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β-类固醇脱氢酶2活性与肾素关系

2020-07-01 07:20吴春丽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肾素比值原发性

吴春丽,李 娟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一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目前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不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发生、发展及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3]。一些学者研究发现,11β-HSD2活性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4]。尿中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F)与可的松(cortisone,E)的比值是表示11β-HSD2活性更灵敏可靠的指标[5]。本研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11β-HSD2活性,探讨EH患者11β-HSD2活性与肾素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间我院高血压门诊就诊或住院的未经药物治疗(或停药12周)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3例为EH组,其中男性64例,女性49例,平均年龄为(49.79±13.75)岁。EH组的诊断及分级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6]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者(β-阻断剂、ACEI/ARB、钙阻剂)、继发性高血压等其他慢性疾病者。随机选取我院同一时期门诊健康体检者121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7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为(47.38±12.7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已审核、批准本研究方案,所有入选患者充分了解知情同意书,并认可其内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血浆肾素浓度(Plasma renin concentration,PRC)测定 所有受检对象采血前嘱其保持立位,无剧烈活动>2h,均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mL置于EDTA抗凝管中,静置20min,离心10min分离出血浆,-20℃冰箱保存待测。采用Auto 2000化学发光仪及其配套试剂完成血浆肾素浓度(立位肾素)检测。根据Alderman M[7]等标准将原发性高血压分为低肾素型、中间肾素型、高肾素型三种,对应肾素水平如下:低肾素型高血压(<4 pg/mL)、中间肾素型高血压(4~38 pg/mL)、高肾素型高血压(>38 pg/mL)(佳大附院实验室指导参数[8]立位肾素的参考范围4~38 pg/mL标准分类)。试剂盒购自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检测前已完成产品在本实验的性能验证,检测过程按照产品说明操作。肾素检测变异系数(CV)<5%。

1.2.2 11β-HSD2活性的测定 留取晨尿10mL,样品处理后,-20℃冰箱保存待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计算尿液标本中F和E对内标皮质酮的峰高比,然后代入标准曲线求出F和E的浓度,计算出它们的比值(F/E),从而测得11β-HSD2活性,F/E值表示11β-HSD2活性,F/E比值越大,11β-HSD2活性越低[4]。经方法学考核得出的回收率和日内、日间精密度表明此方法灵敏、稳定、可靠,符合生物样品检测的方法要求。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EH患者11β-HSD2活性与肾素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EH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EH组和对照组肾素水平、11β-HSD活性比较EH组肾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而两组F/E值相比差异无显著(P=0.519),见表2。

表2 两组肾素、11β-HSD活性比较

2.3 不同肾素型EH患者与对照组11β-HSD活性比较低肾素型EH患者F/E值显著增高于对照组(P<0.05);低肾素型EH患者F/E值与高肾素型EH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低肾素型EH患者F/E值与中间肾素型EH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高肾素型EH、中间肾素型EH的F/E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不同肾素型高血压与对照组11β-HSD2活性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高肾素型EH相比,#P<0.05

2.4 EH患者11β-HSD2活性与肾素之间相关性分析F/E值与肾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E比值与肾素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797,P=0.000),而F/E比值越大,11β-HSD2活性越低,所以,EH患者11β-HSD2活性与血浆肾素之间呈正相关。

3 讨论

11β-HSD属于微粒体酶,分为11β-HSD1、11β-HSD2两种同工酶,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的主要是11β-HSD2。它主要作用是将血液中F转化为E(在啮齿动物为皮质醇、脱氢皮质醇),使F浓度降低,从而使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MR)特异性与醛固酮结合,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因此,肾组织内F、E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11β-HSD2的活性[9]。

本实验结果显示,EH组血浆肾素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梁莉红、吴红珍、王朝晖等[10-12]报道一致,这是由于EH患者受到长期的恶性循环刺激,导致RAAS系统处于活跃状态,长期的高血压环境及低渗环境会导致肾素浓度降低,其诱发高血压的机制可能与钠水潴留及细胞外液容量增加有关[13]。曾报道Soro[14]对68名未治疗的EH患者皮质醇排泄分析表明11β-HSD和5β-还原酶活性比对照组偏低(P<0.05),但亦有报道差别无显著性[15]。姚兵等[16]对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健康志愿者11β-HSD活性的测定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β-HSD2活性与健康志愿者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发现EH患者中有12%的F/E偏高。本研究结果显示:EH患者F/E与对照组相比也无显著差异(P<0.05),可能是因为未对EH患者进行肾素分型时,所有EH患者的F/E均值与对照组较接近。

蒋文龙等[17]对54名EH患者测定11β-HSD2活性的研究表明,在血浆肾素水平降低的EH患者中发现11β-HSD2活性降低。Wilson[18]等报道了一例11β-HSD基因缺陷导致低肾素型高血压,该研究从侧面提示在众多低肾素型高血压中可能隐藏着11β-HSD活性异常降低。张林等[19]探讨EH与肾11β-HSD2活性之间关系研究表明,11β-HSD2活性下降,导致水钠潴留及血浆肾素分泌受抑,可能是引起低肾素型EH的原因之一。本实验结果显示:低肾素型EH患者11β-HSD2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与高肾素型EH相比也有显著差异,表示EH患者11β-HSD2活性与肾素关系密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F/E比值与肾素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F/E比值越大,11β-HSD2活性越低,患者11β-HSD2活性与血浆肾素之间呈正相关,原因可能为11β-HSD2活性降低,导致氢化可的松转化为可的松减少,使游离氢化可的松增多,与醛固酮竞争MR,表现为体内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即产生了高血压,同时通过负反馈又抑制了血浆肾素分泌,导致血浆肾素水平降低。近年来研究[20-21]11β-HSD2活性与高血压的关系较为统一观点是11β-HSD2活性下降,血压升高,但EH患者11β-HSD2活性与肾素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王述琦[22-24]等人研究证实,11β-HSD2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且与低肾素型高血压的关系密切,但具体作用途径尚存在争议。

综上所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水平降低,肾素水平与11β-HSD2活性呈正相关,11β-HSD2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可能有重要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猜你喜欢
肾素比值原发性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探讨不同血浆肾素活性高血压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心率、血压的异同
去肾动脉交感神经对高血压大鼠急性期肾素活性及心室重塑的影响
也谈极值点偏移问题破解策略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妊娠高血压病的关系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对高血压患者脂代谢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