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高效课堂构建

2020-07-04 02:24刘维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新课改小学语文

刘维

摘 要:小学教学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基础,对于学生的未来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普及,语文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本文将从新课改出发,围绕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展开详细分析,对构建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帮助小学语文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新课改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强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挖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及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应该注重打造高效课堂,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新课改的颁布使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剧烈的动荡,使其不断受到外部的冲击,小学语文教师不得不正视构建高效课堂这一课题。[1]

一、小学语文课堂现状

1.气氛比较沉闷

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时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是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他们的教学环境也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教师也难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语文本身是一门充满活力的学科,只要教师能够改变教学策略,将语文本身的活力得以充分的体现,就能够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2]

2.教学计划和学生心理发展不相符

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导致教学计划无法贴近学生的心理发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心理。因此,教师应改变当下教学计划统一度高,与学生心理发展脱轨的现状。[3]

3.教学思维创新不够

我国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思维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导致其思维较为固定、死板,缺乏创新性,这也是小学语文建设高效课堂时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教师对高效课堂的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习惯用传统的思维对高效课堂的建设进行思考,因此无法制定最适合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计划及教学模式。很多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高效课堂,或者无法满足高效课堂的需求。所以,目前小学语文构建高效课堂中教师的创新思维不足是一个重要的难关。

二、构建新课改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措施

1.创新以往的教学方法

目前需要学语文中被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已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延续了很多年,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出现,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逐渐与时代脱轨,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另外,新课改的颁布也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我职业素养,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为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到时应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改革,不断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创新型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点燃学生心中语文学习的火焰,使语文学习成为小学生心中趣味课堂的代表。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对于复杂的知识难以实现充分地理解,长此以往,将造成对于语文学习的厌烦。所以,在建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时,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复杂知识简单化,抽象知识具象化。如此才能够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深化小学生的课文理解。

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在教學中,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阶段性朗读,通过朗读中穿插提问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梳理与深入解读,组织学生针对插叙这一叙事方法进行小组探讨,加强学生对其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可在课堂中结合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表达父爱,以及父亲的影响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爸爸”这一人物形象。另外,教师可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录制成微课的形式,有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综上所述,教师可在语文课堂中融入诸多创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增强师生间良性互动

学习分为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只有两个主体间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够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仅凭借单方面的努力是徒劳无功的。在进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时,也不能仅凭借教师的转变与努力,还需要学生的配合与积极响应。而如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呢?这就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教师应重视在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为师生互动留有空间。教师应主动创造与学生互动的机会,通过趣味问答、小游戏和情景剧表演等方式,为学生营造公平的交流平台,提供轻松的交流氛围,是学生打消对教师的抵触,逐渐与教师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

同时,教师应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不同的缺陷。针对学生的特色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为学生设计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活动。另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一味地进行平铺直叙的知识点讲述,还用够通过设疑来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让学生带着疑问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最后由教师进行整体讲述。如此,不仅能够提高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还能够通过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点,更加深刻理解课文的内涵。

3.学习要结合生活

生活是一个庞大的素材库,知识的传授总是离不开现实生活的。任何学生的学习都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否则这门学科将成为空中楼阁,没有根基。所以若想为小学语文建设高效课堂,就应加强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能够通过教材联想生活,通过生活深化教材内容。如此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内涵,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在生活的一点一滴间都能想起语文教学的内容,如此能够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

例如:作文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写作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库。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同时它也是语文与实际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个部分。在进行作文书写时,从构思到内容都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随时随地观察生活的习惯,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思考。在语文作文写作时,能够做到信手拈来,将实际生活融入作文写作中。

结语

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依赖于教师,作业要求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必须关注新课改的相关信息,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制定灵活的教学方案,采取创新的教学模式。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添师生间的互动,将语文课堂的主体身份向学生转移。

参考文献

[1]郭春英.基于阅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82.

[2]王茹英.浅析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8(22):46-47.

[3]张廷满.浅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甘肃教育,2017(13):48.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新课改小学语文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