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安徽金寨县果子园—花石地区找矿中化探特征的分析

2020-06-30 02:26蒋大敏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片麻岩均匀分布本区

蒋大敏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安徽 六安 237010)

1 成矿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隶属于秦岭-大别造山带。基底构造层属新太古-古元古界大别杂岩,历经多期构造变形。主要经历新元古-早古生代晋宁-加里东变质期,形成了中压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构造岩石单位为高角闪岩相的强变形变质杂岩带。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大别岩群的变质表壳岩组合,为一套古老的中深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划分为片麻岩-角闪岩岩组、大理岩-角闪岩岩组。各岩组之间呈韧性剪切带接触,为构造叠置关系。少部分呈包体分布在变质侵入岩之中,并与之呈侵入后的构造平行化接触。岩石类型以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条带状角闪斜长片麻岩为主夹少量大理岩、磁铁石英岩、刚玉钾长黑云片岩以及榴辉岩和石榴二辉麻粒岩透镜体,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成分层中发育大量的长英质脉体,多期的变质变形以及岩浆活动,使其无法恢复地层层序。

1.2 研究区地质背景

本区出露地层为大别岩群,主要呈残留体形式赋存于广泛出露的变形侵入体中,为一套变质表壳岩组合,原岩为沉积岩-火山碎屑岩或火山岩,该岩石组合受后期再造作用明显,皆发育不同程度的糜棱岩化。在1:25万六安幅报告中将大别岩群形成时代置于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区内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主要沿着河、沟两岸的阶地及河漫滩分布,岩性主要为粉土、粉砂土、砂、砾,少量漂砾等[1]。

查区位于桐柏-桐城断裂的药铺-青山段南侧,为大别构造单元。七邻-关庙强变形带沿断裂展布影响到该区,岩层遭受了NWW-SEE向强烈的韧脆性变形作用,岩层的走向为NWW向。区内构造作用以韧脆性变形为主,并形成复式不协调小褶曲,晚期形成少量小断层,为各类脉岩体及热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构造空间。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形成的岩浆岩分布广泛,按七邻幅1:5万区调工作的划分,主要为新元古代斑竹园片麻岩套,由老到新划分为:果子园片麻岩、老店片麻岩、桥口片麻岩和东湾片麻岩等4个构造-岩石单位。本次填图工作依照岩性划分填图单位,主要岩性有二长花岗片麻岩类,按暗色矿物种类不同可分为角闪二长花岗片麻岩与黑云二长花岗片麻岩;二长片麻岩类,按暗色矿物种类不同分为角闪二长片麻岩和黑云二长片麻岩。

2 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

2.1 水系沉积物

本区面积性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通过地球化学参数统计,工作区内以Au、Cu、Pb、Zn、Ag、Bi、Sn、Mo、As、Sb十种元素为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R型聚类分析。区内元素除Pb-Bi、Cu-Zn为弱相关外,其他各元素均为弱相关或弱负相关。从聚类谱系图(图1),以R=0.058为界本区元素可分为三簇。

图1 果子园-花石R型聚类分析谱系图

第一簇Au、Cu、Zn、As:为一组中低温元素组合,其中Cu、Zn元素关系密切,显示本区中热液活动主要集中在中温,是寻找热液贱金属的标志。

第二簇Mo、Sn、Ag:为一组中高温元素组合,其中Mo、Sn亲酸性元素相关较好,显示本区矿化与酸性岩浆热液活动有关。

第三簇Pb、Bi、Sb:为一组中高温亲硫元素组合,显示本区具硫化物多金属矿化特征[2]。

2.2 岩石化探测量

依据本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获得的成果,圈出了10Km2重点区域开展1:1万岩石化探测量工作。该区除Zn元素外均呈单峰正偏态陡峭分布特征,Zn元素分布曲线较为平缓。从变异系数上来看Sb、Sn元素呈均匀分异,Zn和As属于不均匀分异,其他元素呈极不均匀分布。通过逐步剔除法结合85%累频法取得了该区各元素的异常下限,使用异常下限的1倍、2倍、4倍划分浓度分带。本次岩石化探测量圈出各元素异常361处,其中Ag元素20处,As元素38处,Au元素22处,Bi元素15,Cu元素38处,Mo元素36处,Pb元素57处,Sb元素42处,Sn元素37处,Zn元素29处。

2.3 元素共生特征

地球化学元素相关系数反应了两个或多个具备相关性的元素相关密切程度,可作为评价各元素之间相关性的标准。Ag-Pb,Ag-Mo相关系数介于0.5~0.8之间,为显著相关;Au-Ag,Au-Mo,Sn-Zn,Cu-Pb相关系数介于0.3~0.5之间,为低相关;Sb-Sn,Sb-Zn,Sb-Pb,Zn-Mo为弱负相关;其余元素相关系数介于0~0.3之间,为弱相关。

2.4 组合异常特征

热液活动根据高中低温作用形成不同的元素组合,本区根据以下组合:高温成矿带元素组合:Mo、Sn、Bi;中温成矿带元素组合 :Pb、Zn、Cu、Ag;低温成矿带元素组合 :Au、As、Sb。

(1)低温成矿带元素组合。区内低温元素组合多受花石断裂破碎带控制,基本北北东向沿花石断裂展布。具较好找矿意义的组合异常为新店、瓦屋岗附近的Ⅰ-4号异常,元素组合为Au、As,异常形态呈不规则“凹”状。Au浓度最大值30.5×10-9,As浓度最大值9.5×10-6。该异常分布于角闪二长花岗片麻岩中,花石断裂近西侧,异常范围内见北西西向石英脉,石英脉侧蚀变发育,可见不均匀分布的多金属矿化,推测该异常与此条石英脉关系密切。

(2)中温成矿带元素组合。通过元素共生特征可以看出,本区主要热液活动集中在中温。从异常图可以看出大部分中温元素组合异常整体受花石断裂控制呈北北东向展布,Ⅱ-4、Ⅱ-5受北西西向断层F15控制。具较好找矿意义的组合异常有Ⅱ-2、Ⅱ-3、Ⅱ-6、Ⅱ-9。除Ⅱ-2号异常外,其他三组异常均分布于测区西南部。

Ⅱ-2号组合异常呈北北东向线状展布,异常总得分40,分布于花石断裂破碎带内,元素组合为Pb、Zn、Cu、Ag;Ⅱ-3组合异常呈近南北向线状展布,异常总得分45,元素组合为Cu、Pb、Ag,该异常位于多条断裂交汇部位,发育两条北西西向石英脉;Ⅱ-6组合异常呈不规则次圆状,异常强烈部位呈北西西向展布,异常总得分65分,元素组合为Pb、Cu、Ag,各元素均具浓集中心。异常位于花石断裂旁,范围内见一条北西西向石英脉,该石英脉脉侧蚀变发育,见不均匀分布的多金属矿化,推测该异常受此石英脉控制。Ⅱ-9异常呈近南北向线状展布,南北两侧长轴呈北西西向使异常似“工”字。异常总得分70分,异常元素组合为Pb、Zn、Cu、Ag,除Zn仅有外带外,其他元素均具浓集中心。该异常位于花石断裂破碎带上,异常南北两侧各见两条北西西向石英脉,石英脉侧蚀变发育,见不均匀分布的多金属矿化,推测异常受北北东向花石断裂与北西西向石英脉共同控制。

(3)高温成矿带元素组合。区内高温元素分布较为分散,组合异常分布分为两块。其中异常编号为Ⅲ-1、Ⅲ-2的组合异常分布于测区北部,位于花石断裂旁或破碎带内,异常面积较小,形态为次圆状。异常编号为Ⅲ-3、Ⅲ-4、Ⅲ-5的组合异常位于测区西南部,其中具较好找矿意义的为Ⅲ-4号组合异常,异常呈椭球状分布,长轴北西西向,异常总得分53分。异常元素组合为Mo、Sn、Bi,其中Mo、Bi具浓集中心,Sn具中带。该异常位于角闪二长花岗片麻岩中,花石断裂旁,异常范围内见一条北西西向石英脉,石英脉侧蚀变发育,且见不均匀分布的多金属矿化,推测该异常受此条北西西向石英脉控制。

3 结论

本次工作对各综合异常进行了地质踏勘检查,并对Hs5进行了重点检查。在对Hs1、Hs2、Hs4的检查中未发现有明显矿化蚀变现象,角闪二长花岗片麻岩广泛分布于异常区,矿化现象仅见于裂隙面呈膜状附着的褐铁矿化。Hs3、Hs6、Hs8、Hs7异常范围内见北西西向展布的石英脉,但石英脉较干净,仅见不均匀分布的黄铁矿化。本次工作认为以上综合异常异常强度低、规模小,异常主要由不同高背景地质体及没有经济价值的分散矿化引起。

Hs5综合异常大范围分布的角闪二长花岗片麻岩蚀变弱,矿化不明显。多处高含量点样品取于异常中心的一条北西西向石英脉中。该石英脉延伸约800m,出露宽0.5m~3m。分布特征可分为三种,其一为石英大脉,乳白色,脉体干净金属矿化弱;其二具明显的后期破碎蚀变现象,晶洞发育,脉侧蚀变表现为以石英脉为中心,蚀变强度向两侧渐弱,中心以硅化、弱绢云母化为主,向外减弱为绿泥石化、高岭土化,蚀变晕宽0.2m~1m;其三表现为石英细脉带分布。金属矿化主要见于第二与第三种分布特征中,普遍分布褐铁矿化,不均匀分布黄铁矿化,偶见细小铅灰色金属矿物分布。

猜你喜欢
片麻岩均匀分布本区
辽宁红透山铜锌矿床含矿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指示
密怀隆起
土石混合介质碎石性质对土壤入渗和产流过程影响
电磁感应综合应用检测题
可逆随机数生成器的设计
尼龙纤维分布情况对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不同种植条件下片麻岩新成土壤硝态氮分布特征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解读(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