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荷三国口腔卫生士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护理的启示

2020-07-01 00:53丁治国孟庆慧唐鲁李刚张林祺赵华强
军事护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齿科口腔科口腔卫生

丁治国,孟庆慧,唐鲁,李刚,张林祺,赵华强

(1.潍坊医学院 护理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2.解放军第960医院 口腔门诊,山东 济南 250031;3.空军军医大学 口腔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2;4.陆军军医大学 士官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081;5.山东大学 口腔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

目前,国外口腔科辅助人员包括不能进行口内操作的人员(口腔技工、口腔护士和口腔预防人员)和可以进行操作的人员(口腔治疗师和口腔卫生士)两类[1]。而口腔卫生士是提供口腔保健服务、满足口腔保健需求[2]的预防性口腔保健专业人员[3],其不等同于口腔专科护士,但在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美国、日本、荷兰的口腔卫生士的发展历程、教育体系、工作内容、资格认证办法等做一综述,以期为我国口腔卫生士岗位制度的建立及口腔护理专业发展的方向提供参考。

1 口腔卫生士的角色定位及发展历程

1.1 口腔卫生士的角色定位 由于不同国家口腔科辅助人员的构成不同,口腔卫生士的岗位角色和工作分工在不同的国家不尽相同。在大多数欧美国家,口腔卫生士在口腔医疗领域扮演辅助口腔医生完成复杂的口腔疾病治疗操作及独立完成简单防治操作角色[4],主要从事口腔软组织检查、X线拍摄及解释说明、口腔疾病诊断测试、明确患者口腔卫生保健需求、预防性口腔卫生治疗、涂氟、窝沟封闭、龈上及龈下牙石清除、洁牙、抛光、提供饮食咨询服务等工作[5-6]。口腔卫生士与口腔科护士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大多数国家口腔科护士也可通过额外的技能培训在牙医开具处方前提下拍摄X线片、给予口腔卫生指导、辅助牙医工作、治疗环境准备及记录病史等工作,但口腔科护士主要提供临床及其他支持性服务,大多数国家不允许其进行疾病诊断评估及制定治疗计划等口腔卫生士执行的操作[5]。而在我国,由于口腔科辅助人员成分单一,仅设有口腔科护士,诸如口腔卫生宣教、洁牙、取模、拍片等口腔卫生士的类似职能实际上由口腔科护士承担[4,7]。由于口腔科护士没有经过专业的相关职能培训以及相关机构的专业资格认证,工作质量良莠不齐且没有合法化资质,存在种种隐患[8]。随着口腔预防保健和辅助岗位专业人员日渐紧缺、培养口腔卫生士从事特定医疗辅助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口腔卫生士岗位设置有望近年实现[9-10]。但在现有条件下,要提高口腔科护理工作质量以及口腔操作资质合法化的要求,必须对目前护士所承担的部分口腔卫生士相关工作进行专业培训。

1.2 美国口腔卫生士的发展 口腔卫生士起源于美国,拥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初期,Fones[11]提出“口腔卫生士”这一专业称谓,并且提出由妇女、护士以及牙科助手为儿童提供口腔卫生预防保健工作。1906年,Fones聘请他的助手为患者进行预防工作,其助手由此成为第一个从事口腔预防工作的非专业妇女。1913年,Fones开始培训洁牙等预防性操作的专职人员,并取名为“口腔卫生士”。这群人来源于老师、护士、家庭主妇以及牙科助手等。1917年,口腔卫生士正式得到法律认可。1923年,美国口腔卫生士协会(the American Dental Hygienists’ Association,ADHA)成立。1952年,美国各州先后通过立法承认口腔卫生士专业作为口腔医学亚专业[4]。据美国劳工部数据[12]显示,截至2018年,口腔卫生士就业人数为219 800人,与口腔医师人数比例约为1.42∶1。目前,美国口腔卫生士学会在各州共设有50个分会,承担各州的继续教育、提供就业机会以及执照更新等工作[13]。

1.3 日本口腔卫生士的发展 在日本,口腔卫生士已取代口腔科护士成为唯一的辅助人员,属于可进行操作的辅助人员,又称齿科卫生士[1]。1948年,日本《齿科卫生士法》从法律层面明确预防口腔疾病、辅助诊疗及保健指导等三个工作范畴[14]。1950年,日本最早的齿科卫生士诞生。1955年,《齿科卫生士法》被修订,并拓展齿科卫生士的执业范围,认定其工作职责是对龋齿和牙周病进行预防性治疗[15]。2006年,日本齿科卫生学会成立。2008年开始专科齿科卫生士认定制度,认定齿科卫生士为具备齿科特定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卫生士。厚生劳动省数据[16-17]显示,截至2018年,日本就业的齿科卫生士为132 635人,与口腔医师比例约为1.26∶1。截至2019年,日本在北海道东北部、关东、中信越中部、关西、四国岛和冲绳6个地区共有171所学校培养齿科卫生士[18]。

1.4 荷兰口腔卫生士的发展 1931年,荷兰学习美国的口腔卫生士培训模式对口腔科护士进行培训[19]。1964年,明确口腔卫生士扮演口腔卫生护理及口腔疾病预防的角色[19]。1968年,第一个培训课程在荷兰乌得勒支开始,有5名学生参加,为期2年[20]。1970年第一批口腔卫生士毕业,同年成立荷兰口腔卫生士协会(Nederlandse Vereniging van Mondhygienisten,NVM)[19]。20世纪80年代,随着公众对牙周疾病的关注增加,口腔卫生士的工作重点逐渐向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方向转变[19]。截至2010年,荷兰共有2700名口腔卫生士。2010年以来,荷兰口腔卫生士专业实践的重点已由牙周病的预防转向口腔健康及整体健康[19]。

2 口腔卫生士的教育体系

2.1 美国口腔卫生士的教育体系 1939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首次建立口腔卫生士本科项目[6],培养时间根据教育目标的不同分为2年制继续教育和3~4年制学历教育[21]。两年制毕业生授予副学士学位;四年制毕业生授予副学士学位或学士学位[22]。早在2005年,美国口腔卫生士协会提出,20年内设立口腔卫生博士学位的目标,促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23]。如今,美国已建立口腔卫生专业的专职、学士、硕士教育的多层次培养体系[4]。2015-2016年的335个认可课程中,有277个课程项目只提供副学士学位、49个提供学士学位、21个提供硕士学位[22]。美国口腔卫生士课程内容[24]包括通识教育、生物医学、牙科科学、口腔卫生科学(见表1)。

表1 美国口腔卫生士教育课程简介

2.2 日本口腔卫生士的教育体系 1949年,日本招收齿科卫生士,实施第一个全日制口腔卫生士培训项目,学制1年。1958年,日本开始了口腔卫生士的两年制教育课程[25],2004年开办四年制学士学位课程[26]。2005年起,四年制大学和学院的口腔卫生项目不断增加,3~4年培养模式变为主流。三年制教育模式主要培养临床工作者,四年制教育模式主要培养教育者、科研工作者[6]。2015年,日本厚生劳动省最新修订法案[27]规定,课程内容包括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口腔卫生科学(见表2)。

表2 日本齿科卫生士教育课程简介

2.3 荷兰口腔卫生士的教育体系 1968年,荷兰创办第一个口腔卫生士培养方案,学制2年,课程内容主要涉及预防医学、窝沟封闭术、牙周病学、龋齿诊断、简单义齿或修复体的磨改、拍摄X线片等[28]。1992年,学制从2年延长至3年,课程内容增加实践训练和局部麻醉[28]。2002年起,荷兰的口腔卫生士课程延长至4年,增加早期龋病的诊断与治疗、科研研究等课程[28],且学士/硕士课程纳入荷兰口腔卫生士培训课程,学生毕业时授予学士或硕士学位,毕业后,获得口腔卫生士职称和健康学士学位[19]。

3 口腔卫生士的工作内容

国际口腔卫生士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Dental Hygienists,IFDH)提供的各国口腔卫生士工作内容归纳分析发现[29-31],口腔健康宣教、口腔预防性治疗(数据收集、口腔癌筛查、涂氟、窝沟封闭)、牙周洁治为三个国家共有(见表3)。在美国,口腔卫生士可以拆线、取放敷料、参与科室管理;在日本,齿科卫生士主要是协助牙医从事口腔疾病预防、牙科辅助诊疗及口腔保健指导三方面工作;在荷兰,口腔卫生士能进行龋病的诊断及治疗、根面刮治术,可以拥有独立的诊所,2006年法律规定口腔卫生士可直接接诊患者,不需要医生转诊[32]。

表3 美日荷三国口腔卫生士工作内容比较

4 口腔卫生士的资格认证办法

Johnson[6]比较19个国家口腔卫生士概况发现,美国资格认证要求口腔卫生士需毕业于认可的学校,取得执照并定期更新。荷兰资格认证要求是口腔卫生士需毕业于认可的学校,无需再持有其他执照。日本资格认证要求口腔卫生士需毕业于受认可的学校,并取得执照,但不需定期更新。其中,美国口腔卫生教育项目是由牙医评审委员会(Commission on Dental Accreditation,CODA)认证。2015-2016年,美国共有335项口腔卫生士培训项目通过CODA审核。日本厚生劳动省每年组织实施国家考试,考试合格将予以登记注册,并获得口腔卫生士执照[14]。在荷兰,目前有4所大学提供口腔卫生士课程培训,分别是荷兰应用科学大学、格罗宁根大学、汉恩应用科学大学、乌得勒支应用科学大学[32]。

5 对我国口腔护理发展的启示

5.1 培养口腔科护士使其担负起口腔卫生士类似职能 在美国,口腔卫生士最初的培养对象来源于老师、护士、家庭主妇以及牙科助手等。在日本和荷兰,其最初的培养对象主要为口腔科护士。他们主要通过1~2年的课程培训,成为口腔卫生士。美日荷三国成立了口腔卫生士协会,并获取政府认证、制定法律法规,最终形成教育培训体系和资格认证方式。而国内,口腔科辅助人员严重缺乏,且国内尚未设置口腔卫生士岗位。因此,亟需积极借鉴国外口腔卫生士教育制度和发展经验,通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口腔科护士,使其真正担负起口腔卫生士的类似职能。

5.2 明确口腔科护士执业范围并规范操作流程 根据美日荷三国课程内容分析发现,口腔卫生士培养内容主要包括通识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口腔卫生专业课程。三个国家口腔卫生士的职业范围中共有口腔健康宣教、口腔预防性治疗(数据收集、口腔癌筛查、涂氟、窝沟封闭)、牙周洁治等。在美国,不同地区的口腔卫生士工作内容存在差异,例如在阿拉斯加州,口腔卫生士拥有开处方、进行窝沟封闭、氯已定或类似冲洗液的权利[33];在华盛顿州,口腔卫生士可在牙科医生的全面监督下,制取印模,制作个性化涂氟托盘,以预防龋病[34]。而在荷兰,口腔卫生士能进行龋病的诊断及治疗、根面刮治术,在牙医的诊疗及监督下,给予局部麻醉、拍摄X线片等[31]。相对而言,我国没有明确规定口腔科护士临床工作范围,在不同地域、性质、层级的医院中,口腔科护士的职业范围和岗位角色差异较大。因此,建议借鉴国外口腔卫生士执业范围与课程内容,根据口腔科护士实际临床工作,明确且不断拓展口腔科护士执业范围,规范操作流程,以满足操作资质合法化的要求。而且,我国口腔科辅助人员单一,口腔科护士将是我国口腔卫生士培养的重要人员来源。

5.3 促进口腔卫生士岗位的建立与发展 我国口腔卫生人员构成简单,主要由口腔医生和口腔科护士共同承担,许多简单重复的口腔治疗操作花费口腔医生大量的时间,导致资源浪费。有研究[9]建议,借鉴国外成熟的口腔卫生士教育制度,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建立我国的口腔卫生士培养制度、资格认证标准。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卫生士在职培训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华口腔医学会启动了我国口腔卫生士继续教育培养的相关工作[10]。随着口腔预防保健和辅助岗位专业人员日渐紧缺、培养口腔科护士承担口腔卫生士类似职能从事特定医疗辅助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口腔卫生士政策呼之欲出。因此,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发展状况,明确其职业归属及学科范围,发展我国口腔卫生士,促进口腔卫生专业在国内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完善口腔科辅助人员配置,优化利用口腔医疗资源,符合国际口腔辅助人员发展趋势。应积极借鉴国外口腔卫生士发展与使用经验,促进口腔科护士向口腔卫生士转变,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以口腔科护士素质提升为主导的口腔卫生士人才培养办法。

猜你喜欢
齿科口腔科口腔卫生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口腔卫生师的职业与职责
门诊口腔科消毒效果与有效干预措施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下江西省口腔科专业住院医师KAP调查研究
口腔卫生师
私人齿科,口腔管理的另一种选择
968名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戴用及口腔卫生情况调查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对居民口腔卫生的影响
齿科铸造用纯钛制作总义齿基托及可摘义齿金属支架的临床效果
我院口腔科急诊病例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