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PET-CT 检查患者检查配合度及图像质量的影响

2020-06-29 02:49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图像评分检查

董 敏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PET-CT 中心 江苏 镇江 212001)

PET-CT 是一种高端放射科检查手段,其将功能代谢显像(PET)与解剖结构显像(CT)相结合,可显示活体细胞增殖、脏器功能、血流灌注等情况[1],在肿瘤疾病的早期鉴别和诊断中有重要的检查价值。但该检查需要注射显像剂,属于一项侵入性操作,加之患者缺乏对检查的了解,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应激反应。研究认为,患者的饮食、自身状态等都会对PET-CT 的显像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心理护理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作用。现选取我院2019 年8 月至11 月收治的100 例进行PET-CT 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 例2019 年8 月至9 月收治的采用PET-CT 检查的患者为对照组,50 例2019 年10 月至11 月收治的采用PETCT 检查的患者为观察组。纳入标准:年龄18 ~75 岁;符合PET-CT 检查指征,签署PET-CT 知情同意书;神志清楚、血流动力学及血氧饱和度稳定;排除标准:合并有听觉障碍、视觉障碍、沟通障碍等不能配合检查者;严重疼痛不能平卧;血糖控制不佳;患有幽闭恐惧症者;对照组中男28 例,女22 例。年龄37 ~75 岁,平均56.58±21.72岁。观察组中男27 例,女23 例。年龄38 ~75 岁,平均56.74±22.5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内容如下:(1)情景刺激:护理人员应该是向患者展示PET-CT 检查流程示意图,播放PECT-CT 检查的相关视频,提前熟知检查流程、检查环境,增加患者的检查体验,让患者从心理上认为“我也能做到”;(2)认知干预:介绍检查过程、检查时间,提示检查过程中会有语音对话,交代相关注意事项(如检查前12h 禁止注射葡萄糖、喝含糖饮料、禁止体育锻炼,避免穿戴金属首饰等),让患者的有心理准备。告知患者配合度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显像剂注射结束后,告知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可平躺或静坐,多喝水、多排尿。检查结束后,协助患者缓慢起身,进行饮食指导;(3)心理安慰:强调检查的安全性,如PET-CT 检查的机器是足以容纳患者整个身体的,检查过程中空气是流通的,而且检查室有监控录像,医护人员可以随时观察到患者的表现,增加患者的安全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患者,可以让家属陪同、抚慰;推注显像剂时,与患者交流,转移其注意力,安慰其情绪。检查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反应,可通过检查室话筒与患者交流,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

1.3 观察指标

(1)检查配合度:参照相关文献[2],分为基本配合、部分配合、不配合。其中基本配合为能独立完成检查,未出现不合作行为;部分配合为检查过程中有中断、抗拒的行为;不配合是无法配合完成检查;(2)图像质量:由医师根据检查后所获取图像评分,评分1 ~4 分,其中1分为图像质量差,难以诊断;2 分为有较严重的伪影及生理性浓聚,但不影响诊断;3分为有一定伪影及生理性浓聚,但不影响诊断;4 分为获得优质图像、无伪影。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为P<0.05。

2 结果

观察组的整体配合度高于对照组,获得图像质量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 例数 检查配合度[n(%)] 图像质量评分基本配合 部分配合 不配合观察组 50 46(92.0) 4(8.0) 0 3.64±0.35对照组 50 36(72.0) 13(26.0) 1(2.0) 3.37±0.52 χ2/t 值 6.984 3.046 P 值 0.030 0.003

3 讨论

获取高质量的图像是PET-CT 检查获得明确诊断的重要保障。部分接受PET-CT 检查的患者由于缺乏对检查方式的了解,配合程度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像质量[3]。心理因素是患者检查配合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检查配合度以及图像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在常规护理中虽然也对患者有心理安慰,但大多是出现情绪反应以后的处理。本研究中在PET-CT 检查的整个过程中对患者强化了心理护理干预,一方面通过情境刺激,增加了患者对检查环境的了解,可能出现的状况,使之能够接受检查,最大限度的缓解或消除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通过认知干预,告知患者的检查流程、检查的优势与目的,纠正患者的不良认知,树立正确的检查态度,提高检查配合度。此外,在注射显像剂的过程中、检查过程中进行心理安慰,能够使患者勇敢的面对检查,减少了不良刺激因素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能够提高PET-CT 检查患者的配合度,促进检查的顺利进行,确保图像质量。

猜你喜欢
图像评分检查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CT图像生成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我给爸爸评分
两种评分系统在脓毒症相关凝血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检查版三
Playjng with ch & 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