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乐学境界的初中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2020-06-29 12:35钮烨烨
求知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初中课堂

摘 要:文章针对初中课堂学习碎片化、肤浅化的问题,提出了追求乐学境界的课堂学习活动的T态模型,并根据T态模型阐述了追求乐学境界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原则与策略,其间亦论述了广深兼具的T态学习。

关键词:乐学境界;初中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5-0004-03

當前,不少初中学生存在怕学、厌学、懒学的问题,他们的学习心态和行为还不自觉、不积极、不能动,离在学习中发现、享受、创造和传递快乐的乐学境界还较遥远。究其原因,是在当前课堂教学下的学生学习,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碎片化,学生学习只关注局部,缺乏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缺乏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缺乏学科内知识的联系。二是肤浅化,学习停留在表面,简单复制的成分多,自主创新的少;低阶思维的成分多,高阶思维的少;符号学习的成分多,意义学习的少。因为碎片化而不知其“意”(意义),因为肤浅化而不明其“用”(运用),这样的学习肯定是无趣的、日久生厌的。

因此,要让初中学生追求乐学境界,就必须对课堂学习活动进行改革,而对课堂学习活动进行改革,当务之急是要改革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破除碎片化,寻求内容联系的广度;破除肤浅化,寻求活动推进的深度。

一、追求乐学境界的课堂学习活动的T态模型

如上所述,追求乐学境界的课堂学习活动,一方面是广度学习,另一方面是深度学习,因此这种学习活动具有广深兼具的学习特征。根据这种学习特征,我们可以建构追求乐学境界的学习活动的T态模型。在这个模型里,“—”表示学习资源的广度关联,指向的是知识的结构;“︱”表示学习任务的深度推进,指向的是学习主体对知识的解构与建构。两者合成一个“T”,指示我们既要关注学科,保证学习内容的完整性、综合性与系统性,又要关注学程,观照学习者基于本人已有经验建构新的经验的经历性、体验性与反思性(见右图)。

二、追求乐学境界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原则

根据追求乐学境界的课堂学习活动的T态模型,我们可以发现,要让学生追求乐学境界,事实上就是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与利用学习资源,经历课程纵向的解构与建构,把握课程的横向结构,进行纵进横联的延拓性学习。要进行追求乐学境界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就得把握三个原则。

1.情境涵育,建构生成

传统的课堂,把知识视为静态的、固定的产品,忽视知识与其背景的联系,忽视知识在背景中的特殊意义,即生命性、精神性、智慧性。而根据情境认知理论,学习者需要置身于具体情境,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及与学习伙伴的互动,在实践中不断理解与建构知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创设具有物理趣味性与文化吸引力的情境,让学习内容与人类社会的实践发生联系,让学习共同体中的每一位学习者发生联系,并指导学生积极体验课堂情境,在情境的认知冲突中,主动运用已有的经验与知识参与活动,感悟自然,感受社会,感动自我,自主建构知识,并且能够将在情境中习得的认知结构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去解决问题。

2.资源支持,广纳博联

传统的课堂,存在唯教材、唯学科、唯考纲的倾向,对很多课程资源视而不见,见而不用,导致课堂氛围较为封闭、刻板。追求乐学境界的课堂学习活动,一方面,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要放眼人类生活、宇宙万物,在对资源的系统化思维下,从中筛选出适合学生需要的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教材资源、工具资源,以及其他外部资源,巧妙集成于学习活动的各个阶段;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学习活动设计中安排让学生打开视野、处理信息、交流观点的指导,让学生在运用各种技术,充分获取信息,加工知识的过程中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结成块、连成网,形成体系,产生生动而丰富的结果表达,从而形成知识的“新包装”,即个性化重构知识体系。

3.任务驱动,循序渐进

传统的课堂,忽视学习者的主体性,具有省略“活动”、简化“过程”的倾向。而追求乐学境界的课堂学习,必须让学生经历与体验活动,因此,须重视对活动的内核——任务的设计。第一要以任务引导学生的学习,明确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以及在倾向、动力、策略、能力与控制等方面的学习品质,设计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面对挑战、促进学生认知的任务,让学生在分析、承担、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个性化地进行知识的整理乃至创造。第二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社会技能,对课堂上要执行的各项任务进行排序,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向难的序列,通过指导学生逐个地参与任务,引导学生认知的逐步深入,实现学生知识的不断迭代。

情境的充分涵育,使得学习活动更具生态;资源的广泛支持,使得学习活动更具张力;任务的渐次驱动,使得学习活动更具适性。遵循以上三原则,能使课堂学习活动具备“乐学”基因,为学生乐学奠定基础。

三、追求乐学境界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策略

追求乐学境界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主要包括学习活动目标、学习活动内容(含活动形式)与学习活动评价的设计。借助T态模型,我们在设计课堂学习活动时可以从纵、横两个维度进行横联纵进式的发挥与演绎。我们不妨称这样的目标设计为T态的目标设计,称这样的内容设计为T态的内容设计,称这样的评价设计为T态的评价设计。

1.“横向”与“纵向”:热望T态的目标设计

活动目标的设计,是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第一步。根据T态学习模型,T态的活动目标,即促进初中学生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发展的目标。学生学习活动的横向维度包括涉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乐群素养以及涉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博采素养;学习活动的纵向维度包括涉及自我管理等方面的慎独素养以及实践活动等方面的笃行素养。基于此四纲,参照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们不妨设置这样的目标提纲。横向方面包括:横1(乐群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横2(博采素养)——人文底蕴、信息意识、技术运用。纵向方面包括:纵1(慎独素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纵2(笃行素养)——劳动意识、科学精神、问题解决。其中,横1与纵1分别指向“人人和洽”与“身心和谐”,合为“做人”的素养;横2与纵2共同指向“天人和美”,为“做事”的素养。根据横1、横2、纵1、纵2四纲的十二目,教师可以根据主题(单元或章)的总目标以及学生的学情,在十二目的提示之下,设定分课时的学习目标,使得学习目标具有兼顾纵、横两个维度的全面性、具体性与可测评性。如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吴慧娟老师就用T态法对历史课《美国的独立》进行了学习目标的设计。横1:社会责任方面,了解华盛顿对国

家做出的贡献;国际理解方面,了解美国独立战争及1787年宪法内容。横2:人文底蕴方面,了解自由女神像的人文内涵;信息意识方面,在答题训练中学会提取关键信息。纵1:健全人格方面,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与经受挫折的能力;自我管理方面,理解主客观因素对历史人物活动的影响。纵2:科学精神方面,正确认识历史事件与人物,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问题解决方面,掌握评价历史事件與人物的方法。

总的来说,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学习目标的设计,引导学生涵育核心素养,获得全方位的发展,追求乐学境界。

2.“整合”与“组合”:实做T态的内容设计

活动内容及其形式的设计是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关键。根据T态学习模型,T态的活动内容,包括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从横向来看,是针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整合”工作。因为尽管需要兼容并蓄各种学习资源,但是课堂教学的时空口径是有限的,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对资源进行筛选,选择最有价值的资源,与教材学习内容进行有机的融合。“整合”所追求的效果应该是“以少为多”,用最精简的资源达成最好的教学效果。从纵向来看,是针对学生学习任务的“组合”工作。一堂课上,面向学习目标,会设计若干个任务。这些任务的排列,或许是链式的,一个接一个;或许是枝式的,一个完成了之后会出现两个以上的并列性的任务;或许是环式的,一个完成了后再进行更高质量要求的叠加。教师要考虑任务之间的关系,根据学不躐等、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好任务显现的最佳序列,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围绕学习主线而不断深入,同时要设计好各个任务,让任务具有较为适宜的活动形式,如集体讨论、小组竞赛、收集资料、寻找问题、整理知识、能力训练、展示成果等,明确而具体,具有挑战性又难易适中。“组合”所追求的效果应该是“以终为始”,根据最后的学习目标,落实每个任务的学习目标。如我校陈秀丽老师的物理课《走近分子世界》,根据学习目标,教师一方面对有利于学生认知的教材知识、实验工具、物质材料以及课外信息等以活动的形式进行“整合”,形成若干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又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知识与经验,对若干活动进行了或链接、或分合的“组合”:由让学生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活动一——观察炭笔笔迹与方糖粉末,过渡到让学生知道分子间有空隙的活动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再过渡到让学生理解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的活动三——由氨水酚酞实验概括扩散现象,再分解为两个并列的活动,即让学生理解分子间有吸引力的活动四——对紧压两个铅块的观察以及让学生理解分子间有排斥力的活动五——利用注射器和水设计分子排斥力实验,最后将活动四、五的认知合为模拟分子间作用力的活动六——利用乒乓球、弹簧、橡皮筋自制教具演示引力和斥力的存在。

总之,通过横向精致“整合”学习内容与纵向巧妙“组合”学习任务,扎实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度,追求乐学境界。

3.“铺展”与“进展”:细论T态的评价设计

活动评价的设计是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保障。根据T态学习模型,T态的活动评价包括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从横向看,是针对评价内容的“铺展”工作。评价须具备全面性才具备客观性,因此,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折射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采用的方法、经历的过程、运用与创生的知识、表现的能力,乃至最终的成果成效等各方面的水平,都应该纳入评价内容。教师要设计好评价点,包括学生理答、小组合作、台上演讲、操作演示、习题训练、作品创造等,科学设定评价标准,同时设计好评价形式,包括自评、同伴评、教师评等或定量、或定性的评价,调动包括学生本人在内的各个评价主体的积极性。从纵向看,是针对评价过程的“进展”工作。评价须具有过程性才是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学情,关注学生个体的纵向进步,进行基于原有水平的发展性评价;要在教学进程中加强观察,优化考量,做好过程性评定工作,为终极性评价做好准备。总之要促进学生发现不足,加强改进。如我校彭丽华老师的数学课《图形的旋转》,教师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活动一:探索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活动二:利用图形旋转的性质作出点、线、三角形,甚至是多边形绕着某个定点按一定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活动三:体会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综合应用。在三个学习活动中,教师通过自己及学生,对学生的动手实践、与人合作、思想表达、作图语言、实际效果以及尊重他人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铺展”评价。由活动一到活动二,是感性实践到借助数学手段进行理性实践的过程;在活动二中,又是一个由易至难的迁移过程;由活动二到活动三,是从理解知识到结合以往掌握的知识而进行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过程。

总之,通过“铺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进展”,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实现评之全面,且行且评,评以助力,助学生追求乐学境界。

综上所述,脱离了追求乐学境界的课堂学习是不合情、不合理的。我们借助T态模型,以横联纵进为策略,优化初中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参与广深兼具的T态学习,学生的学习因此更具建构化、生成性与成就感,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对乐学境界的主动追求与幸福体验。

[参考文献]

[1]许姝珍.以趣导学,让学生进入乐学境界——浅谈初中英语趣味课堂的构建[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4(17).

[2]刘建英.新课程下学生应达到的境界[J]. 新课程(中旬刊), 2012(12).

作者简介:钮烨烨(1981—),男,江苏苏州人,中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猜你喜欢
初中课堂
浅谈数学史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引入游戏编程实践研究
初中思品课生成性课堂建构的研究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上的应用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探究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因素
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技巧
如何提升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