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2020-07-04 02:24许钢茵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数学游戏有效运用小学教学

许钢茵

摘 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学科,数学在小学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不断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加大对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视度,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提升。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时候,要采用游戏教学的模式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看法,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数学游戏 小学教学 有效运用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点的习得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来说是相对比较难的,如何使得小学生对学习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发现数学的乐趣,进而增强学习注意力和提高成绩。游戏教学法是非常适合的有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法的合理应用可以使得教学事半功倍,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分析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一步研究游戏教学法的应用,以供交流。

一、游戏化教学发展的基本概述

所谓的游戏化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游戏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是游戏活动为教学活动服务,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化教学是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过程中收获知识,体会到学习的乐其,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在开展游戏教学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等方面,才能选择合适的游戏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要把握好课堂节奏,为学生构建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打造高效课堂。[1]

二、游戏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年纪小,对于刚刚接触到相对复杂枯燥的数学,他们会自然地产生抵触情绪,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会直接造成孩子对数学产生不好的印象,更有可能会让孩子对数学产生畏惧感和厌恶感。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之前,要开发学生的对学习的兴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多和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充分信任老师,这样他们才会接受数学,愿意去学习数学。通过设计数学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发现数学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无聊和复杂。当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数学游戏和教学内容相结合,要有目的地进行游戏教学,挖掘学生的数学天赋,促进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2]

2.有效促进师生之间建立友好的关系

小学教育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最为频繁,教师也是学生最为信任和依赖的人,在日常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谨记为人师表,更要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给学生起着带头作用,规范学生的言语行为。教师更要多多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伸出援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喜欢老师,他们在课堂上才会更加配合老师的教学,在游戏教学的时候,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知识,探究数学真理。

三、数学游戏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1.利用游戏调动起学生的感官,优化数学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整个课堂的领导者,学生只能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它。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获得的信息很少,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形成和综合水平的提高。与初中生不同,这一阶段的学生主要具有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差。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通过图像。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高,学生很难学习。考虑到这一点,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游戏来形象化抽象的数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耳、脑、口、手、眼等感官,为学生灌输大量的形象和感性材料,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理论知识。例如,在“识别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图形效果和具体形状,我们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学习、猜测”的游戏。上课前,老师需要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模型,并将它们放在盒子里,以便让他们知道。孩子们轮流在舞台上感受,然后描述他们感受到的人物的形状。这种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耳、脑、口、手、眼等感官。它还可以将传统的被动接受过程转化为主动学习模式,使学生真正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3]

2.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游戏的选择

在运用游戏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的是精心设置游戏环节、是要考虑到教材知识点、学生个性特点、学习参与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游戏化教学的目的就是搭建学习和教学工作的有效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让小学生有兴趣参与,让教师有兴致讲解,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学习能力,体验数学的魅力。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全面了解班级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要顾及每名学生的游戏参与,并且游戏的设计要强化知识点,找准知识传授和游戏吸引力的平衡点,有效结合,不断地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再设计和进一步完善,提高针对性,有效性,全面性。比如,在学习加减法计算时,教师要注意到反复的计算是会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和厌烦的,可以设计游戏环节,通过数字找朋友的环节来调动积极性,游戏中,每一名学生代表从0到9的一个数字,头顶带着相应的数字卡片,10人为一组,可以自由走动,教师当裁判,当教师指令是12时,小学生们要迅速成组,找到与自己相加数字为12的同学,成功晋级,失败淘汰。这个游戏的开展可以吸引小学生参与,并且数字的加减法运算速度也会提升很快,学生们在游戏中就掌握了知识点的运用。

结语

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彰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灌输式的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游戏化教学的优势,将其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彰显教学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程度有限,认知水平较低,教师要从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出发,选取合适的游戏活动,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亲和力,拉近教学与学生的距离,提高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林冬梅.教学游戏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7,(26):81.

[2]陈丹丹.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8):115.

[3]杨成勇.引入游戏元素提升教学实效[J].小学教学参考,2017,(23):51-52.

猜你喜欢
数学游戏有效运用小学教学
谈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巧用数学游戏,成就精彩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