风险增加的情况发生。

(2)置管医师为患者制定插管方案,最大限度降低肢体缺血的发生,用B 超引导经皮置管,经超声测量管腔大小选择合适的ECMO 导管,观察动静脉解剖位置及走向,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责任护士落实下肢缺血的监测与护理观察,及时发现肢体早期并发症,及时处理。

(3)使用不同颜色标识制作护理界面,明确临床护理干预的主要内容与禁忌内容,如使用红色标注禁止事项,黄色标注紧急事项,绿色标注允许护士自主处理的一般事项,严格按照标注实施护理干预。

(4)对护理干预目标进行量化处理。首先明确基础护理内容和目标,具体包括保持患者舒适度、预防并发症、给予患者生理支持和心理情感支持以及预防风险事件发生(主要是指人为疏忽);其次,明确监护内容和监护目标,具体包括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反应、评估患者呼吸系统功能、评估患者循环系统情况、消化系统功能等;最后,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必要措施实施干预。

(5)具体护理干预方法:①神经系统护理干预: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保持病房内通风和光照条件,床头抬高30 度,使患者处于刺激-安静的交替状态以维持患者神经反应,根据患者疼痛耐受情况使用镇静、镇痛药物等,但应严密监测ACT 指标,避免肝素使用过量,预防出血风险;②呼吸系统护理干预:每1 ~2 小时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在调整体位的过程中监听患者肺音,根据肺音判断患者呼吸节律、频率情况,按需吸痰、每6 小时做一次口腔清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③循环系统护理干预:循环系统护理干预的重点在于对脉压差、动脉波形、心电图的检测,脉压差提示心脏容量和搏出量、动脉波形提示心脏的有效搏出、心电图则提示心肌恢复情况,根据监测结果评估ECMO 运行情况并采取必要措施干预,一般情况下做好失血预防并在输红细胞过程中适当加大肝素抗凝剂使用量来维持HCT 即可;④液体平衡态护理:大部分接受ECMO 患者的细胞外液体都会增加,当液体异常增加时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全身性炎性反应、毛细血管漏、扩容药使用过量等,因此当发现细胞外液体量异常增加应当密切监测患者身体是否维持液体平衡态并排除异常因素。

(6)并发症的预防:①尽可能减少穿刺操作,避免皮下黏膜损伤引发出血;②持续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ACT 等指标;③输血小板时注意调整肝素量;④定期检查穿刺点、手术部位、插管部位等高出血风险部位情况;⑤积极做好抗感染工作,严格规范无菌操作流程,必要时可预见性使用抗生素;⑥做好患者皮肤护理、消化道护理、营养支持、康复护理等工作。

1.3 评价内容

回顾性分析32 例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干预前后32 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价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率表示,组间对比计算t与P值,检验值P<0.05 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情况

32 例患者,出血1 例,血栓3 例,感染2 例,并发症发生率18.75%。

2.2 生活质量对比

组别 n 心理 身体 社会 综合干预前 32 38.8±4.2 39.2±4.6 31.3±6.6 35.6±4.2干预后 32 45.2±3.3 42.3±4.2 38.9±6.3 42.0±4.9

根据表1 统计结果,干预后32 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所提高,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ECMO 技术在临床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已成为常见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技术,但是在ECMO 过程中患者很容易发生血栓、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因此ECMO 后的护理干预工作是确保手术有效性、保障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工作内容[5-6]。

在本组研究中,共回顾性分析了32 例行ECMO 患者临床资料,分别从神经护理干预、呼吸系统护理干预、循环系统护理干预、液体平衡态护理干预、并发症预防等方面实施了精细化护理,结果显示在精细化护理干预下32 例患者6 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8.75%,且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所提高,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精细化护理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回顾性精细化护理
手外伤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研究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回顾性评估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测小肝细胞癌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