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至上,事在人为

2020-06-29 07:44王淦生
课外语文·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钟南山诺贝尔炸药

王淦生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全国首档精准扶贫公益纪实节目《我们在行动》开播近两年以来,先后走访了全国各地的18个贫困县,68名“零片酬”明星和企业家参与其中,通过深入贫困县下乡选品、研发包装、订货推广等步骤,切实帮助贫困村村民寻找脱贫致富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材料二:据调查,曾经一度被市民吐槽“苦不堪言”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半年以来,已有七成以上的市民表示能欣然接受并自觉实行,正如那句公益广告语所言:“以行动号召行动,人人都是志愿者。”

材料三:“我太难了”是一句网络流行语,源自题为“我太难了,最近我压力很大”的一个小视频。“我太难了”的走红,从某个层面上表达了当代人对于生活困境所产生的焦虑和无力感。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介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与新材料作文之间的材料作文。作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它的“任务”限制并不严,只要写出对材料的“思考和感悟”即可;作为新材料作文,它又给了三则真实的新闻材料作为行文的触发点。所以它比一般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要宽泛,又要比一般的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和取材范围略窄一些。一句话就是,“思考和感悟”要源自这三则材料,但写作内容可以作适度拓展,只要不超出这三则材料所蕴含的意旨就行。

这三则材料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一个道理:事在人为。只要付诸行动,我们就能攻克任何贫困的堡垒,打赢扶贫攻坚战;只要付诸行动,我们就能欣然接受原先觉得“苦不堪言”的事,甚至养成“自觉的习惯”;只要付诸行动,我们就能冲破困境消除焦虑,让难题迎刃而解。不过前两则材料是从正面而第三则是从反面显现了这一生活的哲理。

既然是写“感悟和思考”,那么文章的体裁还是选择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为好。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典型案例和人物事迹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的论据。论证时可以引证与例证相结合,正面与反面相结合,比喻和类比相结合……无论从主题阐发或论证手法运用上看,这篇文章的写作难度都不算太大,至于怎样写出新意、写出深度,就看大家各显其能了。

【推荐素材】

一、名言类

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彭端淑

2.人生来就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向上腾,石头总往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

——伏尔泰

3.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

4.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马克思

5.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

6.我是崇尚行动的。

——习近平

二、事件类

A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才有可能成功,走才有可能到达,否则,至死不及。

B

美国前总统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

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就带着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塊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像父亲想象的是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你把事情看得多么繁难,是因为你没有付出任何行动。

C

俄国作家冈察洛夫的名著《奥勃洛摩夫》中的主人公奥勃洛摩夫是个年轻的地主,他有善良、温和的一面,也受过教育,但是农奴制度使他在彼得堡醉生梦死的寄生生活中变成了一条懒虫、一个废物。他留恋行将崩溃的旧制度,对新变化麻木不仁,他也想“改革”,却徒有美丽的幻想,实际上什么事也不干,害怕生活中微小的变化破坏了他的安宁。甚至连爱情和友谊也难以焕发起他的精神和兴致,帮他从浑浑噩噩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梦想再绚丽,若没有行动来支撑,最终只能一事无成。

三、人物类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自幼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从一个让人同情的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了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

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么,生活对她的不公平可谓到了极致。她完全可以放弃她的梦想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声痛哭,没有人会责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像一个植物人一样由人服侍。

可是她没有这样做,她只是吃力地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文,触摸着事物,仅仅凭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把她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海伦·凯勒的事迹告诉我们:行动是你填平人生路上一切沟壑的唯一方法。

诺贝尔

诺贝尔决心把烈性炸药改造成安全炸药。

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的危险时时陪伴着他。一次,炸药实验发生了爆炸事故,实验室被炸得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遇难,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

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诺贝尔的事迹告诉我们:从危险走向坦途不是靠消极等待而是靠积极行动。

钟南山

2003年,是他最先报告“非典”病例;也是他最先建立第一间隔离病房,对“非典”病人进行隔离;还是他最早制定出“非典”临床诊断的标准,最早总结出救治方案;更是他最早创造了抢救成功的案例——他,就是钟南山。钟南山的“敢医”让广东从SARS的“源头”变成了SARS全球病死率最低的地方。

2020年,当我们再一次面临新冠疫情的考验,钟南山又再一次成为一名“逆行者”。1月18日,他一边告诫群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一边挤在高铁餐车的一角,昼夜兼程赶往武汉。

钟南山的行动就像一针镇定剂,不管是在17年前的抗击SARS中,还是在17年后的这次抗击疫情中,他都是最受欢迎的全民英雄!

——钟南山的事迹告诉我们:关键时刻的果敢行动赢得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猜你喜欢
钟南山诺贝尔炸药
“炸药”惊魂
议论火炸药数字化制造
阿克苏诺贝尔
礼赞钟南山
礼赞钟南山
钟南山:胡吃胡喝要遭殃
钟南山,谁人不从少年来
2019年诺贝尔颁奖
百年诺贝尔
诺贝尔的防爆包装——纪念诺贝尔诞辰180 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