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在筛查胎儿心血管畸形中的运用研究

2020-06-29 02:49李丽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3期
关键词:畸形心血管筛查

李丽娟

(重庆市巫溪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5800)

胎儿心血管畸形是女性妊娠过程中常见高危不良妊娠结局,胎儿畸形的发生会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以及家庭和谐。据相关调查发现,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临床接收的先天性缺陷患儿人数已明显上升,由此可见加强对孕妇早孕期检查,通过检查及时掌握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对存在生长异常的胎儿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是降低新生儿缺陷发生率以及致残率的关键[1]。为此,本文详细探究了产前超声在胎儿心血管畸形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情况如下文所示。

1 基础资料与检查方法

1.1 基础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8 年4 月—2020 年4 月期间接收的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80 例,所有孕妇平均年龄(29.0±2.3)岁,平均孕周(18.0±2.3)周;所有孕妇和家属均详细了解了本次诊断研究内容及意义;纳入的孕妇智力和语言功能均为正常,且无任何精神性疾病;所有孕妇及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诊断研究,并且能积极配合完成所有诊断流程;排除标准:排除智力及语言功能完全丧失的孕妇;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孕妇;无法积极配合检查的孕妇。

1.2 检查方法

80 例孕妇早孕期均采取超声检查,检查时协助孕妇采取仰卧位,超声频率为3.5MHz,采用凸阵探头对胎儿的头围和头臀径等数据进行检查。然后详细探查胎儿的胎动以及胎心情况,掌握胎儿脐带位置以及四肢发育等情况;随后采取正中矢状切面观察胎儿是否存在血流异常情况,并要详细判断血流速度以及血流方向等。完成全部超声扫描后将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分析出胎儿是否存在心血管畸形。

1.3 观察标准

将孕妇最终NT 超声检查与染色体结果、最终分娩结果进行详细对比,分析NT 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以及漏诊率,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总结分析。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计数指标使用n(%)和χ2进行描述、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时表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检查结果对比

最终检查结果显示,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共有2 例,与分娩后新生儿存在胎儿心血管畸形的3 例相比漏诊率仅有1 例,超声检查胎儿心血管畸形检出率与分娩结果对比均比较符合,组间数据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异位 单心室 房室间隔缺损组别 例数 肺静脉 动脉导管狭窄胎儿畸形检出率(%)分娩结果 80 1 1 0 1 3(3.8)超声检查 80 1 0 1 0 2(2.5)χ2 0.2065 P 0.6495

3 讨论

胎儿心血管畸形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辐射放射性物质、有毒物质、病毒感染、药物、遗传因素、环境及遗传等因素导致胚胎和胎儿生长发育异常,进而造成胎儿心血管畸形发生,而先天性缺陷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2]。由此可见,加强对胎儿心血管畸形早期筛查力度,提高临床筛查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及时提供准确的胎儿检查数据,使临床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确保胎儿健康安全。为此,本文章中对孕妇采取了产前超声检查,并将其诊断结果与分娩结果诊断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产前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同分娩结果诊断对比符合率较高。近年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超声检查图像的分辨率也随之提升,该检查方式的清晰度较高,可通过多切面及多角度详细探查胎儿发育情况[3];而在产前及时采取超声检查能够使临床及时掌握胎儿发育情况,掌握胎儿是否存在心血管畸形[4]。但临床检查过程中发现,仍然有小部分产前检查显示异常的胎儿在出生后身体健康状况完全正常,所以临床应不断加强超声检查质量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并结合孕妇实际情况及时采取合理的检查方案[5]。

综上所述,利用超声对孕妇进行产前胎儿心血管畸形筛查,能够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数据,使其能够制定出针对性的预防方案,减轻胎儿心血管畸形的发生几率,从而减轻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对新生儿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并且能够减轻孕妇及家庭的身心负担。但本文研究数据有限,还望临床相关专家学者能够再对胎儿心血管畸形筛查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通过多方研究提高临床筛查力度,最大限度确保胎儿健康安全。

猜你喜欢
畸形心血管筛查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筛查与干预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