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抽样分析

2020-07-02 11:38唐燕燕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使用量中药饮片处方

唐燕燕,童 鑫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 药学部,江苏 南京 210029;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药事科,江苏 南京 210001)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免煎中药饮片),是指按中药制剂浸提法,选用适当的溶剂和程序,将中药饮片中可溶性有效成分浸出,经过浓缩干燥,按一定比例制成的颗粒,以单味定计量包装,供药剂人员遵医生处方按规定剂量调配给患者直接服用的中药新剂型[1]。因其携带方便、不需煎煮、使用简便等优点,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我院现有中药配方颗粒179种。为进一步探究其使用情况、确保临床合理用药,笔者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6月的门诊中药配方颗粒处方360张进行统计分析,希望对临床合理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2019年6月的门诊中药配方颗粒处方360张,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

应用EXCEL软件对患者年龄、处方金额和处方的药品种类、使用频率、使用剂量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的年龄、金额分布情况

360张处方中患者的年龄大多数在20~40岁,处方金额多数在100~300元之间,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表2。

2.2 中药配方颗粒品种的使用量、使用频率、使用剂量

以EXCEL表格形式导出每种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数量,将排序居前20位的药品按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关于中药饮片规定剂量的标准进行统计,结果见表3。

表1 患者年龄分布

表2 处方价格分布

表3 使用量居前20位的药品使用情况统计

由表3可见,使用量居前20位的中药配方颗粒中大部分都属于补虚药,其次为清热药,因为我院为妇产科专科医院,患者以女性居多,来中医科就诊的门诊患者处方以调经方、安胎方、外用妇科方居多。从表3可知,使用中高于规定常用量出现频率的平均值为17.55%;高于规定常用量出现概率在20%以上的有酒黄精、花椒、黄柏、薄荷、冰片、地肤子、白鲜皮、苦参、蛇床子;10%~20%的有熟地黄、菟丝子、杜仲、桑寄生、酒萸肉、巴戟天、醋香附、麦冬、当归;10%以下的为丹参;山药无超剂量使用情况。

3 讨论

3.1 患者年龄、处方金额

由表1可见,患者年龄以20~40岁中青年人居多(66.11%),说明这一年龄段的患者愿意接受新事物。处方价格多在100~300元之间,尚能承受,说明患者更看重中药配方颗粒的有效、快捷、方便;40岁以上的患者占12.5%,说明部分中老年人在观念上已有改变,传统煎药比较麻烦,中药配方颗粒更加方便;0~20岁的人群占21.39%,表明家长可能考虑到方便性开始愿意给子女选择中药配方颗粒。我院使用的是江阴天江药业的配方颗粒,单味中药只有一种剂量包装,而中药饮片可以根据辨证加减剂量,剂量的增减可改变药物的功效主治[2],而中药配方颗粒单一剂量包装不能完全适应病情增减[3],临床上只能以配方颗粒单包装来估算加减用量,并不准确,未来如有更小剂量的包装,加减剂量才能更加方便。我院中药配方颗粒处方平均处方金额为225.54元,虽然能够承受,但是对于需长期服药的患者,经济负担不小。

3.2 中药配方颗粒的药品使用量

2019年1月-2019年6月随机抽取的360张中药配方颗粒处方,用量前20位的配方颗粒中,高于规定常用量出现概率的平均值为17.55%,说明我院中药配方颗粒处方存在有的品种剂量偏大的问题,而剂量偏大易造成不良反应率的增加。2015年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国家药品规格标准的最高法典。使用超出药典规定的常用剂量,一旦发生医疗纠纷,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合理使用中药,就要把中药剂量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所以医师开具中药处方应坚持辨证施治,合理用药,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中药师也要加强临床中药合理用药监督,切实发挥中药师的作用。

3.3 中药配方颗粒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药配方颗粒还存在产地加工炮制质控不严、传统中药饮片的等效性研究不足、提取工艺不成熟等一系列问题[4]。随着中药现代化制剂技术的发展,新设备的引进,中药配方颗粒将会得到更大发展。相信中药配方颗粒发展成熟后,一定能使中医药真正地走向国际化。

猜你喜欢
使用量中药饮片处方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以虫吃虫”这家大棚农药使用量减少30%
人间处方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В Китае снизился объем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пластиковых пакетов 中国塑料袋使用量减少
未来汽车的塑料使用量将呈倍数增长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处方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