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中的个性化情感诠释与传达分析

2020-06-29 07:28盛万航
参花(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声乐表演个性化

摘要:声乐表演中的个性化情感诠释和传达,是声乐艺术魅力展现的基本途径之一。本文基于声乐表演的个性化情感诠释和传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明确个性化的特征,结合声乐表演的实际情况,通过深入作品、掌握情感诠释方法、身心融入及综合素质强化等多种途径,让声乐表演的核心功能与价值得以展现,在情感诠释和传达中,赋予声乐表演“灵魂”。

关键词:声乐表演 个性化 情感诠释 情感传达

声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一名优秀的声乐表演者,通常第一声就能直抵听众的内心深处。这主要是源于声乐表演者对声乐情感的把控,情感的诠释到位、流畅,则会赋予声乐作品以灵魂,赋予作品灵动的气息;反之,则会出现作品空洞、缺乏生气的现象。为此,专注个性化的情感诠释和传达,让声乐演唱者更好地去诠释作品,完成情感转化的过程。

一、声乐表演的个性化情感诠释与传达的重要性

声乐表演中的个性化情感诠释和传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既实现了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也让声乐的艺术表现力得到全面增强。

(一)实现声乐的二度创作

声乐演唱本身是对作品二度创作的过程,对演唱者来说,将一个静止的符号以生动的方式完美再现,是演唱者赋予作品的生命力。今天,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对演唱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深刻体会其中的情感元素,挖掘其中的情感价值,通常是声乐魅力呈现的基础。诚如唐代诗人的不朽之作《琵琶行》中提到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充分肯定了情感对作品的诠释作用,个性化的情感诠释和传达,赋予了作品新的灵魂,也让听众获得良好的听觉感受与体验。[1]可见,一个声乐作品能否得到完整的诠释,是声乐表演要高度重视的内容。

(二)增强声乐的艺术表现力

声乐的艺术表现力,需要依靠声乐表演中的个性化情感诠释和传达来达成目标。从今天备受欢迎的声乐作品看,无疑不是表演者将其中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以声乐的独特艺术魅力,诠释了声乐作品,展现了声乐的艺术表现力。音乐的张力是无限的,声乐表演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强化及其对声乐作品情感的认知情况,直接影响着声乐的艺术表现力。其自身个性化情感诠释和传达的过程,也让声乐作品的核心价值生动展现。[2]

二、对声乐表演中个性化的理解

声乐表演中的个性化,要从声乐本身和声乐表演两个方面着手。前者指的是声乐自身独有的魅力,而后者强调声乐表演者对于声乐作品的诠释过程与基本环节。

(一)声乐本身的个性化

声乐自诞生之日起,即强调词曲创作者与演唱者的完美融合,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词曲家和演唱家的关系较为密切,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影响。其中,词曲创作者赋予作品血与肉,演唱家在作品的诠释中赋予作品灵魂。通常情况下,不同的歌唱家对作品的理解上各有不同,自然在情感融入的过程中也有所区别,赋予了声乐个性化的特征。这种个性化的诠释,让声乐的独特魅力有效展现。[3]

(二)声乐表演中个性化存在的意义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声乐表演中,个性化的特征让每一个作品在不同的演唱者口中都有鲜明的特色,具有更高的辨识度。当然,声乐艺术的有效诠释,还需要情感本身发挥作用。演唱者对声乐的诠释,自身对个性化的认知与理解,赋予了作品不同的情感要素。可见,声乐表演中的个性化有其自身存在的鲜明意义。

三、声乐表演的个性化情感诠释与传达策略

(一)深入作品,细化分析

声乐表演要想实现个性化的情感诠释与有效传达,对表演者提出了一定要求,具体为深入声乐作品本身,全面掌握作品的核心内涵,在细化分析中把握侧重点。一是要掌握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创作意图。对声乐作品的诠释和解读的过程,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表现效果。为此,表演者只有充分了解创作者创作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才能够了解和把握其中的核心情感,利用聲音来更好地诠释作品的主旨与核心内涵。二是明确作品的民族特色与风格。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赋予了声乐作品不同的特点。如北方的声乐作品风格豪放、粗犷,南方则柔美,婉约,蒙古族歌曲悠扬、嘹亮,藏族歌曲高亢、动听,等等。不同地区的声乐作品个性化,赋予了声乐以新的形态。演唱者要尊重地方本土文化,这样对声乐的情感诠释才更完整。三是完成作品的情感挖掘。声乐作品的演唱过程,对情感进行挖掘十分有必要。演唱者把握好作品的情感,才能够完成个性化的情感演绎和内容的升华。[4]

(二)掌握方法,诠释情感

音乐本身能够传递情感,这不单单是演唱者的音色,更关系到演唱方法的掌握情况。声情并茂是声乐演唱和表演的理想境界,但要想达到该境界,还需要科学方法的支撑。以吐字和气息为例,在方法上,声乐演唱的吐字方法较多,报音吐字法、喷口吐字法和切分吐字法等,这些都可以在演唱中进行灵活运用。如演唱《咱当兵的人》时,演唱者可以采用报音吐字的方式,将字头、字腹以及字尾完成一次性的诠释,带给听众坚定有力、热情饱满的情绪。在《黄河谣》的演唱时,则可以采用喷口吐字的方式,以爆发性的声音诠释,让黄河的磅礴气势得以充分展现。在气息方面,声乐演唱的气息运用对情感的渲染有重要意义。通常声乐表演者的演唱过程,气息的灵活运用是关键,这是不同声乐作品展现的基础。如《唱支山歌给党听》,则需要注意节奏,把握不同速度变化和情感要求,以情感为核心搭建一个与听众沟通的连接纽带。[5]

(三)身心融入,走入听众内心

要想声乐表演深入人心,首先演唱者自身要融入声乐中,进而能够打动听众,达成个性化情感的诠释与传达。为此,演唱者要全身心地融入声乐作品。一是认识音乐作品。通常情况下,声乐的诠释需要歌词和曲调来一同诠释,演唱者对作品的深度理解,把握基本的情感基调,更容易将作品的深层次情感有效诠释。二是进入角色。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歌唱者达到忘我境界,通常能将声乐的内在感染力诠释出来。只有与作品形成前期的互动,才能够通过作品的有效诠释,与听众之间形成互动,让情感随着声乐作品流动。三是加强自我情感融入。在歌曲演唱中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围绕情感多加练习,通常能够强化演出效果。

(四)强化演唱者综合素质

作为声乐情感诠释和传达的主体,演唱者的自身综合素质更显关键。很多优秀歌唱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演唱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演唱的效果和直击人心的能力。为此,演唱者不单单要强化演唱技巧,更要在心理素质上不断加强,冷静应对不同场景的变化和情感的传递要求,减少心理波动,始终以情感的诠释和传递为核心,从而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一个声乐表演者而言,在作品中融入个性化的情感,可以赋予声乐作品独特的魅力,做好情感诠释与内容的传递,直接关系到作品核心功能的充分挖掘。表演者要深入了解个性化情感诠释和传达的各个方面,制定可行性策略,对声乐演唱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感知。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声乐表演者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情感诠释和传达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杜航.声乐表演中个性化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分析[J].黄河之声,2020(04).

[2]陈莹媛.论声乐表演中的个性化情感表达[J].黄河之声,2020(03).

[3]郑树.浅谈声乐表演中个性化情感表达的重要性[J].艺术评鉴,2019(01).

[4]赵娣.关于声乐表演中的个性化情感表达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34).

[5]李梓瑄.谈声乐表演中个性化情感表达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8(13).

(作者简介:盛万航,男,本科,江苏省演艺集团,国家三级演员,研究方向:声乐表演)(责任编辑 王玲)

猜你喜欢
声乐表演个性化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谈声乐表演艺术中情感表达与技巧运用的完美结合
当前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表现力缺失现状与对策探讨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声乐表演前的案前准备工作研究
应用型背景下音乐专业声乐表演中表现力的培养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