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核心素养的几点认识

2020-07-04 02:09靳忠山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靳忠山

【摘要】新课改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将课程目标加以深化,逐步的深化为物理核心素养。解读物理核心素养,意指学生们在接受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步的形成了一种个人品格,同时掌握了基本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解决物理问题,同时合理运用至日常生活中,属于学生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具备的品质,是学生们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  核心素养  培养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166-02

高中物理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涵盖着不同的维度,可以解读出四个方面:物理观念及应用、科学探究以及交流、科学态度和基本的责任意识、科学的思维与创新。

一、在物理学的视角做出合理的分析,就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属性加以判断,阐述其基本的规律和存在的关系,整个实践过程都是建立在经验事实建构思想模型的抽象概括中。在具体的实践中,重点是通过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同时结合着合理化的推理,使得不同的观点和结论得以提出质疑,彰显出创造性意见的基本能力以及相应品质。科学思维涵盖着多个方面,涉及到不同的要素,需要针对于具体的要素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二、将问题提出,并进行猜想以及假设,将相应的信息加以获取,对相关的信息及时处理,在具备了证据的基础上,总结相关的结论,做出合理的解释,针对实验的具体过程和结果等进行及时的交流和分析,凸显出评估、反思等能力。实验探究中包含着不同的要素,如问题、证据和交流等等。

三、在全面的了解到科学本质之后,概述科学、技术和社会等主体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之上抱有最为科学的态度,强化基本的责任意识。科学态度及责任中涵盖着科学态度、科学伦理等多种多样的要素。

四、物理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应侧重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物理实验教学要把身心健康放在首要目标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的知识传递和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情感可看作是传授知识的载体,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这就道出了教师不仅要把知识带进课堂,而且要把自己的情和爱也带进课堂,用自己的情和爱来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激发他们求知的激情和动力。比如校园内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某位学生讨厌某位教师,则该学生的这门学科成绩通常不佳。其实我就有亲身体会,在上初中时,外語教师对我不太友好,使我产生了心理上的对抗,每当上外语课时,自己就打瞌睡,精力不集中,不想学,甚至产生拒交作业逃学等不良现象。前者之师后者之鉴。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我把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习的能力,在“愉快合作”上花大力气,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创出微笑授课,融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的风格。怎样把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把爱要真心献给学生,要微笑授课,使学生能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获得知识。不歧视差生,对他们要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婉转引导等教育方法。

其次,要把学生看成自己的朋友或同志,不要认为是上、下级的关系。因为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对于学生较好的建议或批评要虚心接纳,这样才能及时地有效地避免教学中的失误或不当,同时也使学生正确地认为他们才是教学中的主体,从而提高了他们主动性和积极能动性更大程度上发挥他们智力的潜能。

最后,要把每位学生看成是未经雕凿的美玉,都是未来的科学家或学者。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对于每位学生都满腔热情的引导,循循善诱的启发,耐心周到的服务,使学生真正理解到他们才是教学的主体,才能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

(二)物理实验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知识的载体,是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延续的中间桥梁。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求知识的掌握,而关键是要求他们是否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这就说教师教学生不仅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现在有些学校出现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这奇怪的现象是国家教育弊端的产物,就其根源是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只单纯地传授,没有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重点或根本不培养能力所造成的恶果。

怎样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把启发式教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启发式教学是相对于“注入式”教学而言的,其更加看重的是对学生们的启发和引导,但是不能对其过度的牵引,或者是对其施加较大的压力,应该为其指明学习途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达到锻炼学生的观察力,训练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所以我认为启发式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模式的最佳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才是真正做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双向发展的教学方法,因此要进行核心素养就离不开对于启发式教学的研究和应用,如当我教到光敏电阻时,首先向学生提出:“路灯能不能做到不用人,就能天黑就明,天亮就灭?”就这么句话将激发学生强大的求知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练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启发式教学就是能创造一种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同题的情境。

其次,把比较教学法应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物理概念间有很多类似之处,其中隐藏着某些规律,通过比较使教学难度降低,能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并能揭示出客观规律,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最后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功效。如杠杆与轮轴;小孔成像与凸透镜成像;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子势能和电势能等通过比较化难为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实验教学贯穿始终,而演示试验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其次是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实验,切忌讲实验。通过做演示实验或引导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三)物理实验教学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要让学生走向社会,必须要处理好智力和非智力的关系。所谓的非智力因素,重点是指的在开展智慧活动的时候,不需要进行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比如兴趣、动机等等,在学校会出现一些智商好但成绩不佳,相反地也出现了一些智商不好但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什么呢?其根源是因为这些学生自身的非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所造成的。作为教师应运用恰当的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磨炼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性格。

(四)物理实验教学要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下功夫

要充分发挥高中物理课程设置的特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会知识的构建。通过积极的学习物理知识,培养相应的核心素养,由此才可在具体的实践中真正的运用物理知识,合理的使用物理思维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近几年来,我通过融洽的课堂气氛、活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物理活动小组,对个别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和发挥,探讨学生和祖国的未来。做好演示实验,开展竞赛和教学游戏等形式,做到尽量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的能力在新高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通过高中阶段物理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是学生借助于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得以内化而成的特有品质,属于学生们学科素养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平时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使学生在新课改的高考中能充分体现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曾雪琴.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读与写,2016(12)

[2]王维.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中学物理探究实验改革浅析[J].魅力中国,2016(5)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