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分析

2020-07-04 02:24崔鹏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

崔鹏祥

摘 要: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文化知识的滋润,更离不开道德的教育及法律意识的培养。目前,我国的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包括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很多老师根本不重视这门课程,甚至有一些其他老师挤占这门课程的教学时间,导致道德与法治无法在初中教学阶段真正的开展。由此可见,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当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缺乏对这门课程的重视,以及人文素养教育在其中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育 提升人文素养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面对的是冲刺中考的压力,但同时也是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阶段。因此,在他们成长过程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不应只以眼前学生的成绩为目的,更多的是长远地看待学生们的人生。在初中教学阶段,所有的老师都应该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接受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同时,学校的老师也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入人文素养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接受人文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的熏陶,成为一个合格、优质、全面发展的当代青年。

一、人文素养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开展过程的必要性

在很多人眼中,人文素养教育通常是遥不可及的。但实际上人文素养教育,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为它是可以潜移默化的,进入到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当中。正因如此,学校更应该在初中教学阶段为学生们着重开展这项教学工作。因为,初中生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对于一些事物有着独立的看法;但同时,他们也很容易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这个时候,正是对其进行人文素养下道德与法治课教育的最好时机,让他们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并教会他们如何看待事物,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三观,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的、拥有高等知识水平的人才。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注意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人文素养,从情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们能够从中找到生活的魅力,让他们能够理解人文素养对于自身的重要性[1]

二、当前我国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人文素养教育渗透流于形式

目前,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不够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认为这门学科并不是中考、高考的内容,对学生没有好处。一些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开这门课,即便开了也没有重视该学科的教学。纵然会有一些老师支持道德与法治教学,但他们在课堂上也只是照着教材读,根本没有加入人文素养的环节,整个教学过程根本就是流于形式。这样的教学不仅无法教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三观、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完备的法律意识,甚至连学生的興趣都无法吸引。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很难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更不要提对学生树立正确情感观念起到引导作用[2]

2.人文素养教育呈现出片面性、独裁化现象

道德与法治教学本应关注到每一个同学的思想道德品质建设,并努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建立起正确的三观。但在目前的初中教学中,所有的老师都只重视中考要考的学科,没有人在乎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否开展。大多数老师在讲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时候也是敷衍了事,粗略的朗读教材中的内容,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也是以学习能力、道德品质作为考察标准。随便的讲解之后就把时间交给其他学科的老师,即便学生有意见也不会被采纳。如果继续进行这样的教学,将大大降低学生对于人文素养下道德与品质课程的兴趣,甚至会影响到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3]

三、人文素养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1.提升人文素养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地位

想要提升人文素养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地位,就必须先提高这两者在教学中的地位。在往常的教学工作中,几乎没有老师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更不用说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些老师的工作重点全部都放在中考的备考上,让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但学校应该认识到,学生不应该只为了成绩而学习,更多的是要为自己的未来、人生去学习。因此,学校方面要做出表率,提高人文素养教育及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工作中的地位,让每一个老师都足够的重视它们。同时,学校也要积极地开展相关的会议,让老师们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改变自身对人文素养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偏见,尝试在各自学科的教学中加入人文素养的教育。

2.将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到日常的备课工作中

在开展人文素养教育下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同时,老师们要充分地认识到其重要考虑到学生们的感受,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感情诉求,以及他们之间的文化潮流。另外,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把握学生的兴趣、诉求点以及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在此之后再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为他们讲解与人文素养相关的内容。

3.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老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认识到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随后以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加强对他们的精神文明教育。老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的魅力,从具体的事物到抽象的知识,让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更多精神层面的内涵。除此之外,老师也要在开展相关教学的同时,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领悟到人文关怀的真谛。

结语

在目前我国的初中教学阶段,想要顺利地开展人文素养下道德与法治教学仍然有很多问题阻碍,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这样问题都可以有效的解决,老师需要做的就是改变过去的教学理念,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及人文素养教育,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开荣,段文君.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71.

[2]沈冰鹤.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上).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16-219.

[3]王健.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55.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
情景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浅论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迁移的探讨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