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导学案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运用

2020-06-29 07:45赵有勇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案效率课堂

赵有勇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整堂课教师都在滔滔不绝地讲,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的使用正是切合了这一主动学习的要求,能给学生提供学习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学习,或与同学协作和探讨解决问题。

一、导学案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具体使用

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渐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在基于导学案的编写思路中,我认为课堂教学一般包括四个大的环节,即创境填空自学、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归纳展示、练习检测总结。这四个环节层层推进,紧密相连。

1.创境填空自学。

这个环节是教学的开始,也是学生对本节课是否感兴趣的关键。在导学案中巧妙设置知识填空,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和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总结,提出困惑,探讨解决方案。

以《水资源》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用挂图或者PPT的形式展示我国南北河流流域数据图,也可以播放相关视频,用问题创设情境:通过对河流流域数据的分析,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自主探究合作。

导学案最核心的价值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引导,使学生能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去探究、思考、總结、归纳。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分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思考中发现,在总结中提升。例如,在讨论南水北调路线规划时,可利用空白地图,让学生参考给出的资料或信息,通过小组合作,画出自己小组的线路图。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设计,让学生在探索中合作,在实践中进步,从而大大提升学习效果。

3.交流归纳展示。

通过分小组讨论交流,对小组得出的答案进行汇总,在汇总的答案里寻求最优答案。例如,针对华北地区缺水问题,大部分小组的建议是“建水库、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按常理说这些回答很不错,但有部分小组给出了“淡化海水、避免污染、重复循环利用”等新颖答案。也有小组认为“跨流域调水”,概念模糊,缺乏针对性。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使思路更加清晰,建议更加合理和充满想象,使启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和提升。

4.练习检测总结。

导学案的效果需要通过学生的作业练习来检验,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自己和小组的思路、想法归纳,然后能够学以致用。此环节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过程。本课的练习题是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南水北调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哪些影响。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节约水资源的?这种递进式的问题可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多元,思路更清晰,也便于知识的广泛迁移。但学生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教师应依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布置适量习题,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自由选做。

二、导学案在初中地理课堂使用的收获

1.变“学会”为“会学”。

通过几年的教学探索,笔者所教授班级的学生大部分转变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方法也得以改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他们能自主依据导学案进行自我预习,变“学会”为“会学”。

2.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通过预习,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基本了解,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了明确的方向,课堂中教师重点帮助学生解决疑点。导学案的提纲要充分体现课堂的学习任务和课堂知识结构。学生对照导学案,只须作适当的记录,节省了板书的时间和学生做课堂笔记的时间,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解和升华上。

3.便于复习。

导学案把每节课的重、难点,基础知识列得清清楚楚,大大提升了学生期末复习的效率,有助于学生节约整理资料的时间。

4.提高地理素养。

使用导学案以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很多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完成老师所安排的任务。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磨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对地理的兴趣越来越浓,地理核心素养在无形中得以发展。

在初中地理课堂引入导学案,能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从整体上提升了地理课堂效果,促进了地理学习的高效率达成。

猜你喜欢
学案效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乡愁导学案
“比例尺(一)”导学案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